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排放装置和排气塞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61787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5 0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气排放装置和排气塞。空气排放装置可以包括适配器,该适配器包括管状主体和排气塞,所述管状主体具有限定流体流动路径的中空内部,所述排气塞可拆卸地联接到管状主体的至少一部分。排气塞可以包括限定排气塞的内腔室的内周向表面,并且适配器的流体流动路径可以使适配器与排气塞的内腔室流体连通。排气塞可以进一步包括设置在内腔室中的超吸收性聚合物材料。超吸收性聚合物材料可以被构造成(i)吸收从流体流动路径进入内腔室的液体,并且ii)随着液体被吸收到超吸收性聚合物材料中而体积膨胀。进入内腔室的液体中夹带的空气可以经由排气塞被排放到空气排放装置的外部。装置的外部。装置的外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气排放装置和排气塞


[0001]本技术总体上涉及用于从流体管中排出空气或气体的系统和方法,并且具体涉及一种空气排放装置和排气塞,该排气塞可以被包括在脉管外系统或静脉内(“IV”)输送系统套件内,以有助于将空气从脉管外系统或静脉内输送系统中排出。

技术介绍

[0002]输注疗法是最常见的健康护理过程之一。住院、家庭护理和其他患者经由插入到脉管系统中的脉管接入装置接收液体、药物和血液制品。输注疗法可以用于治疗感染、提供麻醉或镇痛、提供营养支持、治疗癌性生长物、维持血压和心律或许多其他临床上有意义的用途。
[0003]脉管接入装置可以有助于进行输注疗法。脉管接入装置可以接入患者的外周或中心脉管系统。脉管接入装置可以短期(几天)、中期(几周)或长期(几个月到几年)留置。脉管接入装置可以用于连续输注疗法或间歇疗法。
[0004]常见的脉管接入装置是插入到患者的静脉中的导管。导管长度可以从用于外周接入的几厘米变化到用于中心接入的几十厘米。导管可以经皮插入,或者可以通过外科手术植入患者皮肤下。导管或附接到其上的任何其他脉管接入装置可以具有单个管腔或多个管腔以同时输注多种流体。用于接入患者的脉管系统的一组脉管接入装置和其他装置可以统称为脉管外系统。
[0005]包括导管的脉管外系统的一个示例是碧迪公司(Becton,DickinsonandCompany)的BDNEXIVA
TM
封闭式IV(静脉内)导管系统。该系统包括由聚氨酯制成的针上外周脉管内导管、带有Y形适配器和滑动夹的用作集成延伸管的另一个导管、排气塞、鲁尔接入端口和被动针防护机构。
[0006]BDNEXIVA
TM
IV导管的设计可以被描述为一种封闭系统,因为它在导管插入过程期间保护临床医生或操作人员免受血液暴露。由于针是在针被移除并且Y形适配器的两个端口都封闭之后通过进行密封的隔膜抽出的,因此在导管插入期间,血液被容纳在NEXIVA
TM
装置内。当针穿过隔膜时,施加在针上的压力可以从针上擦去血液,从而进一步减少了潜在的血液暴露。集成延伸管上的滑动夹被设置成当用另一个脉管接入装置(比如输注套件连接件或鲁尔接入端口)替换排气塞时消除血液暴露。
[0007]目前脉管外系统(比如BDNEXIVA
TM
封闭式IV导管系统)的开始使用的过程如下。装置操作人员将针插入到患者的脉管系统中,并且等待血液的回流行进到装置中以确认针正确地定位在患者的脉管系统内。血液行进到装置的导管中并且沿着装置的导管流动,因为排气塞准许空气在血液进入装置时从装置中逸出。在操作人员确认正确放置后,操作人员夹紧导管,以暂停血液前进通过导管,移除排气塞,用另一个脉管接入装置(比如输注套件连接件或鲁尔接入端口)替换排气塞,松开导管,将血液从导管冲洗回到患者的脉管系统中,并且重新夹紧导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8]许多目前的过程(如上述过程)存在需要克服的挑战。例如,该过程可能包括对于简单地插入和准备脉管外系统以在患者的脉管系统内使用来说不必要的步骤数和时间量。此外,通过移除排气塞,系统的流体路径暂时暴露于来自脉管外系统的外部环境的潜在污染。
[0009]一些操作人员试图通过简单地松开鲁尔接入装置并且准许空气在回流期间从系统中逸出,然后拧紧鲁尔接入装置以防止血液沿着导管前进来解决上述问题,而不是使用排气塞。不幸的是,该过程还容易出现使用者失误、缺乏对流过系统的血流的一致和准确控制(可能导致血液暴露和体液流失)以及不必要的污染风险。
[0010]因此,需要对上述许多系统和方法进行改进。这种系统和方法能够通过提供更有效的脉管外排气系统和方法来改进。
[0011]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用于有助于流体管路的自充注的空气排放装置可以包括用于连接脉管接入装置和排气塞的适配器。适配器可以包括管状主体,该管状主体具有限定流体流动路径的中空内部,并且排气塞可以可拆卸地联接到管状主体的至少一部分。排气塞可以包括限定排气塞的内腔室的内周向表面,并且适配器的流体流动路径可以使适配器与排气塞的内腔室流体连通。排气塞可以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排气塞的内腔室中的超吸收性聚合物材料。超吸收性聚合物材料可以被构造成(i)吸收从流体流动路径进入内腔室的液体,并且ii) 随着液体被吸收到超吸收性聚合物材料中而体积膨胀。进入内腔室的液体中夹带的空气可以经由排气塞排放到空气排放装置的外部。
[0012]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一种组装自动充注的排气塞的方法可以包括提供大致管状主体,其具有上腔室、下腔室、在下腔室中纵向延伸的支撑表面以及限定管状主体的内腔室的内周向表面。该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在管状主体的近侧端部处将穿孔筛网联接到内周向表面,并且将超吸收性聚合物材料插置在穿孔筛网和支撑表面之间的上腔室中。
[0013]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排气塞可以包括大致管状主体,该管状主体具有上腔室、下腔室和限定管状主体的内腔室的内周向表面、以及在管状主体的近侧端部处联接到内周向表面的穿孔筛网。排气塞可以进一步包括超吸收性聚合物材料,该超吸收性聚合物材料设置在穿孔筛网和下腔室的近侧端部之间的上腔室中。
[0014]应当理解,前述的一般描述和以下的详细描述都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且旨在提供对所要求保护的主体技术的进一步解释。还应当理解,可以利用其他方面,并且可以在不脱离主题技术的范围的情况下进行改变。
附图说明
[0015]下图被包括以说明实施例的某些方面,并且不应被视为排他性实施例。如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和受益于该公开的人员将想到的,所公开的主题能够在形式和功能上进行相当大的修改、变更、组合和等效物。
[0016]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脉管外系统的透视图,该脉管外系统具有带有可移除排气塞的适配器。
[0017]图2是适配器、可排气端盖和可移除排气塞的剖视图。
[0018]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适配器和可移除排气塞的剖视图。
[0019]图4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图3的适配器和可移除排气塞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阐述的详细描述描述了主题技术的各种构造,并且不旨在代表可以实践主题技术的唯一构造。出于提供对主题技术的透彻理解的目的,详细描述包括具体细节。因此,可以提供关于某些方面的尺寸作为非限制性示例。然而,对于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主题技术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情况下,以框图形式示出了众所周知的结构和部件,以便避免模糊本主题技术的概念。
[0021]应当理解,本公开包括主题技术的示例,并且不限制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现将根据特定但非限制性的示例公开本主题技术的各个方面。本公开中描述的各种实施例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和变型来进行,并且符合期望的应用或实施。
[0022]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通常涉及用于从流体管中排出空气或气体的系统和方法,并且特别是涉及一种排气塞,该排气塞可以被包括在脉管外系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排放装置,其有助于流体管路的自充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排放装置包括:用于连接脉管接入装置的适配器,所述适配器包括管状主体,所述管状主体具有限定流体流动路径的中空内部;以及可拆卸地联接到所述管状主体的至少一部分的排气塞,所述排气塞包括:限定所述排气塞的内腔室的内周向表面,所述适配器的流体流动路径使所述适配器与所述排气塞的内腔室流体连通;以及设置在所述排气塞的内腔室中的超吸收性聚合物材料,所述超吸收性聚合物材料被构造成(i)吸收从所述流体流动路径进入所述内腔室的液体,并且(ii)随着液体被吸收到所述超吸收性聚合物材料中而体积膨胀,其中,从所述流体流动路径进入所述内腔室的液体中夹带的空气经由所述排气塞排到所述空气排放装置的外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导管,所述导管具有可插入到患者体内的针,所述针与所述适配器的流体流动路径以及所述排气塞的内腔室流体连通以将液体运送到所述排气塞,其中,被所述超吸收性聚合物材料吸收的液体包括患者的血液。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塞进一步包括下腔室、上腔室和设置在所述排气塞上腔室的近侧端部处的穿孔筛网,其中,空气经由所述穿孔筛网排到排放装置的外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塞进一步包括被插置在所述上腔室和所述下腔室之间的多孔膜,所述多孔膜被构造为准许带有夹带空气的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卡西克
申请(专利权)人:康尔福盛三零三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