一种幼林抚育散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63435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5 00: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林业虫害防治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幼林抚育散药装置,包括散药机构,所述散药机构外部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散药机构包括移动推车,所述移动推车上部固定连接有储药桶,所述储药桶上端安装有桶盖,所述储药桶底部固定连通有水泵,所述水泵内部固定连通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内部安装有流量调节阀,所述流量调节阀另一端固定连通有分接管。该幼林抚育散药装置,将两个弧形喷管移动幼林的树苗上端,通过水泵抽取储药桶内部药液,两个弧形喷管通过内侧的喷头对树苗进行喷洒散药,能对树苗四周表面均匀充分散药,保证散药除虫害效果,同时能对植株幼苗精准散药,避免药剂洒向植株外部,造成药液的浪费。造成药液的浪费。造成药液的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幼林抚育散药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林业虫害防治
,具体为一种幼林抚育散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为了环境绿化或果树生产需要,需要相应树种的幼苗进行种植抚育,由于植株小,容易受病虫害侵袭,影响植株幼苗的生长,甚至造成幼苗大面积死亡,从而需要对其进行散药防止病虫害。
[0003]根据专利公开号CN 212139060 U提出的《一种新式林业散药装置》,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端的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底端固定设置有药箱,所述箱体的内部上部固定设置有固定板等结构,该装置能对药液进行搅拌,使药液混合均匀,且通过自旋式喷雾头进行喷洒散药。
[0004]但是,该装置的自旋式喷雾头在散药时只能对植株幼苗的一侧或顶部进行散药,不便于对植株幼苗表面整体进行散药,从而导致防虫害效果不好,如果对植株表面整体散药操作麻烦,且通过自旋转散药不能精准喷洒在植株幼苗表面,导致药液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技术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幼林抚育散药装置,能对树苗四周表面均匀充分散药,保证散药除虫害效果,同时能对植株幼苗精准散药,避免药剂洒向植株外部,造成药液的浪费。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幼林抚育散药装置,包括:散药机构和调节机构,所述散药机构外部设置有调节机构;
[0008]所述散药机构包括:移动推车、储药桶、桶盖、水泵、输送管、流量调节阀、分接管和弧形喷管,所述移动推车上部固定连接有储药桶,所述储药桶上端安装有桶盖,所述储药桶底部固定连通有水泵,所述水泵内部固定连通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内部安装有流量调节阀,所述流量调节阀另一端固定连通有分接管,所述分接管另一端固定连通有弧形喷管;
[0009]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支撑架、电动机、纵向螺杆、滑块、升降板、横向螺杆、电机和支撑杆,所述支撑架上端固定连接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下端安装有纵向螺杆,所述纵向螺杆外部螺纹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外侧固定连接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内部活动连接有横向螺杆,所述横向螺杆外侧一端安装有电机,所述横向螺杆外部螺纹连接有支撑杆。
[00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桶盖打开储药桶内部,对储药桶内部倒入混合好的药剂,通过移动推车推动储药桶移动,将两个弧形喷管移动幼林的树苗上端,通过水泵抽取储药桶内部药液,通过流量调节阀进行输送,药液再通过分接管导入弧形喷管内部,两个弧形喷管通过内侧的喷头对树苗进行喷洒散药,两个弧形喷管内侧的喷头圆周阵列式分布,从而能对树苗四周表面均匀充分散药,保证散药除虫害效果,同时能对植株幼苗精准散药,避免药剂洒向植株外部,造成药液的浪费,通过流量调节阀调节流量,可以根据植株幼苗的大
小,调节散药量;
[0011]通过电动机带动纵向螺杆转动,通过纵向螺杆带动滑块在支撑架内部稳定上下移动,滑块带动升降板上下移动,升降板带动两个支撑杆上下移动,使两个弧形喷管在植株幼苗外部上下移动,从而能对植株幼苗外周上下整体均匀散药,对植株幼苗表面均匀充分散药,有利于保证除虫害效果,通过电机带动横向螺杆转动,通过横向螺杆带动两个支撑杆靠近或远离,从而调节两个弧形喷管之间的距离,便于对大小不同的植株幼苗进行均匀散药。
[0012]优选的,所述支撑杆有两个,两个所述支撑杆内侧一端螺纹相反。
[00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两个支撑杆内侧一端螺纹相反,通过横向螺杆带动两个支撑杆靠近或远离,从而调节两个弧形喷管之间的距离。
[0014]优选的,两个所述支撑杆内侧一端滑动连接于升降板内部,所述支撑杆外侧一端与弧形喷管固定连接。
[00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两个所述支撑杆内侧一端滑动连接于升降板内部,从而使支撑杆在升降板内部移动稳定,所述支撑杆外侧一端与弧形喷管固定连接,从而使支撑杆对弧形喷管稳定支撑。
[0016]优选的,所述弧形喷管有两个,两个所述弧形喷管对称分别在纵向螺杆两侧。
[00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两个弧形喷管通过内侧的喷头对树苗进行喷洒散药,两个弧形喷管内侧的喷头圆周阵列式分布,从而能对树苗四周表面均匀充分散药,保证散药除虫害效果,同时能对植株幼苗精准散药,避免药剂洒向植株外部,造成药液的浪费。
[0018]优选的,所述支撑架内部设置有升降槽,所述滑块滑动连接于升降槽内部。
[001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纵向螺杆带动滑块在支撑架内部稳定上下移动,滑块滑动连接于升降槽内部,从而使滑块升降稳定。
[0020]优选的,所述电机固定连接于升降板一端外侧,所述水泵固定连接于移动推车上表面,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于移动推车侧面。
[002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升降板使电机保持固定,支撑架固定连接于移动推车侧面,通过移动推车对支撑架固定支撑,通过带动支撑架移动。
[0022]优选的,所述弧形喷管内部安装有多个喷头,多个喷头圆周阵列式分布。
[002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两个弧形喷管通过内侧的喷头对树苗进行喷洒散药,两个弧形喷管内侧的喷头圆周阵列式分布,从而能对树苗四周表面均匀充分散药,保证散药除虫害效果。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0025]第一、本技术通过桶盖打开储药桶内部,对储药桶内部倒入混合好的药剂,通过移动推车推动储药桶移动,将两个弧形喷管移动幼林的树苗上端,通过水泵抽取储药桶内部药液,通过流量调节阀进行输送,药液再通过分接管导入弧形喷管内部,两个弧形喷管通过内侧的喷头对树苗进行喷洒散药,两个弧形喷管内侧的喷头圆周阵列式分布,从而能对树苗四周表面均匀充分散药,保证散药除虫害效果,同时能对植株幼苗精准散药,避免药剂洒向植株外部,造成药液的浪费,通过流量调节阀调节流量,可以根据植株幼苗的大小,调节散药量。
[0026]第二、本技术通过纵向螺杆带动滑块在支撑架内部稳定上下移动,滑块带动升降板上下移动,升降板带动两个支撑杆上下移动,使两个弧形喷管在植株幼苗外部上下
移动,从而能对植株幼苗外周上下整体均匀散药,对植株幼苗表面均匀充分散药,有利于保证除虫害效果,通过电机带动横向螺杆转动,通过横向螺杆带动两个支撑杆靠近或远离,从而调节两个弧形喷管之间的距离,便于对大小不同的植株幼苗进行均匀散药。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技术的调节机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9]图3为本技术的升降板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0]图4为本技术的滑块连接结构示意图;
[0031]图5为本技术的调节机构背面结构示意图。
[0032]其中:101、移动推车;102、储药桶;103、桶盖;104、水泵;105、输送管;106、流量调节阀;107、分接管;108、弧形喷管;201、支撑架;202、电动机;203、纵向螺杆;204、滑块;205、升降板;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幼林抚育散药装置,包括:散药机构和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药机构外部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散药机构包括:移动推车(101)、储药桶(102)、桶盖(103)、水泵(104)、输送管(105)、流量调节阀(106)、分接管(107)和弧形喷管(108),所述移动推车(101)上部固定连接有储药桶(102),所述储药桶(102)上端安装有桶盖(103),所述储药桶(102)底部固定连通有水泵(104),所述水泵(104)内部固定连通有输送管(105),所述输送管(105)内部安装有流量调节阀(106),所述流量调节阀(106)另一端固定连通有分接管(107),所述分接管(107)另一端固定连通有弧形喷管(108);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支撑架(201)、电动机(202)、纵向螺杆(203)、滑块(204)、升降板(205)、横向螺杆(206)、电机(207)和支撑杆(208),所述支撑架(201)上端固定连接有电动机(202),所述电动机(202)下端安装有纵向螺杆(203),所述纵向螺杆(203)外部螺纹连接有滑块(204),所述滑块(204)外侧固定连接有升降板(205),所述升降板(205)内部活动连接有横向螺杆(206),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丽娜李宏光魏向坤
申请(专利权)人:依兰县林业和草原局对青山林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