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激光蚀刻的防伪、防篡改自粘胶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3233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5 00:41
一种基于激光蚀刻的防伪、防篡改自粘胶带,所述自粘胶带从上至下包括有耐磨保护层、金属膜层、基材层、第一防伪信息层、离型力调控层、第二防伪信息层、胶层、离型层,其中,基材层与第一防伪信息层的结合力大于基材层与第二防伪信息层的结合力,胶层对第二防伪信息层的结合力大于基材层对第一防伪信息层的结合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且使用方便。便。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激光蚀刻的防伪、防篡改自粘胶带


[0001]本技术涉及胶带制品,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基于激光蚀刻的防伪、防篡改自粘胶带。

技术介绍

[0002]防伪警示胶带一般采用在铝箔或聚酯膜上涂布印刷层,其结构单一,往往不能满足更高的性能要求。对于一些可防篡改胶带,其主要用途为适用于包装高价值物件的纸箱或包裹的封装,这类转印胶带虽然具有装饰效果良好的颜色、图案的防揭、防伪显示功能,但是受限于复杂的多膜层结构,制作成本高,价格较昂贵,且工艺复杂。
[0003]现有大多数的防伪胶带,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2210818482.6的一种氮、氟共掺杂碳点全息防伪胶带及其制法,其采用荧光发光材料,需要较昂贵的鉴定设备,且对工艺稳定性要求高。而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2111514677.3的一种隐藏式镂空镀铝图案全息防伪胶带,其制备工艺复杂。再如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2110665973.7的一种具有磁性响应、生物降解功能的防伪胶带、制备方法及应用,因为可以生物降解因此存在不稳定性,导致随着使用时间变长,防伪特征变得不稳定,从而失去了防伪作用,且其在制作工艺上较麻烦,对于不同的防伪标签,不同尺寸的一般需要开版定制,成本高,生产周期长,难以适应不同产品使用需求。另外,现有商业化的具备类似功能的产品价格昂贵,品种单一,如3M 7847 或德莎tesa6930。为实现对同类商业化产品的进口替代,以及降低生产使用成本,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激光蚀刻的防伪、防篡改自粘胶带,其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且使用方便。
[0005]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
[0006]一种基于激光蚀刻的防伪、防篡改自粘胶带,所述自粘胶带从上至下包括有耐磨保护层、金属膜层、基材层、第一防伪信息层、离型力调控层、第二防伪信息层、胶层、离型层,其中,基材层与第一防伪信息层的结合力大于基材层与第二防伪信息层的结合力,胶层对第二防伪信息层的结合力大于基材层对第一防伪信息层的结合力。
[0007]进一步,金属膜层包含第一金属膜层和第二金属膜层,第一属膜层在第二金属膜层的上方。
[0008]进一步,第一金属膜层为铝层,第一金属膜层的厚度在30

60nm,第二金属膜层是铜层,第二金属膜层的厚度为100

200nm。
[0009]进一步,第一金属膜层和第二金属膜层形成的标签图案通过可蚀刻金属的光纤激光进行蚀刻,且分别实现蚀刻到第一金属膜层、第二金属膜层或者第一金属膜层和第二金属膜层都被蚀刻。
[0010]进一步,第一防伪信息层形成不连续的等距离间隔的防伪信息,其通过防伪油墨丝网印刷的方式作用在基材层上。
[0011]进一步,第二防伪信息层形成不连续的等距离间隔的防伪信息,其通过防伪油墨丝网印刷的方式作用在基材层上,第二防伪信息层中的防伪信息与第一防伪信息层中的防伪信息形成交错分布。
[0012]进一步,离型力调控层位于第一防伪信息层和第二防伪信息层之间,其采用树脂或者石蜡离型剂。
[0013]进一步,离型层为硅油纸、防伪易碎纸、PET或PE,厚度在1

200
µ
m;基材层为PET、PC、PMMA或可印刷纸,基材层为有色的或无色的。
[0014]进一步,胶层为丙烯酸不干胶,厚度为10

100
µ
m。
[0015]进一步,耐磨保护层为丙烯酸UV光油层,厚度在1

20
µ
m。
[0016]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提供的基于激光蚀刻的防伪、防篡改自粘胶带,一方面,可通过对金属膜层蚀刻的内容上呈现不同的视觉底色,实现标签信息区域的多色彩蚀刻防伪,另一方面,当胶带贴合在被贴物表面上时,如果被不法分子撕开,会导致这两个防伪信息层的一一相间结构受到破坏,从而使该胶带达到双重防伪的作用。本技术的产品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可以大规模生产,该防伪胶带使用起来非常方便,价格远低于目前市面上商品,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显示膜层结构);
[0018]图2为第一防伪信息层与第二防伪信息层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
[0020]本技术揭示了一种基于激光蚀刻的防伪、防篡改自粘胶带,如图1所示,自粘胶带从上至下包括有耐磨保护层1、金属膜层2、基材层3、第一防伪信息层4、离型力调控层5、第二防伪信息层6、胶层7、离型层8。其中,耐磨保护层1在金属膜层2的上方,金属膜层2在基材层3的上方,基材层3在第一防伪信息层4的上方,第一防伪信息层4在离型力调控层5的上方,离型力调控层5在第二防伪信息层6的上方,第二防伪信息层6在胶层7的上方,胶层7在离型层8的上方。
[0021]优选的,耐磨保护层1可为丙烯酸UV光油层,厚度在1

20
µ
m。耐磨保护层1位于金属膜层2的上方对金属膜层2起保护作用。而离型层8可为硅油纸、防伪易碎纸、PET或PE,厚度在1

200
µ
m。基材层3可为PET、PC、PMMA或可印刷纸,基材层3可以是有色的也可以是无色的。胶层7可为丙烯酸不干胶,厚度为10

100
µ
m。
[0022]本技术中,金属膜层2包含第一金属膜层21和第二金属膜层22,第一金属膜层21在第二金属膜层22的上方。第一金属膜层21和第二金属膜层22可形成不同的颜色,第一金属膜层21与第二金属膜层22都是通过真空镀膜方式作用于基材层3上。在基材层3上先镀膜第二金属膜层22,在第二金属膜层22的上方再镀膜第一金属膜层21。其中,第一金属膜层21可以是铝层,第一金属膜层21的厚度在30

60nm,第二金属膜层22可以是铜层,第二金属膜层22的厚度为100

200nm。第一金属膜层21和第二金属膜层22形成的标签图案可通过光
纤雕刻机发出可蚀刻金属的光纤激光进行蚀刻,令光纤激光的波长在1064

1070nm。波长在1064

1070nm的光纤激光能对金属膜层起到蚀刻作用,通过调整激光器的波长、蚀刻功率、蚀刻次数等参数可实现蚀刻的不同厚度,即蚀刻的厚度和光纤激光的波长、蚀刻功率、蚀刻次数等参数有关,通过设置不同蚀刻内容区域的蚀刻参数分别达到不同的层,可以分别实现蚀刻到第一金属膜层21或者第二金属膜层22,或者第一金属膜层21和第二金属膜层22两层金属膜层都被蚀刻,从而露出基材层3颜色甚至基材层3下面的防伪信息层的颜色(如果基材层是透明材质,而防伪信息层是彩色印刷层情况下)。从而在蚀刻后的内容上呈现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激光蚀刻的防伪、防篡改自粘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粘胶带从上至下包括有耐磨保护层、金属膜层、基材层、第一防伪信息层、离型力调控层、第二防伪信息层、胶层、离型层,其中,基材层与第一防伪信息层的结合力大于基材层与第二防伪信息层的结合力,胶层对第二防伪信息层的结合力大于基材层对第一防伪信息层的结合力。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激光蚀刻的防伪、防篡改自粘胶带,其特征在于:金属膜层包含第一金属膜层和第二金属膜层,第一属膜层在第二金属膜层的上方。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激光蚀刻的防伪、防篡改自粘胶带,其特征在于:第一金属膜层为铝层,第一金属膜层的厚度在30

60nm,第二金属膜层是铜层,第二金属膜层的厚度为100

200nm。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基于激光蚀刻的防伪、防篡改自粘胶带,其特征在于:第一金属膜层和第二金属膜层形成的标签图案通过可蚀刻金属的光纤激光进行蚀刻,且分别实现蚀刻到第一金属膜层、第二金属膜层或者第一金属膜层和第二金属膜层都被蚀刻。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激光蚀刻的防伪、防篡改自粘胶带,其特征在于:第一防伪信息层形成不连续的等距离间隔的防伪信息,其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细劲黄云昌李平国
申请(专利权)人:得佳胜厦门工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