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沈弈秀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水体的水质检测装置及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61875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5 00: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水体的水质检测装置及系统,装置包括主体单元、液体储存单元、液体抽取单元、液体排放单元、水质检测单元、第一控制单元和第一电源单元,液体储存单元设置于主体单元,液体抽取单元和液体排放单元设置于液体储存单元的一侧,水质检测单元设置于液体储存单元的内部,第一控制单元分别与液体抽取单元、液体排放单元、第一电源单元连接。其优点在于,利用主体单元漂浮于水体中,进而获取水体不同位置的水质数据;通过液体抽取单元和液体排放单元联动控制,实现液体的自动采样。实现液体的自动采样。实现液体的自动采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水体的水质检测装置及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水体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水体的水质检测装置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工业、农业等发展,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污水中可能会含有酸、碱、氧化剂,以及铜、镉、汞、砷等化合物,苯、二氯乙烷、乙二醇等有机毒物。这些毒物既会毒死水生生物,又影响饮用水源。当然,这些被严重污染的水源一般都会散发出难闻的气味或是有着异色,但看起来无色无味的自来水就一定像外表一样干净吗?
[0003]自来水如今存在重金属污染问题,在我国已有50%的地下水源受到重金属污染,有上百种有机化合物、重金属离子进入水源、或是存在氟、砷、铁、锰等超标,让人听了觉得不寒而栗,我们每天饮用的都有可能是被污染的水。
[0004]针对水质检测,现有技术中有以下几种方法:
[0005](1)喝+闻
[0006]这种方法虽然可以简单判断水质是否污染,但是不够精确和科学;
[0007](2)水质检测笔
[0008]这种方法可以快速检测水质,但是不能获取不同水域、不同位置、不同深度的水质;
[0009](3)水质检测仪
[0010]这种方法可以比较精确的检测水质,但是设备体积较大、不便于携带,且成本比较高;
[0011](4)检测试纸
[0012]这种方法简单快捷、成本低廉,但是需要进行比色,仍然不够精准。
[0013]目前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检测结果不精确、设备体积大、使用成本高、无法获取不同水域不同位置的水质等问题,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14]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水体的水质检测装置及系统,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检测结果不精确、设备体积大、使用成本高、无法获取不同水域不同位置的水质等问题。
[001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16]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水体的水质检测装置,包括:
[0017]主体单元,所述主体单元漂浮于水体;
[0018]液体储存单元,所述液体储存单元设置于所述主体单元,用于储存液体;
[0019]液体抽取单元,所述液体抽取单元设置于所述液体储存单元的一侧,并与所述液体储存单元连接,用于抽取液体并输送液体至所述液体储存单元;
[0020]液体排放单元,所述液体排放单元设置于所述液体储存单元的一侧,并与所述液体储存单元连接,用于抽取所述液体储存单元的内部的液体并向外排出;
[0021]水质检测单元,所述水质检测单元设置于所述液体储存单元,用于检测所述液体储存单元的内部的液体的水质数据;
[0022]第一控制单元,所述第一控制单元设置于所述主体单元,并分别与所述液体抽取单元、所述液体排放单元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液体抽取单元、所述液体排放单元;
[0023]第一电源单元,所述第一电源单元设置于所述主体单元,并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连接,用于供电。
[0024]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体单元包括:
[0025]主体元件,所述主体元件漂浮于水体;
[0026]第一安装元件,所述第一安装元件设置于所述主体元件的一侧,并与所述液体储存单元进行可拆卸连接;
[0027]防水元件,所述防水元件设置于所述主体元件的内部,用于安装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和所述第一电源单元。
[0028]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体单元还包括:
[0029]第一驱动元件,所述第一驱动元件设置于所述主体元件的内部,并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连接;
[0030]运动元件,所述运动元件设置于所述主体元件的侧部,并与所述第一驱动元件连接,用于在所述第一驱动元件的作用下带动所述主体元件在水体运动。
[0031]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体单元还包括:
[0032]配重元件,所述配重元件设置于所述主体元件的侧部,用于平衡所述主体元件。
[0033]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液体储存单元包括:
[0034]液体储存元件,所述液体储存元件设置于所述主体单元,用于储存液体;
[0035]第一接口元件,所述第一接口元件设置于所述液体储存元件的一侧,并与所述液体抽取单元连接;
[0036]第二接口元件,所述第二接口元件设置于所述液体储存元件的一侧,并与所述液体排放单元连接;
[0037]第二安装元件,所述第二安装元件设置于所述液体储存元件的一侧,并与所述主体单元进行可拆卸连接;
[0038]第三安装元件,所述第三安装元件设置于所述液体储存元件的一侧,并与所述液体抽取单元进行可拆卸连接;
[0039]第四安装元件,所述第四安装元件设置于所述液体储存元件的一侧,并与所述液体排放单元进行可拆卸连接。
[0040]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液体储存单元还包括:
[0041]水位监测元件,所述水位监测元件设置于所述液体储存元件的内部,并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连接,用于获取所述液体储存元件的液体水位数据。
[0042]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液体抽取单元包括:
[0043]液体抽取元件,所述液体抽取元件设置于所述液体储存单元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连接;
[0044]第一管元件,所述第一管元件分别与所述液体抽取元件、所述液体储存单元连接;
[0045]第二管元件,所述第二管元件与所述液体抽取元件连接;
[0046]第五安装元件,所述第五安装元件设置于所述液体抽取元件的一侧,并与所述液体储存单元进行可拆卸连接。
[0047]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液体排放单元包括:
[0048]液体排放元件,所述液体排放元件设置于所述液体储存单元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连接;
[0049]第三管元件,所述第三管元件分别与所述液体排放元件、所述液体储存单元连接;
[0050]第四管元件,所述第四管元件与所述液体排放元件连接;
[0051]第六安装元件,所述第六安装元件设置于所述液体排放元件的一侧,并与所述液体储存单元进行可拆卸连接。
[0052]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包括:
[0053]第一控制元件,所述第一控制元件设置于所述主体单元的内部,并分别与所述液体抽取单元、所述液体排放单元、所述第一电源单元连接;
[0054]第一通信元件,所述第一通信元件设置于所述主体单元的内部,并与所述第一控制元件连接。
[0055]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0056]下沉单元,所述下沉单元设置于所述主体单元,并与所述液体抽取单元、所述第一控制单元连接,用于将所述液体抽取单元的抽水端下沉至水体的不同深度。
[0057]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沉单元包括:
[0058]支架元件,所述支架元件设置于所述主体单元的一侧,并与所述主体单元进行可拆卸连接;
[0059]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水体的水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单元,所述主体单元漂浮于水体;液体储存单元,所述液体储存单元设置于所述主体单元,用于储存液体;液体抽取单元,所述液体抽取单元设置于所述液体储存单元的一侧,并与所述液体储存单元连接,用于抽取液体并输送液体至所述液体储存单元;液体排放单元,所述液体排放单元设置于所述液体储存单元的一侧,并与所述液体储存单元连接,用于抽取所述液体储存单元的内部的液体并向外排出;水质检测单元,所述水质检测单元设置于所述液体储存单元,用于检测所述液体储存单元的内部的液体的水质数据;第一控制单元,所述第一控制单元设置于所述主体单元,并分别与所述液体抽取单元、所述液体排放单元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液体抽取单元、所述液体排放单元;第一电源单元,所述第一电源单元设置于所述主体单元,并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连接,用于供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单元包括:主体元件,所述主体元件漂浮于水体;第一安装元件,所述第一安装元件设置于所述主体元件的一侧,并与所述液体储存单元进行可拆卸连接;防水元件,所述防水元件设置于所述主体元件的内部,用于安装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和所述第一电源单元;和/或所述液体储存单元包括:液体储存元件,所述液体储存元件设置于所述主体单元,用于储存液体;第一接口元件,所述第一接口元件设置于所述液体储存元件的一侧,并与所述液体抽取单元连接;第二接口元件,所述第二接口元件设置于所述液体储存元件的一侧,并与所述液体排放单元连接;第二安装元件,所述第二安装元件设置于所述液体储存元件的一侧,并与所述主体单元进行可拆卸连接;第三安装元件,所述第三安装元件设置于所述液体储存元件的一侧,并与所述液体抽取单元进行可拆卸连接;第四安装元件,所述第四安装元件设置于所述液体储存元件的一侧,并与所述液体排放单元进行可拆卸连接;和/或所述液体抽取单元包括:液体抽取元件,所述液体抽取元件设置于所述液体储存单元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连接;第一管元件,所述第一管元件分别与所述液体抽取元件、所述液体储存单元连接;第二管元件,所述第二管元件与所述液体抽取元件连接;第五安装元件,所述第五安装元件设置于所述液体抽取元件的一侧,并与所述液体储存单元进行可拆卸连接;和/或所述液体排放单元包括:
液体排放元件,所述液体排放元件设置于所述液体储存单元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连接;第三管元件,所述第三管元件分别与所述液体排放元件、所述液体储存单元连接;第四管元件,所述第四管元件与所述液体排放元件连接;第六安装元件,所述第六安装元件设置于所述液体排放元件的一侧,并与所述液体储存单元进行可拆卸连接;和/或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包括:第一控制元件,所述第一控制元件设置于所述主体单元的内部,并分别与所述液体抽取单元、所述液体排放单元、所述第一电源单元连接;第一通信元件,所述第一通信元件设置于所述主体单元的内部,并与所述第一控制元件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弈秀
申请(专利权)人:沈弈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