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车助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23614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5 00: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驾驶辅助领域,涉及一种行车助手,包括外壳以及设置于外壳内的控制模块,还包括与不同出行场景相适配的头箍,头箍上设置有第一磁吸件,外壳上设置有与第一磁吸件相对应的第二磁吸件,头箍上还设置有与其对应的出行场景相对应的身份标签,外壳上设置有用于识别身份标签的识别模块,识别模块与控制模块连接,头箍通过第一磁吸件与第二磁吸件相吸合以安装于外壳上,识别模块识别头箍上的身份标签以发送场景信号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根据场景信号选择不同的出行场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计与多种出行场景相适配的头箍,行车助手根据出行场景给客户播报相对应的出行信息或是出行音乐,这样就无须驾驶员向行车助手一一发出指令了。发出指令了。发出指令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行车助手


[0001]本技术涉及驾驶辅助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行车助手。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面上推出了多款用于驾驶辅助的行车助手,行车助手具有多种功能:与驾驶员进行语音对话、停车监控、显示高清的倒车影像、连接蓝牙电话、进行行车记录、行驶导航、娱乐媒体等等。一般情况下,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都会与行车助手进行互动,但是行车助手很少主动根据驾驶员的出行场景进行信息筛选。比如,驾驶员在出行时有不同的心情,想听适配心情的歌曲,郊游的时候会想听适合郊游心情的歌曲或是听故事、新闻或是其他信息,但是行车助手无法自动为驾驶员做选择,只能通过与驾驶员语音交流来获取驾驶员需求,有的时候会因获取需求不当导致推荐错误,影响驾驶员心情。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处理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行车助手。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行车助手,包括外壳、控制模块和识别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设置于所述外壳内,还包括与不同出行场景相适配的头箍,所述头箍上设置有第一磁吸件,所述外壳上设置有与第一磁吸件相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行车助手,包括外壳(300)、控制模块(100)和识别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100)设置于所述外壳(300)内,还包括与不同出行场景相适配的头箍(200),所述头箍(200)上设置有第一磁吸件(210),所述外壳(300)上设置有与第一磁吸件(210)相对应的第二磁吸件(310),所述头箍(200)上还设置有与其对应的出行场景相对应的身份标签,所述外壳(300)上设置有用于识别所述身份标签的所述识别模块,所述识别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100)连接,所述头箍(200)通过所述第一磁吸件(210)与第二磁吸件(310)相吸合以安装于所述外壳(300)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车助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300)上设置有与所述头箍(200)相配合的第一限位槽(320),所述第二磁吸件(310)以及所述识别模块均设置于所述第一限位槽(320)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车助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100)上设置有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散热铝板(400)以及导热硅胶,所述导热硅胶的两侧分别连接散热铝板(400)以及控制模块(10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行车助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300)内设置有用于安装内部组件的支架(500),所述支架(500)上设置有与所述散热铝板(400)相配合的第二限位槽(510),所述散热铝板(400)卡设于所述第二限位槽(510)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行车助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300)的底部设置有第三限位槽(370),所述第三限位槽(370)内贴设有VHB双面胶(32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行车助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300)包括底座(330)以及设置于所述底座(330)上的依次连接的前壳(340)、中壳(350)、后壳(360),所述第三限位槽(370)设置于所述底座(330)上,所述第一限位槽(320)设置于所述后壳(360)上,所述前壳(340)处设置有与所述控制模块(100)电连接的显示屏(341),所述前壳(340)上设置有扣部(342),所述扣部(342)上设置有第五限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喜斌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联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