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袋式包装机的撑袋进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2624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5 00: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给袋式包装机的撑袋进料机构,包括送袋辅助组件、吸附张开袋口辅助组件以及撑袋进料装置,撑袋进料装置包括机架,该机架上设置有可前后移动的移动座,移动座下方连接有进料台,进料台上的前端延伸出插舌,在该插舌的两侧分别设有下撑袋杆,在对应下撑袋杆的上方设有上撑袋杆,送袋辅助组件包括两对称设置的送袋夹头,送袋夹头加工包装袋的边侧夹持住送到进料台前端,上吸盘和下吸盘将包装袋的上下端面吸附住并打开袋口,随后移动座带动进料台的插舌插入袋口内,此时两上撑袋杆同时向两侧张开并上移进而撑开袋口,这样就方便将物料推入袋口内装袋,这样便实现了结构可靠的技术效果,从而使得装袋更加稳定可靠。靠。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给袋式包装机的撑袋进料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滚筒式模切机上的废纸清理结构,具体涉及一种给袋式包装机的撑袋进料机构。

技术介绍

[0002]给袋式包装机主要是由打码机、PLC控制系统、开袋引导装置、振动装置、除尘装置、电磁阀、温控仪、真空发生器或真空泵、变频器、输出系统等标准部件组成;主要可选配置为物料计量充填机、工作平台、重量选别秤、物料提升机、振动给料机、成品输送提升机、金属检测机。
[0003]给袋式包装机对不同的物料进行包装器时,都会匹配不同于物料相适配的包装袋,在对物料进行装袋时,其利用两个对称设置的夹头夹取包装袋的袋口后将其撑开,再利用包装机的出料口将物料输送至包装袋内完成装袋,但现有的给袋式包装机在装袋过程中,物料在输送至包装袋内时与包装袋产生一定的冲击力造成包装袋在两个夹头之间频繁晃动,易造成包装袋内壁在晃动过程中因静电原因而发生贴合现象,影响包装袋与两个夹头之间的稳定性,易造成两个夹头与包装袋之间发生脱离现象,且包装袋底端在晃动过程中易造成包装袋上端开口与给袋式包装机的出料口错位,造成物料掉落在包装袋外,且包装袋底部伸展不够完全,会产生大量的褶皱,影响包装袋美观性的同时造成包装袋底端因褶皱而形成褶皱尖端,其褶皱尖端易造成包装袋破裂,使得装袋不稳定可靠。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可靠的给袋式包装机的撑袋进料机构,从而使得装袋更加稳定可靠。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给袋式包装机的撑袋进料机构,包括送袋辅助组件、吸附张开袋口辅助组件以及撑袋进料装置,所述撑袋进料装置包括机架,该机架上设置有可前后移动的移动座,所述移动座下方连接有进料台,所述进料台上的前端延伸出插舌,在该插舌的两侧分别设有下撑袋杆,在对应下撑袋杆的上方设有一一对应的上撑袋杆,两上撑杆可上下活动且同时相互靠近或远离,所述送袋辅助组件包括两对称设置的送袋夹头,所述的吸附张开袋口辅助组件包括上吸盘和下吸盘,上吸盘和下吸盘一一对应,所述上吸盘和所述下吸盘可同时相互靠近或远离,所述上吸盘和所述下吸盘分别与气泵连接,上吸盘和下吸盘之间间隔靠近所述插舌的端部。
[0006]所述机架包括两个墙板,在墙壁的上端设有第一导轨,所述移动座可滑动地安装在第一导轨上,移动座和进料台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在一墙板的一侧连接有电机座,该电机座上安装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转轴上安装有转盘,所述转盘的偏心位置和所述移动座之间连接有铰接杆,在所述移动座上端面设置有环绕设置的第一同步带,该第一同步带有第二电机驱动,在所述移动座的下方设有第二导轨,所述第二导轨上设有两沿其滑动的X轴滑座,两X轴滑座与上撑袋杆一一对应,两所述X轴滑座上分别安装有第一同步带锁块,第
一同步带锁块分别穿过移动座与所述第一同步带连接,在所述X轴滑座上连接有Z轴安装板,在所述Z轴安装板的一侧安装有环绕设置的第二同步带,所述第二同步带由第三电机驱动,在所述Z轴安装板的另一侧安装有第三导轨,在该第三导轨上安装有沿其滑动的Z轴滑座,Z轴滑座通过第二同步带锁块与所述第二同步带连接,所述上撑袋杆连接在该Z轴滑座上。
[0007]所述吸附张开袋口辅助组件还包括转移臂,所述转移臂上安装有气动手指气缸,所述气动手指气缸具有第一活塞杆和第二活塞杆,所述第一活塞杆与与一上吸管连接,所述第二活塞杆与一下吸管连接,所述上吸管的的端部连接有上吸盘,所述下吸管的端部连接有下吸盘,所述上吸管和所述下吸管与所述气泵连接。
[0008]所述的送袋辅助组件还包括前后活动的安装板,在所述安装板的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摆臂,在两所述摆臂上方分别设置有扇形齿轮,两扇形齿轮啮合配合,在其中一摆臂上延伸出拨杆,两所述摆臂上分别设置所述送袋夹头,所述送袋夹头包括与摆臂连接的套管,该套管的下端连接一上夹板,还包括下夹板,该下夹板的一端转动安装在套管的下端并与上夹板上下对应,在所述套管内设置伸缩管,伸缩管的端部与下夹板之间通过连杆传动,在所述套管内壁和所述伸缩管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在所述套管上开有限位槽,一开夹推料杆的一端穿过限位槽与所述伸缩管连接,所述开夹推料杆的活动由一开夹气缸驱动,所述安装板的前后活动由一送料气缸驱动。
[000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送袋夹头将包装袋的边侧夹持住送到进料台前端,上吸盘和下吸盘将包装袋的上下端面吸附住并打开袋口,随后移动座带动进料台的插舌插入袋口内,此时两上撑袋杆同时向两侧张开并上移进而完全撑开袋口,这样就方便将物料推入袋口内装袋,由于插舌和上撑袋杆的张开力与袋口之间形成的较大接触摩擦力,因此可承受物料入袋时的冲击,这样便实现了结构可靠的技术效果,从而使得装袋更加稳定可靠。
[001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立体图1;
[0012]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立体图2;
[0013]图3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撑袋进料装置的立体图;
[0014]图4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送袋辅助组件的立体图;
[0015]图5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送袋辅助组件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具体的描述,只用于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
[0017]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给袋式包装机的撑袋进料机构,包括送袋辅助组件1、吸附张开袋口辅助组件2以及撑袋进料装置3,撑袋进料装置3包括机架31,该机架31上设置有可前后移动的移动座32,移动座32下方连接有进料台33,进料台33上的前端延伸出插舌331,在该插舌331的两侧分别设有下撑袋杆34,下撑袋杆34可起到挡料的作用,在对应下撑袋杆34的上方设有一一对应的上撑袋杆35,两上撑杆可上下活动且同时相互靠
近或远离,这样的结构使得将插舌331插入袋口后,可通过上下撑袋杆34将袋口撑开,方便进料,送袋辅助组件1包括两对称设置的送袋夹头11,送袋夹头11将包装袋100的两侧夹持住送到靠近插舌331位置,吸附张开袋口辅助组件2包括上吸盘21和下吸盘22,上吸盘21和下吸盘22一一对应,上吸盘21和下吸盘22可同时相互靠近或远离,上吸盘21和下吸盘22分别与气泵连接,上吸盘21和下吸盘22之间间隔靠近插舌331的端部,上吸盘21和下吸盘22可吸附住包装袋的上下端面并打开袋口方便插舌331插入,当然在进料台33上还配置有进料推杆,该进料推杆通过进料气缸驱动,用于推送物料的进入袋口中。
[0018]机架31包括两个墙板311,在墙壁311的上端设有第一导轨,移动座32可滑动地安装在第一导轨上,移动座32和进料台之间通过连接杆30连接,在一墙板的一侧连接有电机座35,该电机座35上安装有第一电机36,第一电机36的转轴上安装有转盘,转盘的偏心位置和移动座32之间连接有铰接杆37,这样的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给袋式包装机的撑袋进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送袋辅助组件、吸附张开袋口辅助组件以及撑袋进料装置,所述撑袋进料装置包括机架,该机架上设置有可前后移动的移动座,所述移动座下方连接有进料台,所述进料台上的前端延伸出插舌,在该插舌的两侧分别设有下撑袋杆,在对应下撑袋杆的上方设有一一对应的上撑袋杆,两上撑杆可上下活动且同时相互靠近或远离,所述送袋辅助组件包括两对称设置的送袋夹头,所述的吸附张开袋口辅助组件包括上吸盘和下吸盘,上吸盘和下吸盘一一对应,所述上吸盘和所述下吸盘可同时相互靠近或远离,所述上吸盘和所述下吸盘分别与气泵连接,上吸盘和下吸盘之间间隔靠近所述插舌的端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袋式包装机的撑袋进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包括两个墙板,在墙壁的上端设有第一导轨,所述移动座可滑动地安装在第一导轨上,移动座和进料台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在一墙板的一侧连接有电机座,该电机座上安装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转轴上安装有转盘,所述转盘的偏心位置和所述移动座之间连接有铰接杆,在所述移动座上端面设置有环绕设置的第一同步带,该第一同步带有第二电机驱动,在所述移动座的下方设有第二导轨,所述第二导轨上设有两沿其滑动的X轴滑座,两X轴滑座与上撑袋杆一一对应,两所述X轴滑座上分别安装有第一同步带锁块,第一同步带锁块分别穿过移动座与所述第一同步带连接,在所述X轴滑座上连接有Z轴安装板,在所述Z轴安装板的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力黎兰李相刚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裕东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