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滤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3130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5 00: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过滤组件,属于过滤领域,解决了支撑板弯曲导致滤膜磨损加剧而受损的问题,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主要是相邻的两个支撑板之间设有支撑体,支撑体至少支撑并托住其两端的支撑板的中心区域,以防止支撑板的中心区域翘曲。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用于有效防止支撑板发生向下弯曲或翘曲,维持支撑板整体的平直延伸,避免损坏滤膜,且相邻支撑板之间也能形成尺寸均匀的流道,以便流体快速在相邻过滤单元之间流动通过,有利于提升过滤效率。有利于提升过滤效率。有利于提升过滤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过滤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过滤领域,特别是一种过滤组件。

技术介绍

[0002]在公告号为CN216825674U的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过滤组件,包括第一端件、第二端件和密封堆叠于二者间的多个过滤元件,其中,过滤元件包括支撑板和密封固定于其两端面的滤膜,滤膜呈平铺状且延伸方向和第一端件和第二端件平行,滤膜定位于上游腔室中,支撑板具有与滤膜的下游表面和下游腔室均连通的滤液排出通道。
[0003]为增大该过滤组件的过滤面积,需加大滤膜的膜面积,相应地,需采用表面积更大的支撑板,即将面积更大的滤膜密封固定至尺寸与之匹配的支撑板两端面的相应位置。在过滤组件的制造过程中,在将滤膜焊接完成得到过滤元件后,需要进行清洗、烘干,大尺寸的支撑板在经历烘干工序后,其中间区域会朝一个方向形成严重的翘曲或弯曲。支撑板的中间区域朝一个方向发生翘曲或弯曲后,会沿该方向接触、按压位于支撑板的该方向上的滤膜,一方面,支撑板的中间区域与滤膜的相应区域之间的空隙即流道消失,其不利于流体快速通过滤膜的相应区域,另一方面,支撑板发生向下弯曲或翘曲的区域会接触、挤压滤膜的相应区域,会对滤膜形成与其弯曲方向一致的摩擦作用,持续一段时间后,滤膜磨损加剧最终导致受损,提高了泄漏风险。另外,滤膜弯曲后,相邻过滤单元之间预设的均匀的间隙也变得不均匀,有些间隙变大,有些间隙变小,甚至出现相邻过滤单元的滤膜贴合的现象,整体流道的均匀性变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过滤组件,有效防止支撑板发生向下弯曲或翘曲,维持支撑板整体的平直延伸,避免损坏滤膜,且相邻支撑板之间也能形成尺寸均匀的流道,以便流体快速在相邻过滤单元之间流动通过,有利于提升过滤效率。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过滤组件,包括第一端件、第二端件和密封堆叠于二者间的过滤单元,过滤组件具有流体入口、流体出口及与流体入口连通的上游腔,过滤单元包括支撑板和密封固定于支撑板两端的滤膜,支撑板与其两端的滤膜围成与流体出口连通的下游腔,相邻的两个支撑板之间设有支撑体,支撑体至少支撑并托住其两端的支撑板的中心区域,以防止支撑板的中心区域翘曲。
[0006]进一步的,在相邻的两个支撑板中,支撑体设于其中一个支撑板的一个端面上,支撑体与另一个支撑板相抵接;或者,所述支撑板的两端面上均设有支撑体,在相邻的两个支撑板中,一个支撑板的支撑体与另一个支撑板的支撑体相抵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的两端设有环形的第一密封端面,第一密封端面与滤膜的外圈密封固定,支撑体设于第一密封端面围成的范围内,支撑体外周的支撑板上或支撑体的端面设有第二密封端面,滤膜设有安装通孔,安装通孔的边缘密封固定于第二密封端面。滤膜除了在外圈得到向外的张紧作用,也可以通过第二密封端面获得向内的张紧作用,使
得滤膜更加平整不易凹陷或鼓起,因此不易与支撑板接触磨损,有利于保障滤膜的使用寿命,同时也能够确保滤膜与支撑板之间的流道的均匀性,有利于过滤后的流体(滤液)快速流动,有利于提升过滤效率。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密封端面与支撑板同一端面上的第一密封端面相互平齐,下游腔内设有连接于第一密封端面与第二密封端面之间的连接板,连接板的端面设有多根导流筋,导流筋沿着从流体入口到流体出口的方向延伸,相邻的两个导流筋之间形成导流凹槽,导流筋低于第一密封端面和第二密封端面。第二密封端面与支撑板同一端面上的第一密封端面相互平齐,有利于滤膜保持良好的平整度,滤液沿着导流凹槽流动,可以更加顺畅地流动并从下游腔排出。导流筋低于第一密封端面和第二密封端面,可以避免滤膜润湿后与导流筋紧贴。
[0009]进一步的,所述支撑体为块状结构,支撑体的端面的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或多边形。块状结构的支撑体可以获得较好的结构强度,加工也相对比较方便,成本较低。
[0010]进一步的,所述支撑体设有一个并位于支撑板端面的中心;或者,所述支撑体沿支撑板的中心线排列设置有多个。支撑体设有一个,可以减少支撑体所占用的面积,确保滤膜有足够大的过滤面积,有利于提升过滤组件的过滤效率。将支撑体设在支撑板端面的中心或支撑板的中心线上,对支撑板的支撑效果最好,还可以让第二密封端面与滤膜的张紧作用相对均匀,也有利于滤膜保持良好的平整度。
[0011]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在设有支撑体的端面设有至少两个分区,滤膜密封固定于分区的边缘,在分区内形成下游腔,支撑体位于分区的外侧并与相邻的分区固定连接。分区减小了滤膜的宽度或长度,滤膜受到的张紧作用增大,可以进一步减少滤膜的弯曲(凹陷或鼓起)幅度,进而降低滤膜与弯曲的支撑板间的挤压作用强度,以减小滤膜受到的拉伸作用,保障滤膜的使用寿命。固定连接于分区之间的支撑体同样起到支撑和托住相邻支撑体的作用,维持支撑板的平直延伸。
[0012]进一步的,所述分区的边缘设有环形的第一密封端面,第一密封端面与滤膜的外圈密封固定,支撑体的端面相对第一密封端面凸出。可以让两个相邻的支撑板上的滤膜之间形成流道,有利于流体均匀分布到滤膜的上游表面。
[0013]进一步的,所述支撑体沿着相邻的分区的边缘延伸成长条状;或者,所述支撑体为凸块状并沿着相邻的分区的边缘排列有多个,相邻的两个支撑体之间设有贯穿支撑板的贯穿通孔,所有支撑板的贯穿通孔相连通。长条状的支撑体可以对相邻的两个分区产生均匀的加强作用,对相邻支撑板形成的支撑和托住作用强度更高,可以利用两个分区对支撑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来进一步加强滤膜的张紧作用。支撑体采用凸块状的结构,可以降低支撑体成型时出现空洞情况,提高支撑体的结构质量,设置贯穿通孔能够让待过滤的流体更加快速且均匀地分散到滤膜的上游表面。
[0014]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的两端面均设有两个相同的矩形的分区,每个端面的两个分区相对支撑板的中心线对称,支撑体的端面相对支撑板同一端面上的分区的端面凸出,相邻的支撑板之间的支撑体的端面相抵。
[0015]进一步的,所述分区内设有贯穿支撑板的贯通槽,支撑板同一个端面的两个分区内的贯通槽相对支撑板的中心线对称。贯通槽可以释放支撑板的应力作用,提高支撑板整体的平整度。
[0016]进一步的,其中一个过滤单元与第一端件连接,该过滤单元的支撑板上面向第一端件的端面设有支撑体,该支撑体的端面与第一端件之间具有流通间隙或相互抵接;和/或,其中一个过滤单元与第二端件连接,该过滤单元的支撑板上面向第二端件的端面设有支撑体,该支撑体的端面与第二端件之间具有流通间隙或相互抵接。设置流通间隙可以让支撑板与第一端件/第二端件之间的上游腔保持良好的流通情况;支撑体的端面与第一端件/第二端件之间相互抵接,则可以进一步提高支撑效果。
[00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将多个支撑板堆叠时,相邻的两个支撑板之间的支撑体能够相互支撑,托住其两端的支撑板的中心区域,由多个支撑体与支撑板组成一个整体,结构强度得到很大程度的加强,整体更加不容易弯曲,即使其中一个支撑板出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过滤组件,包括第一端件、第二端件和密封堆叠于二者间的过滤单元,过滤组件具有流体入口、流体出口及与流体入口连通的上游腔,过滤单元包括支撑板和密封固定于支撑板两端的滤膜,支撑板与其两端的滤膜围成与流体出口连通的下游腔,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支撑板之间设有支撑体,支撑体至少支撑并托住其两端的支撑板的中心区域,以防止支撑板的中心区域翘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组件,其特征在于,在相邻的两个支撑板中,支撑体设于其中一个支撑板的一个端面上,支撑体与另一个支撑板相抵接;或者,所述支撑板的两端面上均设有支撑体,在相邻的两个支撑板中,一个支撑板的支撑体与另一个支撑板的支撑体相抵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的两端设有环形的第一密封端面,第一密封端面与滤膜的外圈密封固定,支撑体设于第一密封端面围成的范围内,支撑体外周的支撑板上或支撑体的端面设有第二密封端面,滤膜设有安装通孔,安装通孔的边缘密封固定于第二密封端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过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端面与支撑板同一端面上的第一密封端面相互平齐,下游腔内设有连接于第一密封端面与第二密封端面之间的连接板,连接板的端面设有多根导流筋,导流筋沿着从流体入口到流体出口的方向延伸,相邻的两个导流筋之间形成导流凹槽,导流筋低于第一密封端面和第二密封端面。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过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为块状结构,支撑体的端面的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或多边形。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过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设有一个并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建东陈玉道张艳黄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科百特过滤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