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患者转运保温防护罩,包括组装板、匚形节、骨架、防护罩本体和限位杆,所述组装板共设置有两个,所述组装板的一侧设置有匚形节,所述匚形节与组装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骨架设置有多个,所述骨架呈等距分布设置,所述骨架的外侧设置有防护罩本体,所述防护罩本体的外表面开设有预留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预紧柱、助力棒和防滑胶垫,医务人员可通过助力棒对预紧柱进行转动,使预紧柱底端的防滑胶垫紧贴在床体两侧,从而实现快速对设备进行安装,并通过设置骨架、套圈、轨迹块和拉把,不仅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制造,同时医务人员可通过拉把对轨迹块进行滑动,从而实现快速对骨架和防护罩本体进行伸展。现快速对骨架和防护罩本体进行伸展。现快速对骨架和防护罩本体进行伸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患者转运保温防护罩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设备
,具体为一种患者转运保温防护罩。
技术介绍
[0002]转运床是一种用于病人进行床与床之间的转运,以及将病人从手术台转运到病房和从救护车转运的专用医用床。转运车的运用,解决了病人进行手术后从手术台到病房的困难,减少了传统的手抬转移病人时给病人带来的痛苦和困难。各大医院都在使用,是医院的必备医用设备。
[0003]对于基层医院而言,楼宇与楼宇之间通常是没有防雨长廊的,虽然有些基层医院设置了防雨长廊,但是防雨长廊并不能遍布医院的每个角落,因此,当医务人员需要利用转运车将患者转运至其它检查室做进一步治疗时,难免会遇到雨雪等恶劣天气,使患者的身体完全的暴露在外,不仅不利于患者的隐私保护,同时恶劣天气的影响还会加重的患者的病情。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患者转运保温防护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患者转运保温防护罩,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患者转运保温防护罩,包括组装板、匚形节、骨架、防护罩本体和限位杆,所述组装板共设置有两个,所述组装板的一侧设置有匚形节,所述匚形节与组装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骨架设置有多个,所述骨架呈等距分布设置,所述骨架的外侧设置有防护罩本体,所述防护罩本体的外表面开设有预留口,所述预留口的内侧设置有透明塑料膜。
[0006]优选的,所述组装板的内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匚形节包括预紧柱和助力棒,所述预紧柱的外侧绞合有外螺纹,所述预紧柱通过螺纹咬合连接在匚形节的内侧。
[0007]优选的,所述预紧柱的底端设置有防滑胶垫,所述助力棒滑动连接在预紧柱的内侧,所述助力棒的外侧设置有护套,所述助力棒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防脱件。
[0008]优选的,所述组装板包括轨迹块和多向接头,所述轨迹块设置在组装板的内侧,所述轨迹块与组装板滑动连接,所述轨迹块的外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多向接头。
[0009]优选的,所述多向接头的内侧通过凸轴转动连接有拉把,所述骨架呈弧形结构设置,所述骨架的外侧设置有套圈,所述套圈与骨架滚动连接,所述套圈滑动连接在限位杆的外侧,所述套圈与轨迹块固定连接。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1]1、本技术通过设置预紧柱、助力棒和防滑胶垫,预紧柱通过螺纹咬合连接在匚形节的内侧,且助力棒滑动连接在预紧柱的内侧,并且防滑胶垫设置在预紧柱的底端,医务人员可通过助力棒对预紧柱进行转动,使预紧柱底端的防滑胶垫紧贴在床体两侧,从而
实现快速对设备进行安装。
[0012]2、本技术通过设置骨架、套圈、轨迹块和拉把,套圈固定连接在骨架的末端,且套圈滑动连接在限位杆的外侧,且套圈与轨迹块固定连接,并且拉把通过凸轴转动连接在多向接头的内侧,不仅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制造,同时医务人员可通过拉把对轨迹块进行滑动,从而实现快速对骨架和防护罩本体进行伸展。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整体结构侧视图;
[0015]图3为本技术局部结构侧视图;
[0016]图4为本技术A处结构放大图。
[0017]图中:1、组装板;2、匚形节;3、骨架;31、套圈;4、防护罩本体;41、预留口;5、限位杆;6、预紧柱;61、防滑胶垫;7、助力棒;71、护套;72、防脱件;8、轨迹块;9、多向接头;91、凸轴;92、拉把。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请参阅图1
‑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患者转运保温防护罩,包括组装板1、匚形节2、骨架3、防护罩本体4和限位杆5,所述组装板1共设置有两个,所述组装板1的一侧设置有匚形节2,所述匚形节2与组装板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骨架3设置有多个,所述骨架3呈等距分布设置,所述骨架3的外侧设置有防护罩本体4,所述防护罩本体4的外表面开设有预留口41,所述预留口41的内侧设置有透明塑料膜,所述防护罩本体4的外表面靠近组装板1的一侧开设有多个气孔,所述气孔呈左右通透结构设置,所述透明塑料膜与防护罩本体4通过拉链连接,所述骨架3为铝合金材质,所述骨架3为空心结构设置,所述防护罩本体4的内表面设置有保温棉,所述防护罩本体4为不透明的防水尼龙布,预留口41与透明塑料膜的设置,方便医务人员及时对患者的脸部进行观察。
[0020]所述组装板1的内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限位杆5,所述匚形节2包括预紧柱6和助力棒7,所述预紧柱6的外侧绞合有外螺纹,所述预紧柱6通过螺纹咬合连接在匚形节2的内侧,所述预紧柱6的底端设置有防滑胶垫61,所述助力棒7滑动连接在预紧柱6的内侧,所述助力棒7的外侧设置有护套71,所述助力棒7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防脱件72,本设备通过设置预紧柱6、助力棒7和防滑胶垫61,在使用过程中,医务人员可通过助力棒7对预紧柱6进行转动,使预紧柱6底端的防滑胶垫61紧贴在床体两侧,从而实现快速对设备进行安装,护套71的设置,可对医务人员的手心进行防护。
[0021]所述组装板1包括轨迹块8和多向接头9,所述轨迹块8设置在组装板1的内侧,所述轨迹块8与组装板1滑动连接,所述轨迹块8的外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多向接头9,所述多向接头9的内侧通过凸轴91转动连接有拉把92,所述骨架3呈弧形结构设置,所述骨架3的外
侧设置有套圈31,所述套圈31与骨架3滚动连接,所述套圈31滑动连接在限位杆5的外侧,所述套圈31与轨迹块8固定连接,本设备通过设置骨架3、套圈31、轨迹块8和拉把92,在使用过程中,医务人员可通过拉把92对轨迹块8进行滑动,从而实现快速对骨架3和防护罩本体4进行伸展,不仅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制造,而且操作过程省时省力,同时医务人员可对骨架3进行转动,可使防护罩本体4对患者的足部以及头部进行遮盖,从而进一步提高保温效果。
[0022]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0023]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患者转运保温防护罩,包括组装板(1)、匚形节(2)、骨架(3)、防护罩本体(4)和限位杆(5),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板(1)共设置有两个,所述组装板(1)的一侧设置有匚形节(2),所述匚形节(2)与组装板(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骨架(3)设置有多个,所述骨架(3)呈等距分布设置,所述骨架(3)的外侧设置有防护罩本体(4),所述防护罩本体(4)的外表面开设有预留口(41),所述预留口(41)的内侧设置有透明塑料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患者转运保温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板(1)的内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限位杆(5),所述匚形节(2)包括预紧柱(6)和助力棒(7),所述预紧柱(6)的外侧绞合有外螺纹,所述预紧柱(6)通过螺纹咬合连接在匚形节(2)的内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患者转运保温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紧柱(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小燕,李嘉欣,雷丽,杨乔庭,郑蕊,
申请(专利权)人:刘小燕,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