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容漏电检测电路和漏电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漏电检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容漏电检测电路和漏电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电子设备例如电子烟的内部通常包括电池和控制板等,电池为控制板上的电子元件构成的电路提供电源,控制板可用于智能、自动化地实现用户的需求。控制板一般设置有电容元器件,电容元器件在电路中具有储能、滤波、去耦等作用,其结构为两个极板之间夹着绝缘的介质。
[0003]然而,控制板上电容元器件若发生表面脏污或者内部存在裂纹等,都将降低内部的两个极板的绝缘性,使得电容元器件出现漏电,导致电子设备内的电池因电容漏电而电量降低,从而降低电子设备的使用时间,并降低客户的使用体验。因此,需要对电子设备在出厂组装时的成品进行电容漏电检测。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容漏电检测电路和漏电检测装置,以用于电子设备的电容漏电的检测。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容漏电检测电路,包括控制模块、充放电控制模块、电压采集转换模块和显示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容漏电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模块(100)、充放电控制模块(200)、电压采集转换模块(300)和显示模块(400);所述控制模块(100)与所述充放电控制模块(200)相连,以控制所述充放电控制模块(200)对受测电池进行充电;所述电压采集转换模块(300)与所述充放电控制模块(200)相连,以检测所述受测电池获得电压数据,所述电压采集转换模块(300)还与所述控制模块(100)相连,以将所述电压数据发送至所述控制模块(100);所述显示模块(400)与所述控制模块(100)相连,以根据所述电压数据显示所述受测电池的检测结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漏电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漏电检测电路还包括晶振模块(500);所述晶振模块(500)包括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和晶振;所述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与所述晶振的第一端相连,并与所述控制模块(100)的第一时钟引脚相连,所述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与所述晶振的第二端相连,并与所述控制模块(100)的第二时钟引脚相连,所述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接地。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漏电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漏电检测电路还包括复位模块(700);所述复位模块(700)包括第一电阻(R1)、第三电容(C3)和复位开关;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与所述控制模块(100)的复位引脚相连,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三电容(C3)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三电容(C3)的第二端接收电源电压;所述复位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相连,所述复位开关的第二端接收电源电压。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漏电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放电控制模块(200)包括第一开关元件、第二开关元件、第三开关元件;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控制端通过第六电阻(R6)与所述控制模块(100)的第二控制引脚相连,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第二通路端接地,并与所述受测电池的负极相连;所述控制模块(100)的第二控制引脚还与第二发光二极管(D2)的负极相连,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D2)的正极通过第八电阻(R8)接收电源电压;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控制端通过第五电阻(R5)与所述控制模块(100)的第一控制引脚相连,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第一通路端通过第二电阻(R2)接收所述电源电压,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第二通路端通过第三电阻(R3)与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第一通路端相连,还与所述受测电池的正极相连;所述控制模块(100)的第一控制引脚还与第一发光二极管(D1)的负极相连,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D1)的正极通过第七电阻(R7)接收电源电压;所述第三开关元件的控制端通过第九电阻(R9)与所述控制模块(100)的第三控制引脚相连,所述第三开关元件的第一通路端通过第四电阻(R4)与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第一通路端相连,所述第三开关元件的第二通路端与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第二通路端相连;所述控制模块(100)的第三控制引脚还与第三发光二极管(D3)的负极相连,所述第三发光二极管(D3)的正极通过第十电阻(R10)接收所述电源电压。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家太,周胜文,陈时凯,段文国,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赛尔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