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地水电安装用的墙面开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63413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5 00: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建筑工地水电安装用的墙面开槽装置,包括:防护安装壳;墙面开槽组件,墙面开槽组件安装于防护安装壳内;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安装于防护安装壳内驱动墙面开槽组件的刀片开槽;挡板,挡板连接于防护安装壳的上端一侧,并位于墙面开槽组件的上部;辅助支撑移动组件,辅助支撑移动组件连接于防护安装壳的下部;便携式把手,便携式把手连接于防护安装壳的非工作端外壁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构造简易、设计新颖合理,实现在开槽过程中能够减少在开槽过程中手持力降低劳动强度、减少灰尘飘散及开槽刀损坏弹出伤人,保证了施工的安全。保证了施工的安全。保证了施工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地水电安装用的墙面开槽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开槽装置,具体的是涉及一种建筑工地水电安装用的墙面开槽装置,属于建筑施工用品辅助


技术介绍

[0002]通常来说,随着国家经济的稳定的发展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直耸立在云霄,建筑功能赋予了建筑灵魂,其中水电安装尤为重要。在施工现场水电管线大多需要开槽铺设于墙体内,而一般对砖砌墙面进行开槽的时候一般都是工作人员直接拿着开槽机进行开槽,这样操作会存在一下问题:开槽时手握开槽设备,没有支撑点,作业累,劳动强度高;开槽时会有碎水泥、粉尘灰尘造成视觉影响,而且开槽时的粉尘飘散;开槽过程中开槽刀破损飞溅伤人,虽然现有技术中已经存在有专门的开槽装置,但是,现有技术中还是存在结构设计复杂,不能满足施工需要,总之,往往很不便。
[0003]因此,需研制一种实用性较强以及工作可靠性较高的建筑工地水电安装用的墙面开槽装置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关键所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墙面水电开槽装置,在开槽过程中能够减少在开槽过程中手持力降低劳动强度、减少灰尘飘散及开槽刀损坏弹出伤人。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并达到上述的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一种建筑工地水电安装用的墙面开槽装置是通过采用下列的设计结构以及采用下列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6]作为本技术一种建筑工地水电安装用的墙面开槽装置的改进,包括:
[0007]防护安装壳(1);
[0008]墙面开槽组件(2),墙面开槽组件(2)安装于防护安装壳(1)内;
[0009]驱动组件(3),驱动组件(3)安装于防护安装壳(1)内驱动墙面开槽组件(2)的刀片开槽;
[0010]挡板(4),挡板(4)连接于防护安装壳(1)的上端一侧,并位于墙面开槽组件(2)的上部;
[0011]辅助支撑移动组件(5),辅助支撑移动组件(5)连接于防护安装壳(1) 的下部;
[0012]便携式把手(6),便携式把手(6)连接于防护安装壳(1)的非工作端外壁上。
[0013]作为本技术上述的改进,所述防护安装壳(1)整体呈撮箕状,该撮箕状的防护安装壳(1)的底部和四周均为封闭,一端设有开口,刀片边缘伸出防护安装壳(1)的开口处。
[0014]作为本技术上述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墙面开槽组件(2)包括:
[0015]从动轴(21);
[0016]开槽刀限位座(22),开槽刀限位座(22)同轴转动安装于从动轴(21)上;
[0017]开槽刀(23),开槽刀(23)转动安装于开槽刀限位座(22)上;
[0018]齿轮(24),齿轮(24)安装于从动轴(21)上,且齿轮位于开槽刀(23) 的任意一侧。
[0019]作为本技术上述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齿轮(24)为锥齿轮或是伞齿轮。
[0020]作为本技术上述的又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组件(3)包括:
[0021]电机(31);
[0022]驱动齿轮(32),驱动齿轮(32)连接于电机(31)的输出轴上,该驱动齿轮(32)与齿轮(24)相齿合连接。
[0023]作为本技术上述的再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机(31)为直流电机或者是变频调速电机;
[0024]所述驱动齿轮(32)为锥齿轮或是伞齿轮,该锥齿轮或是伞齿轮与齿轮(24) 同步啮合。
[0025]作为本技术上述的再更进一步改进,所述挡板(4)是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弧形橡胶挡板。
[0026]作为本技术上述的又再更进一步改进,所述辅助支撑移动组件(5)包括:
[0027]支撑杆(51),支撑杆(51)连接防护安装壳(1);
[0028]行走机构(52),行走机构(52)可拆卸安装于支撑杆(51)上,且端部通过紧固件(53)紧固。
[0029]作为本技术上述的又再更加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杆(51)的中部外表面上还套设有防护套(511);
[0030]所述行走机构(52)包括:
[0031]安装架(521),安装架(521)为T形支架;
[0032]导向行走轮(522),导向行走轮(522)对称安装于安装架(521)一端两侧;
[0033]安装套筒(523),安装套筒(523)连接于安装架(521)的另一端,且该安装套筒(523)穿套于支撑杆(51)上;
[0034]所述紧固件(53)为螺母。
[0035]作为本技术上述的还更加进一步改进,所述便携式把手(6)为U形或是T形结构,在该U形或是T形结构的便携式把手(6)外部套设有与之相吻配的防护垫;
[0036]在便携式把手(6)上还设有按钮开关(61),按钮开关(61)用于控制开启或关闭驱动组件(3)。
[0037]工作原理是:上述设计结构的一种建筑工地水电安装用的墙面开槽装置在进行使用之前,需要将其已经制作完成的该一种墙面开槽装置通过相应的搬运设备或者是直接通过人工将其搬运至指定的施工位置待为使用。
[0038]使用时,操作人员只需根据水电安装位置在墙体(7)上确定开槽的位置,开槽位置确定后即可对墙体(7)进行开槽,开槽时,操作人员只需将本技术设计结构的墙面开槽装置对准墙体(7)需要开槽的位置处,随后一只手通过握住便携式把手(6),另一只手握住支撑杆(51)上的防护套(511)部分,开槽时,该装置由上至下进行运动,导向行走轮(522)与墙体(7)的墙面贴合形成一个可以纵向变化的支撑点,在作业时,能够很好的提高稳定性,降低作业强度,提高舒适性,之后将开槽刀(23)对准墙体(7)上确定的开槽位置,随后操作人员通过设置于便携式把手(6)上的按钮开关(61)开启本技术进行开槽工作,工作时,驱动组件(3)输出轴上的电机(31)带动驱动齿轮(32) 转动,驱动齿轮(32)转动从而带动墙面开槽组件(2)上的齿轮(24)转动,齿轮(24)与驱动齿轮(32)同步啮合,齿轮(24)驱动从动
轴(21)上的开槽刀限位座(22)转动,开槽刀限位座(22)转动带动开槽刀(23)工作,实现对墙体(7)开槽,开槽完成后关闭设置于便携式把手(6)上的按钮开关(61),开槽后最终形成成型槽(8)。
[0039]在上述的整个实施操作过程中,本技术通过驱动齿轮(32)转动从而带动墙面开槽组件(2)上的齿轮(24)转动,齿轮(24)驱动从动轴(21)上的开槽刀限位座(22)转动,开槽刀限位座(22)转动带动开槽刀(23)旋转实现开槽功能。
[0040]工作过程中,挡板(4)与开槽墙体(7)紧密贴合并覆盖开槽位置,用于防止开槽过程中往前飘散的灰尘或粉尘(71)。挡板(4)实现可以很好的进行一个遮挡,由于挡板(4)为橡胶板具有可形变性能,在开槽时能够时刻与墙面贴合,这样就能够避免粉尘以及泥水泵出以及开槽刀片断裂飞溅伤人,提高安全性,同时,开槽时产生的灰尘或粉尘(71)会被照在防护安装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地水电安装用的墙面开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安装壳(1);墙面开槽组件(2),墙面开槽组件(2)安装于防护安装壳(1)内;驱动组件(3),驱动组件(3)安装于防护安装壳(1)内驱动墙面开槽组件(2)的刀片开槽;挡板(4),挡板(4)连接于防护安装壳(1)的上端一侧,并位于墙面开槽组件(2)的上部;辅助支撑移动组件(5),辅助支撑移动组件(5)连接于防护安装壳(1)的下部;便携式把手(6),便携式把手(6)连接于防护安装壳(1)的非工作端外壁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地水电安装用的墙面开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安装壳(1)整体呈撮箕状,该撮箕状的防护安装壳(1)的底部和四周均为封闭,一端设有开口,刀片边缘伸出防护安装壳(1)的开口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地水电安装用的墙面开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墙面开槽组件(2)包括:从动轴(21);开槽刀限位座(22),开槽刀限位座(22)同轴转动安装于从动轴(21)上;开槽刀(23),开槽刀(23)转动安装于开槽刀限位座(22)上;齿轮(24),齿轮(24)安装于从动轴(21)上,且齿轮位于开槽刀(23)的任意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工地水电安装用的墙面开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24)为锥齿轮或是伞齿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地水电安装用的墙面开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3)包括:电机(31);驱动齿轮(32),驱动齿轮(32)连接于电机(31)的输出轴上,该驱动齿轮(32)与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明泉余兴春李德洲张旭南颜薪刚柯鹏杨顺法杨云龙吕维全江霆昊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