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转尾接头的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2417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5 00: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转尾接头的电器,包括把柄本体和设置在把柄本体尾端的转尾接头,所述转尾接头包括相互电连接的定转尾和动转尾,所述动转尾相对于定转尾进行周向转动,所述动转尾远离定转尾的一端设置有用以与外部线缆电连接的连接触点,所述动转尾的外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环槽,所述手柄本体内置有用于与环槽卡配的限位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众所周知,AC电源插座,插头相对来说普遍存在,但在小型家用电器产品中,可以自由拔插且自由旋转,防止电源线缠绕的方便小巧的电源线连接方式还没有,本专利巧妙的技术设计解决了这个问题,该接头可实现360度的周向转动,进而避免线缆发生卷绕现象。进而避免线缆发生卷绕现象。进而避免线缆发生卷绕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转尾接头的电器


[0001]本技术涉及电器接头
,特别涉及一种具有转尾接头的电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手持式家用电器的尾部广泛运用了接头,例如吹风机、卷发器等。该接头与外部电源通过一个线缆进行连接。
[0003]现有的充电接头通常是固定设置的,即不可以转动。在这种情况下,当使用者持握家用电器后经常变换持握位置、姿势,使得线缆发生卷绕现象。而其过度的绞绕扭转,易使线缆产生弹性疲乏,进而丧失其自然缩回能力。此外,还易发生线缆缠绕的情况,因此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转尾接头的电器,该接头可实现360度的周向转动,进而避免线缆发生卷绕现象。
[0005]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具有转尾接头的电器,包括把柄本体和设置在把柄本体尾端的转尾接头,所述转尾接头包括相互电连接的定转尾和动转尾,所述动转尾相对于定转尾进行周向转动,所述动转尾远离定转尾的一端设置有用以与外部线缆电连接的连接触点,所述动转尾的外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环槽,所述把柄本体内置有用于与环槽卡配的限位块。
[0006]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当使用者持握家用电器后经常变换持握位置、姿势时,线缆的卷绕会带动动转尾进行自转,从而避免了线缆卷绕现象的发生。此外,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因为线缆拉扯带动动转尾向外移动,进而脱离与定转尾的电连接。因此为避免这一情况发生,在其外表面开设一个环槽,并由限位块与环槽相配合。且因为环槽的设置,限位块又不会阻碍动转尾在电器尾端进行自转。
[0007]众所周知,AC电源插座,插头相对来说普遍存在,但在小型家用电器产品中,可以自由拔插且自由旋转,防止电源线缠绕的方便小巧的电源线连接方式还没有,本专利巧妙的技术设计解决了这个问题。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2是图1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0010]图3是图2中的转尾接头和下壳体在配合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4是图3在另一方向上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5是图4中的转尾接头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0013]图6是图5中的定转尾在另一方向上的结构示意图。
[0014]附图标记:1、把柄本体;2、转尾接头;3、定转尾;4、动转尾;5、连接触点;6、环槽;7、
限位块;8、上壳体;9、下壳体;10、缺口;11、夹合板; 12、卡接平台;13、定位板;14、插孔;15、插头;16、金属弹片;17、尾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6]如图1

6所示,一种具有转尾接头的电器,包括把柄本体1和设置在把柄本体1尾端的转尾接头2。转尾接头2包括相互电连接的定转尾3和动转尾4,动转尾 4相对于定转尾3进行周向转动,动转尾4远离定转尾3的一端设置有用以与外部线缆电连接的连接触点5,动转尾4的外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环槽6,把柄本体1 内置有用于与环槽6卡配的限位块7。
[0017]在本申请中,整个电器在使用过程中,把柄本体1、定转尾3均不动,能转动的部分仅仅是与外部线缆电连接的动转尾4。当使用者持握家用电器后经常变换持握位置、姿势时,线缆的卷绕会带动动转尾4进行自转,从而避免了线缆卷绕现象的发生。此外,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因为线缆拉扯带动动转尾4向外移动,进而脱离与定转尾3的电连接。因此为避免这一情况发生,在其外表面开设一个环槽6,并由限位块7与环槽6相配合。且因为环槽6的设置,限位块7又不会阻碍动转尾4在电器尾端进行自转。
[0018]此外,本申请的动转尾4和外部线缆是拔插设置,即他们俩并非是一体的。而且这种拔插是随着消费者每次使用进行的高频次操作。而往复的拔插容易导致动转尾4移位,进而影响电器产品内部的电路连接稳定性。而本申请上述的环槽6和限位块7的配合设置,可避免上述情况发生,符合电器接口3C认证。
[0019]进一步的,把柄本体1包括上壳体8和下壳体9,上壳体8和下壳体9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置有用以与环槽6相配合的限位块7。
[0020]限位块7的数量为两组且分别独立设置,动转尾4外壁上的环槽6数量为两个,两个环槽6分别对应于两组限位块7。
[0021]首先,本申请的把柄本体1是可拆卸的,即分割成上壳体8和下壳体9,从而便于转尾接头2的置入装配。特别的,在上壳体8和下壳体9上设置限位块7,一方面可对动转尾4进行限位以防脱出,另一方面便于装配过程中的定位。两组限位块7,可提高动转尾4的稳定性,使得动转尾4只能发生自转,而不能发生轴向的移动。
[0022]进一步的,上壳体8和下壳体9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置有至少一个具有缺口 10的夹合板11,缺口10与定转尾3相配合以供定转尾3的置入。
[0023]每个夹合板11于缺口10的两侧设置有卡接平台12,位于上壳体8的卡接平台 12和位于下壳体9的卡接平台12对应设置且两者之间存在间隙。定转尾3的侧壁设置有定位板13,该定位板13位于上述间隙内并由两侧的夹合板11限位。
[0024]在本申请中通过在定转尾3的侧壁上设置有个定位板13,并对该定位板13进行夹紧定位,来实现对定转尾3的限位,以避免动转尾4转动的过程中,带动定转尾3进行同步转动。此外,由于本申请的夹合板11上开设有缺口10,那么在安装的过程中可直接将定转尾3放置于该缺口10上,然后将定位板13置于卡接平台 12上。然后再利用上壳体8和下壳体9之间的装配,来实现对定转尾3的卡位。
[0025]进一步的,间隙的距离小于定位板13的厚度,以实现上壳体8和下壳体9在装配后能实现对定位板13的夹紧。
[0026]在上述中,通过对定位板13夹紧,就意味着上壳体8、下壳体9和定转尾3之间存在一个夹合力,这个夹合力可避免定转尾3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生移位,晃动等情况的发生,以提高电器产品内部的结构件稳定性和安全性。
[0027]进一步的,上壳体8和下壳体9之间为扣接或卡接。
[0028]进一步的,定转尾3朝向动转尾4的一端设置有插孔14,动转尾4的一侧设置有与插孔14相配合的插头15,插头15和动转尾4呈同轴心设置,插孔14内设置有用以套设于插头15上并与插头15电连接的金属弹片16。
[0029]由于动转尾4的转动,会使得插头15同步转动。而由于定转尾3上的金属弹片16始终是套设在插头15上的,因此哪怕插头15在进行自转过程中,插头15始终会和金属弹片16接触,从而保证电连接的稳定性。
[0030]此外,定转尾3与电器内部的其他电气部件电连接是本领域常规的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0031]进一步的,把柄本体1的尾端设置有用以限制转尾接头2脱出的尾圈17,该尾圈17与把柄本体1为扣接或卡接,尾圈17的一侧抵住动转尾4。
[0032]进一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转尾接头的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把柄本体(1)和设置在把柄本体(1)尾端的转尾接头(2),所述转尾接头(2)包括相互电连接的定转尾(3)和动转尾(4),所述动转尾(4)相对于定转尾(3)进行周向转动,所述动转尾(4)远离定转尾(3)的一端设置有用以与外部线缆电连接的连接触点(5),所述动转尾(4)的外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环槽(6),所述把柄本体(1)内置有用于与环槽(6)卡配的限位块(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转尾接头的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柄本体(1)包括上壳体(8)和下壳体(9),所述上壳体(8)和下壳体(9)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置有用以与环槽(6)相配合的限位块(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转尾接头的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8)和下壳体(9)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置有至少一个具有缺口(10)的夹合板(11),所述缺口(10)与定转尾(3)相配合以供定转尾(3)的置入;每个所述夹合板(11)于缺口(10)的两侧设置有卡接平台(12),位于所述上壳体(8)的卡接平台(12)和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勇
申请(专利权)人:优丽美业浙江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