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置于河道内的水循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63372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5 00: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置于河道内的水循环装置,由填充层、进水仓、循环仓组成水循环装置主体,还设有进料溢流装置、浮筒、潜污泵、布水搅拌管和布水循环管;填充层填充有过滤材料;进水仓上部设置有进料溢流装置;循环仓内设有潜污泵,连接布水搅拌管、布水循环管;布水循环管在水循环装置主体的四周环绕布置;布水搅拌管从循环仓延伸至进水仓的进料溢流装置内,并从进水仓的进料溢流装置底端孔口伸至进水仓底部;水循环装置主体外侧安装有用于使其浮于水面的浮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水泵的提升作用将自流进入装置内部的水通过穿孔管向装置四周散布,达到与装置周围水体混合、循环的作用,对河道中水的局部循环有显著效果。河道中水的局部循环有显著效果。河道中水的局部循环有显著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置于河道内的水循环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河道治理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置于河道内的水循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河道治理是近几年环境整治重点推进的工作,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引下,由于河流的生态作用,很多城市启动了河道治理工程。生态河道从规划设计到运行维护,贯穿于整个治理工程的全生命周期。水体流动性较差是造成河道水质差的原因之一,并且于河道水循环的沉浸式节能型设备鲜少有。
[0003]通过机械设备清理河道容易产生对河道底泥的扰动,河道底泥是释放污染物的来源之一,将会造成河道水质的进一步恶化,因此河道水体的循环不仅要增加河体的流动性还要防止对河道底泥的扰动,恢复河道水体的流动性并改善水质是水体生态修复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措施。
[0004]目前增加河道水体流动性的措施主要有循环泵站、一体化处理装置,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例如专利CN112028260A公开了一种内循环河流生态平衡系统,包括在河流上游设置的有益菌菌床和循环站,其不足之处在于:该装置利用循环站与河流下游之间的压差来进行系统的循环,一旦遇到枯水期,整套系统将无法运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置于河道内的水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填充层、进水仓、循环仓组成水循环装置主体,还设有进料溢流装置、浮筒、潜污泵、布水搅拌管和布水循环管;所述的进水仓一侧为填充层、另一侧为循环仓;所述的填充层远离进水仓的一面为开孔壁板、靠近进水仓的一面为第一穿孔隔板,在开孔壁板、第一穿孔隔板之间填充有过滤材料;所述的进水仓、循环仓之间由第二穿孔隔板隔开;所述的进水仓上部在第二穿孔隔板的一旁设置有进料溢流装置,所述的进料溢流装置底端具有孔口;所述的循环仓内设有潜污泵,所述的潜污泵具有两个出水口,其中一个出水口连接布水搅拌管,另一个出水口连接布水循环管;所述的布水循环管在水循环装置主体的四周环绕布置;所述的布水搅拌管从循环仓延伸至进水仓的进料溢流装置内,并从进水仓的进料溢流装置底端孔口伸至进水仓底部;所述的布水循环管在水循环装置主体的四周环绕布置的管路段上分布式开设有若干第一开孔;所述的布水搅拌管从进入进料溢流装置处一直到进水仓底部的管路段上分布式开设有若干第二开孔;所述的水循环装置主体外侧安装有用于使其浮于水面的浮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置于河道内的水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材料为过滤棉。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置于河道内的水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料溢流装置顶部设有加药开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松孙婧江月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美湖湾环境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