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水龙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2688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5 0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水龙头,包括阀体,阀体的顶部安装有调节手柄,其特征是,还包括有自动关闭装置,自动关闭装置包括主壳体、红外检测模块、控制模块、水平感应装置、电动卷线器、拉线以及拉环,红外检测模块、水平感应装置、电动卷线器均与控制模块电连接;拉环可拆卸安装在调节手柄上;水平感应装置安装在调节手柄上;主壳体可拆卸安装在阀体前侧,红外检测模块、控制模块以及电动卷线器均固定安装在主壳体内部,且红外检测模块的前端伸出主壳体的前端表面;拉线的一端环绕在电动卷线器上,另一端固定在拉环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自动关闭的功能。关闭的功能。关闭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水龙头


[0001]本技术涉及生活用品
,特别地,涉及一种智能水龙头。

技术介绍

[0002]水龙头是控制水的流止的阀门,能够控制水流的大小,具有节水的功效,人们在日常生活使用中难免会忘记关闭水龙头导致水资源的浪费,目前市面上抬启式水龙头都无法自动关闭。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水龙头,能够实现自动关闭的功能。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智能水龙头,包括阀体,阀体的顶部安装有调节手柄,还包括有自动关闭装置,所述自动关闭装置包括主壳体、红外检测模块、控制模块、水平感应装置、电动卷线器、拉线以及拉环,所述红外检测模块、水平感应装置、电动卷线器均与控制模块电连接;
[0006]所述拉环可拆卸安装在调节手柄上;所述水平感应装置安装在调节手柄上;
[0007]所述主壳体可拆卸安装在阀体前侧,所述红外检测模块、控制模块以及电动卷线器均固定安装在主壳体内部,且红外检测模块的前端伸出主壳体的前端表面;
[0008]所述拉线的一端环绕在电动卷线器上,另一端固定在拉环上。
[0009]优选地,所述水平感应装置包括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具有圆柱形的活动空腔,所述活动空腔设置有平衡导电球,所述活动空腔的后端设置有第一导电片,靠近后端的底壁上设置有第二导电片,所述第二壳体的后端连接有信号线,信号线的一端与第一导电片、第二导电片电连接,另一端与控制模块电连接。
[0010]优选地,所述第二壳体通过胶带固定在调节手柄上。
[0011]优选地,所述主壳体后端设有一弹性固定夹,第一壳体通过弹性固定夹夹在阀体上。
[0012]优选地,所述弹性固定夹的内侧设置有橡胶垫。
[0013]优选地,所述拉环上设有一固定座,所述固定座通过螺钉固定于调节手柄上。
[0014]本技术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0015]水龙头上设置有自动关闭装置,当检测到水龙头无人使用时自动关闭装置启动,防止水资源的浪费。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实施例中智能水龙头第一视角图;
[0017]图2为实施例中智能水龙头第二视角图;
[0018]图3为实施例中电路模块框图;
[0019]图4为实施例中水平感应装置的结构图;
[0020]图5为实施例中水平感应装置的输入电路图。
[0021]附图标记:1、阀体;2、调节手柄;3、第一壳体;31、弹性固定夹;4、水平感应装置;41、第二壳体;411、活动空腔;42、平衡导电球;43、第一导电片;44、第二导电片;45、缓冲海绵;5、信号线;51、第一导线;52、第二导线;6、拉线;7、拉环;8、固定座;91、控制模块;911、输入电路;92、红外检测模块;93、电动卷线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技术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0023]参照图1及图2,一种智能水龙头,包括阀体1,阀体1的顶部安装有调节手柄2。
[0024]还包括有自动关闭装置,自动关闭装置包括第一壳体3、红外检测模块92、控制模块91、水平感应装置4、电动卷线器93、拉线6以及拉环7,其中,红外检测模块92、水平感应装置4、电动卷线器93均与控制模块91电连接。控制模块91包括单片机和电机驱动电路,用于控制电动卷线器93工作。红外检测模块92、控制模块91和电动卷线器93均安装在第一壳体3内部。第一壳体3内还设置有电源模块,电源模块可用电线接入到市电,也可设置为可更换的电池单元。
[0025]红外检测模块92用于感应前方是否有人存在,并向控制模块91输出相应的检测信号。
[0026]第一壳体3后端设有一弹性固定夹31,第一壳体3通过弹性固定夹31夹在阀体1上。弹性固定夹31的内侧设置有橡胶垫,以增加夹持的稳定性。弹性固定夹31可由高强度塑料制成。
[0027]拉环7可拆卸安装在调节手柄2上,具体地,拉环7上设有一固定座8,固定座8通过螺钉固定于调节手柄2上,或者直接焊接固定;拉线6的上端固定在拉环7上,下端卷绕在电动卷线器93上。
[0028]参照图1、图4,水平感应装置4安装在调节手柄2上,具体地,水平感应装置4包括第二壳体41,第二壳体41通过胶带固定在调节手柄2上。第二壳体41的内部具有圆柱形的活动空腔411,活动空腔411设置有平衡导电球42,活动空腔411的后端设置有第一导电片43,靠近后端的底壁上设置有第二导电片44,第二壳体41的后端连接有信号线5,信号线5的一端与第一导电片43、第二导电片44电连接,另一端与控制模块91电连接。
[0029]当调节手柄2处于开启状态时,第二壳体41向后倾斜,使得平衡导电球42移动到活动空腔411的后端,同时与第一导电片43、第二导电片44接触,形成通路,具体地,信号线5包括有第一导线51和第二导线52,其中第一导线51与第一导电片43连接,第二导线52与第二导电片44连接,参照图5,第二导线52和第二导线52连接到输入电路911,当平衡导电球42与第一导电片43、第二导电片44接触时,输入电路911输出低电平的信号Vj,反之,信号Vj为高电平,因此,控制模块91根据信号Vj的电平高低来判断平衡导电球42是否与与第一导电片43、第二导电片44接触,即:调节手柄2是否处于开启状态。
[0030]值得说明的是,活动空腔411的底壁整体向前倾斜,当调节手柄2完全关闭时,平衡导电球42会向移动到活动空腔411的前端。活动空腔411的前端设置有缓冲海绵45,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平衡导电球42过度反弹。
[0031]第一壳体3可拆卸安装在阀体1前侧,红外检测模块、控制模块91以及电动卷线器93均固定安装在第一壳体3内部,且红外检测模块92的前端伸出第一壳体3的前端表面。
[0032]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
[0033]当手柄处于开启状态时,若红外检测模块92未检测到前方有人存在,则控制模块91控制电动卷线器93正转预设圈数,以将调节手柄2向下拉,然后再反转相同的圈数,使拉线6回到松弛状态,如此也不会影响使用。
[0034]当然,以上只是本技术的典型实例,除此之外,本技术还可以有其它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水龙头,包括阀体(1),阀体(1)的顶部安装有调节手柄(2),其特征是,还包括有自动关闭装置,所述自动关闭装置包括主壳体、红外检测模块(92)、控制模块(91)、水平感应装置(4)、电动卷线器(93)、拉线(6)以及拉环(7),所述红外检测模块(92)、水平感应装置(4)、电动卷线器(93)均与控制模块(91)电连接;所述拉环(7)可拆卸安装在调节手柄(2)上;所述水平感应装置(4)安装在调节手柄(2)上;所述主壳体可拆卸安装在阀体(1)前侧,所述红外检测模块(92)、控制模块(91)以及电动卷线器(93)均固定安装在主壳体内部,且红外检测模块(92)的前端伸出主壳体的前端表面;所述拉线(6)的一端环绕在电动卷线器(93)上,另一端固定在拉环(7)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水龙头,其特征是,所述水平感应装置(4)包括第二壳体(41),所述第二壳体(41)的内部具有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管仁龙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市峰鹰洁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