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浸式移相变压器中低压线圈轴向六分出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2692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5 00:36
本文提出油浸式移相变压器中低压线圈轴向六分出线结构,采用低压线圈及低压移相线圈轴向六分裂,所述的变压器的低压线圈及低压移相线圈为内置,变压器的高压线圈为外置,所述的低压线圈及低压移相线圈包括第一线圈、第二线圈、第三线圈、第四线圈、第五线圈和第六线圈,本文采用低压线圈及移相线圈内置,高压外置方案,低压线圈轴向六分裂,上部三组低压线圈及移相线圈通过铜箔从不同档位向上引出,下部三组低压线圈及移相线圈通过铜箔从不同档位向下引出,低压内层线圈在绕制完工后焊接铜箔预留引出位置,再继续连绕低压外层线圈,低压外层线圈绕制结束后焊接铜箔,并按照图纸从不同档位引出。不同档位引出。不同档位引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油浸式移相变压器中低压线圈轴向六分出线结构


[0001]本文提出低压线圈出线结构的
,具体涉及油浸式移相变压器中低压线圈轴向六分出线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西门子GH150变频器适用于石油天然气、冶金、化工、钢铁等多种领域,譬如压缩机、鼓风机、轧机、传送带、风机、泵等多种场合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GH150变频器逐步向高功率、大电流方向发展,对于变频器电源侧的变频变压器提出更高的要求,原有的干式变频变压器已经很难满足更高功率更大电流的要求,开发大容量油浸式一拖六36脉移相变频变压器已经显得至关重要。
[0003]常规油浸式移相变频变压器都是一拖二或者一拖三结构,高压线圈基本没有分接档位。而本项目是一拖六结构,35kV高压线圈还有五档分接引出。单机36脉ZTSF

24000/35
±2×
2.5%/6
×
2.2移相变频变压器(联接组别:Dd0+5
°
Dd0

25
°
Dd0

15
°
Dd0+15
°
Dd0+25
°
Dd0
‑5°
)属于行业空白,国内首例。本次专利技术的重点主要是按照公司现有生产设备、工艺状况解决如下问题:6只低压及低压移相线圈采用内置结构,采用轴向六分裂结构的首末端引出结构。
[0004]现有技术是高压线圈内置,低压线圈外置,便于低压和移相线圈出头。但高压线圈和分接出头引出非常麻烦,尤其是高压三分裂或者六分裂结构,还增加了高压线圈到铁芯的距离,更增加了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文提出油浸式移相变压器中低压线圈轴向六分裂出线结构,采用低压线圈及移相线圈内置,高压外置方案,低压线圈轴向六分裂,上部三组低压线圈及移相线圈通过铜箔从不同档位向上引出,下部三组低压线圈及移相线圈通过铜箔从不同档位向下引出。
[0006]采用低压线圈及低压移相线圈轴向六分裂,所述的变压器的低压线圈及低压移相线圈为内置,变压器的高压线圈为外置,所述的低压线圈机低压移相线圈包括第一线圈、第二线圈、第三线圈、第四线圈、第五线圈和第六线圈,所述的第一线圈、第二线圈和第三线圈的引出线向上,所述的第四线圈、第五线圈和第六线圈的引出线向下。
[0007]本文采用低压线圈及移相线圈内置,高压外置方案,低压线圈轴向六分裂,上部三组低压线圈及移相线圈通过铜箔从不同档位向上引出,下部三组低压线圈及移相线圈通过铜箔从不同档位向下引出,低压内层线圈在绕制完工后焊接铜箔预留引出位置,再继续连绕低压外层线圈。
[0008]低压外层线圈绕制结束后焊接铜箔,并按照图纸从不同档位引出,由于线圈档位是弧形,档间净距弧长90mm,档内间隙21mm;如果采用不合适的铜箔尺寸,操作会非常困难。经常多次试制比较,最终选择最大宽度40mm铜箔。如果由于电流太大影响选用更大截面铜箔的话,可以选取2种30mm宽铜箔组合或者三种铜箔品字形组合使用。
[0009]第一线圈包括第一线圈主绕组、第一线圈移相绕组和第一线圈引出线,所述的第一线圈主绕组设在第一线圈的内侧,所述的第一线圈移相绕组设在第一线圈的外侧,所述的第一线圈引出线从第一线圈左端向上引出,所述的第一线圈主绕组为右向绕组,所述的第一线圈移相绕组为左向绕组。
[0010]第二线圈包括第二线圈主绕组、第二线圈移相绕组和第二线圈引出线,所述的第二线圈主绕组设在第二线圈的外侧,所述的第二线圈移相绕组设在第二线圈的内侧,所述的第二线圈引出线从第二线圈内侧向上引出,所述的第二线圈主绕组为左向绕组,所述的第二线圈移相绕组为右向绕组。
[0011]第三线圈包括第三线圈主绕组、第三线圈移相绕组和第三线圈引出线,所述的第三线圈主绕组设在第三线圈的内侧,所述的第三线圈移相绕组设在第二线圈的外侧,所述的第三线圈引出线从第三线圈内侧向上引出,所述的第三线圈主绕组为右向绕组,所述的第三线圈移相绕组为左向绕组。
[0012]第四线圈包括第四线圈主绕组、第四线圈移相绕组和第四线圈引出线,所述的第四线圈主绕组设在第四线圈的内侧,所述的第四线圈移相绕组设在第四线圈的外侧,所述的第四线圈引出线从第四线圈内侧向下引出,所述的第四线圈主绕组为左向绕组,所述的第四线圈移相绕组为右向绕组。
[0013]第五线圈包括第五线圈主绕组、第五线圈移相绕组和第五线圈引出线,所述的第五线圈主绕组设在第五线圈的外侧,所述的第五线圈移相绕组设在第五线圈的内侧,所述的第五线圈引出线从第五线圈内侧向下引出,所述的第五线圈主绕组为右向绕组,所述的第五线圈移相绕组为左向绕组。
[0014]第六线圈包括第六线圈主绕组、第六线圈移相绕组和第六线圈引出线,所述的第六线圈主绕组设在第六线圈的内侧,所述的第六线圈移相绕组设在第六线圈的外侧,所述的第六线圈引出线从第六线圈内侧向下引出,所述的第六线圈主绕组为左向绕组,所述的第六线圈移相绕组为右向绕组。
[0015]有益效果:
[0016]本文采用低压线圈及移相线圈内置,高压外置方案,低压线圈轴向六分裂,上部三组低压线圈及移相线圈通过铜箔从不同档位向上引出,下部三组低压线圈及移相线圈通过铜箔从不同档位向下引出,低压内层线圈在绕制完工后焊接铜箔预留引出位置,再继续连绕低压外层线圈,低压外层线圈绕制结束后焊接铜箔,并按照图纸从不同档位引出,由于线圈档位是弧形,档间净距弧长90mm,档内间隙21mm;如果采用不合适的铜箔尺寸,操作会非常困难。经常多次试制比较,最终选择最大宽度40mm铜箔。如果由于电流太大影响选用更大截面铜箔的话,可以选取2种30mm宽铜箔组合或者三种铜箔品字形组合使用。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油浸式移相变压器中低压线圈轴向六分出线结构的第一、第二线圈示意图;
[0018]图2是油浸式移相变压器中低压线圈轴向六分出线结构的第三、第四线圈示意图;
[0019]图3是油浸式移相变压器中低压线圈轴向六分出线结构的第五、第六线圈示意图;
[0020]图中;1、第一线圈,11、第一线圈主绕组,12、第一线圈移相绕组,13、第一线圈引出线,2、第二线圈,21、第二线圈移相绕组,22、第二线圈主绕组,23、第二线圈引出线,3、第三
线圈,31、第三线圈主绕组,32、第三线圈移相绕组,33、第三线圈引出线,4、第四线圈,41、第四线圈主绕组,42、第四线圈移相绕组,43、第四线圈引出线,5、第五线圈,51、第五线圈移相绕组,52、第五线圈主绕组,53、第五线圈引出线,6、第六线圈,61、第六线圈主绕组,62、第六线圈移相绕组,63、第六线圈引出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加深对本文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文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文,并不构成对本文保护范围的限定。
[0022]第一线圈1,第一线圈主绕组11,第一线圈移相绕组12,第一线圈引出线13,第二线圈2,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油浸式移相变压器中低压线圈轴向六分出线结构,采用低压线圈及低压移相线圈轴向六分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变压器的低压线圈及低压移相线圈为内置,变压器的高压线圈为外置,所述的低压线圈及低压移相线圈包括第一线圈、第二线圈、第三线圈、第四线圈、第五线圈和第六线圈,所述的第一线圈、第二线圈和第三线圈的引出线向上,所述的第四线圈、第五线圈和第六线圈的引出线向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浸式移相变压器中低压线圈轴向六分出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线圈包括第一线圈主绕组、第一线圈移相绕组和第一线圈引出线,所述的第一线圈主绕组设在第一线圈的内侧,所述的第一线圈移相绕组设在第一线圈的外侧,所述的第一线圈下端引出线从第一线圈内侧向上引出,所述的第一线圈主绕组为右向绕组,所述的第一线圈移相绕组为左向绕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浸式移相变压器中低压线圈轴向六分出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线圈包括第二线圈主绕组、第二线圈移相绕组和第二线圈引出线,所述的第二线圈主绕组设在第二线圈移相绕组的外侧,所述的第二线圈移相绕组设在第二线圈的内侧,所述的第二线圈引出线从第二线圈内侧向上引出,所述的第二线圈主绕组为左向绕组,所述的第二线圈移相绕组为右向绕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浸式移相变压器中低压线圈轴向六分出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线圈包括第三线圈主绕组、第三线圈移相绕组和第三线圈引出线,所述的第三线圈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会奇郭明军朱桂英王凯戎留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电电气江苏变压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