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调节角度的干料棚双螺旋给料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2929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5 00: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于调节角度的干料棚双螺旋给料机,属于工程机械技术领域,该便于调节角度的干料棚双螺旋给料机,包括给料壳体,给料壳体的顶端开设有连接槽,连接槽的两侧内壁均转动连接有第五转动杆;搅拌叶,搅拌叶设有两个,两个搅拌叶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第五转动杆的圆周表面;第六转动杆,两个第一锥形齿轮在转动的同时会带动表面的第四锥形齿轮转动,两个第四锥形齿轮在转动时会带动两个第六转动杆转动,两个第六转动杆在转动时会带动两个第五转动杆在连接槽的两侧内壁同时转动,然后两个第五转动杆会带动两个搅拌叶转动,以此来将连接槽内的物料,传输给锥形板然后全部排出。后全部排出。后全部排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调节角度的干料棚双螺旋给料机


[0001]本技术属于工程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便于调节角度的干料棚双螺旋给料机。

技术介绍

[0002]螺旋给料机是一种利用电机带动螺旋转动,从而推送物料前进,进而实现输送目的的机械。它能水平、倾斜或垂直输送,具有结构简单、横截面积小、密封性好、操作方便、维修容易、便于封闭运输等优点,尤其适用于矿物粉料的给料及输送。
[0003]目前,常规螺旋给料机为单螺旋结构,且无破碎功能,若单独增加破碎机则存在着成本过高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开发一种兼具破碎和给料功能的螺旋给料机,则有望克服以上技术问题。
[0004]授权公开号“CN215100106U”记载了“一种双螺旋给料机。该技术方案将传统的单螺旋改进为双螺旋,具备了给料和破碎功能;而且双螺旋由双电机分别驱动,稳定性强;同时螺旋叶片直径采用由细变粗的渐变式设计,解决了堵料的问题。本技术结构紧凑、整体性强,全机分为四大系统:驱动系统、传动装置、搅拌装置和壳体。原料由料斗进入双螺旋给料机,通过变频调节给料量,由双螺旋进行破碎和给料。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调节角度的干料棚双螺旋给料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给料壳体(1),所述给料壳体(1)的顶端开设有连接槽(5),所述连接槽(5)的两侧内壁均转动连接有第五转动杆(15);搅拌叶(16),所述搅拌叶(16)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搅拌叶(16)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第五转动杆(15)的圆周表面;第六转动杆(10),所述第六转动杆(10)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六转动杆(10)均转动连接于给料壳体(1)的一侧端;支撑座(17),所述支撑座(17)设于给料壳体(1)的下侧;第四转动杆(24),所述第四转动杆(24)固定连接于给料壳体(1)的底端,所述第四转动杆(24)转动连接于支撑座(17)的顶端,以及;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设于支撑座(17)内,所述调节机构和第四转动杆(24)连接以进行调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角度的干料棚双螺旋给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固定槽(20),所述固定槽(20)设于支撑座(17)的顶端;第二转动杆(23),所述第二转动杆(23)转动连接于固定槽(20)的下内壁;第三锥形齿轮(21),所述第三锥形齿轮(21)固定连接于第二转动杆(23)的圆周表面;第三转动杆(25),所述第三转动杆(25)转动连接于固定槽(20)的一侧内壁;第二锥形齿轮(22),所述第二锥形齿轮(22)固定连接于第三转动杆(25)的圆周表面;第一电机(18),所述第一电机(18)固定连接于给料壳体(1)的一侧端;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设于给料壳体(1)的一侧,所述驱动组件和两个第六转动杆(10)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飞李冬周印晶靳东峰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三方圆电力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