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箱撬装式有机垃圾预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61930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5 00: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两箱撬装式有机垃圾预处理系统,其包括第一集装箱和第二集装箱;第一集装箱上设有分解分离装置、除杂装置和蒸煮灭菌装置,分解分离装置的入料端连接料仓以接收有机垃圾并将有机垃圾处理成浆液和渣质,除杂装置的入料端连接分解分离装置以接收浆液并对浆液进行除杂处理,蒸煮灭菌装置的入料端连接除杂装置以接收除杂后的浆液并对浆液进行蒸煮灭菌处理;第二集装箱上设有油脂分离装置和电控室;油脂分离装置的入料端连接蒸煮灭菌装置以接收灭菌后的浆液并将浆液分离成水相、油相和固相,电控室与分解分离装置、除杂装置、蒸煮灭菌装置和油脂分离装置电连接。由此可降低小规模有机垃圾的投资及处理成本。本。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两箱撬装式有机垃圾预处理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垃圾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两箱撬装式有机垃圾预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有机垃圾包括餐饮垃圾、厨余垃圾、菜场垃圾和过期食品等富含有机质的垃圾。有机垃圾的资源化利用是国家规定的处理方向。
[0003]对于小城镇而言,在实施垃圾分类后,每一类的有机垃圾产生量都很少。如果分别建立餐饮垃圾和厨余垃圾处理厂,由于没有规模效应,会导致投资大、处理成本高、小城镇的财政难以维系其长期运行;如果长途转运到临近城市的有机垃圾处理厂,则运输成本也会很高,加上有机垃圾的易腐性,还会造成输送过程中的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两箱撬装式有机垃圾预处理系统,可降低小规模有机垃圾的投资及处理成本。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了一种两箱撬装式有机垃圾预处理系统,其包括第一集装箱和第二集装箱;
[0006]所述第一集装箱上设有分解分离装置、除杂装置和蒸煮灭菌装置,所述分解分离装置的入料端连接料仓以接收有机垃圾并将有机垃圾处理成浆液和渣质,所述除杂装置的入料端连接所述分解分离装置以接收浆液并对浆液进行除杂处理,所述蒸煮灭菌装置的入料端连接所述除杂装置以接收除杂后的浆液并对浆液进行蒸煮灭菌处理;
[0007]所述第二集装箱上设有油脂分离装置和电控室;所述油脂分离装置的入料端连接所述蒸煮灭菌装置以接收灭菌后的浆液并将浆液分离成水相、油相和固相,所述电控室与所述分解分离装置、除杂装置、蒸煮灭菌装置和油脂分离装置电连接。
[0008]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撬装式有机垃圾预处理系统,可以根据需要,用拖车将第一集装箱和第二集装箱拖放到指定地点,撬装集成,建设周期短,可以快速投产运行,占地面积小,自动化程度高,投资及运营成本低,撬装式系统布置在集装箱中,整体密封,减少除臭空间,节约除臭成本,物料适应性广,可以混合处理餐厨垃圾、厨余垃圾、菜场垃圾和过期食品等有机垃圾,适宜分散布置,就地处理,显著降低收运成本;另外可实现有机垃圾中有机质、粗油脂和杂质的高精度分离。
[0009]另外,根据本技术上述实施例提出的一种两箱撬装式有机垃圾预处理系统,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0010]可选地,所述分解分离装置包括分解器、杂质分离机、卸料单元和工艺水单元,所述分解器的入料端连接外部料仓,所述杂质分离机的入料端连接所述分解器的出渣端,所述卸料单元的入料端连接所述分解器的出液端,所述工艺水单元的入料端连接所述杂质分
离机的出液端,所述工艺水单元的出液端连接所述分解器的入水端。分解器集破袋、制浆、杂质清洗及分离于一体,杂质的清洗可进一步回收杂质中附着的有机质,提高有机质回收率。
[0011]进一步地,所述卸料单元包括卸料槽和第一搅拌器,所述卸料槽通过卸料泵连接所述分解器的出液端,所述第一搅拌器设置在所述卸料槽内。
[0012]进一步地,所述工艺水单元包括工艺水槽和第二搅拌器,所述工艺水槽通过工艺水泵连接所述分解器的入水端,所述第二搅拌器设置在所述工艺水槽内。
[0013]可选地,所述除杂装置包括除杂机和浆液暂存单元,所述除杂机通过除杂泵连接所述卸料单元以接收浆液并剔除浆液中细小杂质,所述浆液暂存单元包括浆液暂存槽和第三搅拌器,所述浆液暂存槽连接所述除杂机的出液端,所述第三搅拌器设置在所述浆液暂存槽内。
[0014]可选地,所述蒸煮灭菌装置包括蒸汽加热器和蒸煮灭菌单元,所述蒸汽加热器通过加热泵连接所述浆液暂存槽以接收浆液并对浆液进行加热,所述蒸煮灭菌单元包括灭菌槽和第四搅拌器,所述灭菌槽连接所述蒸汽加热器的出液端,所述第四搅拌器设置在所述灭菌槽内。
[0015]可选地,所述油脂分离装置包括三相离心机、热液槽和油脂收集槽,所述三相离心机通过离心机进料泵连接所述灭菌槽,所述热液槽连接所述三相离心机的水相出液端,所述油脂收集槽连接所述三相离心机的油相出液端。
[0016]可选地,还包括细渣螺旋机、杂质螺旋机和固渣螺旋机,所述细渣螺旋机连接所述除杂机的出渣端以将杂质输送至焚烧垃圾坑,所述杂质螺旋机连接所述细渣螺旋机的出渣端和所述杂质分离机的出渣端以将杂质输送至焚烧垃圾坑,所述固渣螺旋机连接所述三相离心机的固相出渣端。
[0017]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两箱撬装式有机垃圾预处理系统平面布置图;
[0019]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集装箱的立面布置图;
[0020]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二集装箱的立面布置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
[0022]第一集装箱1;
[0023]分解器101、杂质分离机102、卸料单元103、卸料槽1031、第一搅拌器1032、卸料泵 1033、工艺水单元104、工艺水槽1041、第二搅拌器1042、工艺水泵1043;
[0024]除杂机201、浆液暂存单元202、暂存槽2021、第三搅拌器2022、除杂泵203;
[0025]蒸汽加热器301、蒸煮灭菌单元302、灭菌槽3021、第四搅拌器3022、加热泵303;
[0026]第二集装箱2;
[0027]三相离心机401、热液槽402、油脂收集槽403、离心机进料泵404;
[0028]电控室500;
[0029]料仓3;
[0030]杂质螺旋机4;
[0031]细渣螺旋机5;
[0032]固渣螺旋机6;
[0033]料仓螺旋机7;
[0034]上料螺旋机8。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6]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技术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技术,并且能够将本技术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0037]以下结合附图1

图3对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两箱撬装式有机垃圾预处理系统的实现进行详细地描述。
[0038]如图1

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两箱撬装式有机垃圾预处理系统,其包括第一集装箱1和第二集装箱2,其中,第一集装箱1用于将有机垃圾制浆、除杂和蒸煮灭菌,第二集装箱2用于将浆液进行水、油和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两箱撬装式有机垃圾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集装箱和第二集装箱;所述第一集装箱上设有分解分离装置、除杂装置和蒸煮灭菌装置,所述分解分离装置的入料端连接料仓以接收有机垃圾并将有机垃圾处理成浆液和渣质,所述除杂装置的入料端连接所述分解分离装置以接收浆液并对浆液进行除杂处理,所述蒸煮灭菌装置的入料端连接所述除杂装置以接收除杂后的浆液并对浆液进行蒸煮灭菌处理;所述第二集装箱上设有油脂分离装置和电控室;所述油脂分离装置的入料端连接所述蒸煮灭菌装置以接收灭菌后的浆液并将浆液分离成水相、油相和固相,所述电控室与所述分解分离装置、除杂装置、蒸煮灭菌装置和油脂分离装置电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箱撬装式有机垃圾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解分离装置包括分解器、杂质分离机、卸料单元和工艺水单元,所述分解器的入料端连接外部料仓,所述杂质分离机的入料端连接所述分解器的出渣端,所述卸料单元的入料端连接所述分解器的出液端,所述工艺水单元的入料端连接所述杂质分离机的出液端,所述工艺水单元的出液端连接所述分解器的入水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两箱撬装式有机垃圾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单元包括卸料槽和第一搅拌器,所述卸料槽通过卸料泵连接所述分解器的出液端,所述第一搅拌器设置在所述卸料槽内。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两箱撬装式有机垃圾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水单元包括工艺水槽和第二搅拌器,所述工艺水槽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志承刘钊
申请(专利权)人:瑞科际再生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