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打印混凝土可建造性试验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1869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5 0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3D打印混凝土可建造性试验机,包括环境模拟装置,加载装置和数据采集装置,环境模拟装置包括试验箱、温湿控制系统和总控单元;加载装置包括加载框架以及伺服升降机构,加载框架上方向下依次设置有荷载传感器、上定位板和上加载板;伺服升降机构上部设置活塞杆,活塞杆伸入加载框架内、向上依次设置有下定位板、下加载板和试件模具,试件模具内设置有待测试件;数据采集装置包括位移计以及激光位移传感器;所述温湿控制系统、伺服升降机构、荷载传感器、位移计和激光位移传感器分别与总控单元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环保高效、实现了试验的精准测试,可推广应用。可推广应用。可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D打印混凝土可建造性试验机


[0001]本技术涉及智能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3D打印混凝土可建造性试验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朝人工智能方向迈进,建筑业也迎来智能建造时代,3D打印混凝土技术所具有的智能、高效和精确构造等技术优势,以及其所带来的人力需求少、资源消耗少、环境负载低等经济和社会效益将使其成为建筑业发展智能建造的关键组成部分。
[0003]3D打印混凝土作为一种逐层堆叠的增材制造工艺,具备可打印性能是最基本的要求,即要求拌合料要有足够的流动性,保证在打印时能顺利从喷嘴挤出;同时要有足够的可建造性,即保证底层材料具有一定的承载力、能够支撑后续层材料的重量,不致产生过大累积变形甚至发生倾斜或坍塌。
[0004]可建造性是3D打印混凝土可打印性能的重要特征,不仅决定着打印时的工作效率,也决定着打印制品的外观质量、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能等。
[0005]目前无论是3D打印混凝土制备理论,还是性能评价方法都尚不完善,与实际需求相距甚远,严重制约着3D打印混凝土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尤其是目前对3D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打印混凝土可建造性试验机,包括环境模拟装置,加载装置和数据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模拟装置包括试验箱(1)、温湿控制系统和总控单元(16),所述温湿控制系统包括两两对应连接的温度调控系统(201)和温度调控组件(202)以及湿度调控系统(301)和湿度调控组件(302);所述加载装置包括位于试验箱(1)内的“口”字形加载框架(4)以及固连在加载框架(4)下方的伺服升降机构(5),所述加载框架(4)上方向下依次设置有荷载传感器(6)、上定位板(7)和上加载板(8);所述伺服升降机构(5)与试验箱(1)连接、且和所述上加载板(8)上下对应布设,伺服升降机构(5)上部设置活塞杆(9),所述活塞杆(9)伸入加载框架(4)内、向上依次设置有下定位板(10)、下加载板(11)和试件模具(12),所述试件模具(12)内设置有待测试件(13);所述数据采集装置包括用于检测伺服升降机构(5)活塞杆(9)伸出长度的位移计(14)以及用于检测待测试件(13)形变量的多个激光位移传感器(15),多个所述激光位移传感器(15)两两一组、分别对应布设在待测试件(13)的四个侧面;所述温湿控制系统、伺服升降机构(5)、荷载传感器(6)、位移计(14)和激光位移传感器(15)分别与所述总控单元(16)连接,总控单元(16)包括依次连接的控制器(161)和微机(16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打印混凝土可建造性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箱(1)包括箱体(101)和箱门(102),试验箱(1)内上方分布所述温度调控组件(202)和湿度调控组件(302),所述温度调控系统(201)和湿度调控系统(301)均位于试验箱(1)外。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3D打印混凝土可建造性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调控系统(201)包括压缩机、热交换器和四方阀,所述温度调控组件(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尤培波汤寄予房栋杨林庞育阳谷志强程站起宋帅奇郭奥飞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城建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