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高密度养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61717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5 00: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智能高密度养殖系统。它包括依序连接的养殖桶、反冲洗过滤机、曝气池、处理池、调节池、杀菌机供氧设备、水体检测设备,上述设备中的动力部分和监控部分均与控制装置,从而实现养虾系统水体的循环更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采用多养殖桶分离养殖,既方便控制养殖规模,也可以很好的管理每个养殖桶内的养殖情况。同时高密度养殖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高,同时养殖用水循环使用,能够减少用水量,从而减少企业成本。另外数据实时记录,可以实现产品溯源。可以实现产品溯源。可以实现产品溯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高密度养殖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养殖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智能高密度养殖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的养虾方式主要为室外池塘养殖,养殖过程中耗水量大、土地利用率低、受到天气因素的影响较大。由于池塘较大,故池塘内虾的尾数较多,从而较难管控。另外在室外环境不确定因素较多,容易出现池塘污染的情况,造成虾死亡的情况,所以该养殖过程中很难避免不使用抗生素的情况。
[0003]目前市面上传统养虾方式,虾的成活率在50%

70%之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阶段粗放式养虾的缺陷,设计一款能够实现高密度养虾的智能高密度养殖系统。
[0005]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它包括
[0006]养殖桶1,带有若干个,每个养殖桶1均带有独立进水管和独立排水管,且独立进水管和独立排水管上均设有第一电磁阀;
[0007]反冲洗过滤机2,设有的净水管和排污管,所述排污管连接至排水沟;所述养殖桶的独立排水管汇合后连接入反冲洗过滤机;
[0008]曝气池3,带有气泵且气泵向曝气池3内实时供气,所述净水管通入曝气池 3内;
[0009]处理池4,与曝气池3连通,用于调节水体的PH值;
[0010]调节池5,与处理池4连通,内设循环水泵和水位仪,用于将调节池5内的水送出以控制调节内的水位高度;
[0011]杀菌机6,通过管路连接调节池5的循环水泵,用于接收调节池5内的水并进行杀菌;
[0012]供氧设备7,通过管路与杀菌机6连接,将杀菌机6杀菌后的水进行增氧处理;
[0013]水体检测设备8,通过管路与供氧设备7连接,将处理后的水体进行检测,检测包括PH值、溶解氧值、温度值,并将检测后的水经过管路送入各个独立进水管;
[0014]控制装置,与水体检测设备8、水位仪以及电磁阀、反冲洗过滤机、气泵、循环水泵、供氧设备连接,用于接收水位仪和水体检测设备8的数据并根据数据调节电磁阀、反冲洗过滤机、气泵、循环水泵和供氧设备。
[0015]较之前技术而言,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6]1.采用多养殖桶分离养殖,既方便控制养殖规模,也可以很好的管理每个养殖桶内的养殖情况。
[0017]2.设备多设置于室内,避免天气以及外界环境影响,提高虾的存活率以及品质。
[0018]3.土地利用率高,同时养殖用水循环使用,能够减少用水量,从而减少企业成本。
[0019]4.数据实时记录,可以实现产品溯源。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流程图;
[0021]图2为控制装置界面的显示图。
[0022]标号说明:1养殖桶、11独立进水管、12独立排水管、13第一电磁阀、2 反冲洗过滤机、21净水管、22排污管、23第一流量计、3曝气池、31气泵、4 处理池、5调节池、51循环水泵、52水位仪、53补水管、54第二流量计、55 第二电磁阀、6杀菌机、7供氧设备、71氧气堆、72液氧供应装置、73比例阀、 8水体检测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技术做详细说明:
[0024]如图1、2所示:一种智能高密度养殖系统,它包括
[0025]养殖桶1,带有若干个,每个养殖桶1均带有独立进水管11和独立排水管 12,且独立进水管11和独立排水管12上均设有第一电磁阀13;
[0026]反冲洗过滤机2,设有的净水管21和排污管22,所述排污管22连接至排水沟;所述养殖桶的独立排水管12汇合后连接入反冲洗过滤机2;
[0027]曝气池3,带有气泵31且气泵31向曝气池3内实时供气,所述净水管21 通入曝气池3内;
[0028]处理池4,与曝气池3连通,用于调节水体的PH值;
[0029]调节池5,与处理池4连通,内设循环水泵51和水位仪52,用于将调节池 5内的水送出以控制调节内的水位高度;
[0030]杀菌机6,通过管路连接调节池5的循环水泵51,用于接收调节池5内的水并进行杀菌;
[0031]供氧设备7,通过管路与杀菌机6连接,将杀菌机6杀菌后的水进行增氧处理;
[0032]水体检测设备8,通过管路与供氧设备7连接,将处理后的水体进行检测,检测包括PH值、溶解氧值、温度值,并将检测后的水经过管路送入各个独立进水管11;
[0033]控制装置,与水体检测设备8、水位仪52以及第一电磁阀13、反冲洗过滤机2、气泵31、循环水泵51、供氧设备7,用于接收水位仪52和水体检测设备 8的数据并根据数据控制第一电磁阀13、反冲洗过滤机2、气泵31、循环水泵 51和供氧设备7。
[0034]目前所采用的养殖桶均为塑料桶。处理池一般是人工向池子内放入小苏打。这里的第一电磁阀,一般可以根据情况开启或关闭,目前开启的方式主要采用养殖桶轮流换水的方式,其中一个养殖桶对应的独立进水管11和独立排水管12 开启,其它养殖桶对应的独立进水管11和独立排水管12关闭。但是当养殖结束后,可以将全部养殖桶对应的独立进水管11和独立排水管12全部开启,进行养殖桶的清理以及养殖用水的更换。目前需要考虑保持养殖桶内水质的稳定,需要保持养殖用水含氧量、PH值、温度等。由于本案采用高密度养殖,所以本案全部设备可以放在室内,所以水温比较容易维持在28℃。目前采用的杀菌机为紫外线杀菌设备。
[0035]需要说明的是,这里养殖桶1中的养殖用水流到反冲洗过滤机以及曝气池,这里是通过高低差实现养殖用水的流动,如果没有条件调节设备的高低差,可以在管路上增加动力装置(水泵等)。
[0036]另外控制装置可以外接数据传输设备,将数据传输到用户手持端(带有APPA 的手机等),实现远程监控。
[0037]所述供氧设备7包括氧气堆71,所述氧气堆71通过管路连接杀菌机6和水体检测设备8。这里的氧气堆71是常规的补氧方式,用于养虾全阶段供养。
[0038]进一步的,所述供氧设备7还包括液氧供应装置72,所述液氧供应装置72 通过副管接入氧气堆71和杀菌机6之间的管路中,且副管上设有比例阀73。这里的液氧供应装置72属于应急供氧系统,在发现温度或者水质变化比较大的情况,提高供氧量,以保证虾能够支撑至水质稳定,避免虾大面积死亡。
[0039]每个养殖桶的上方设有吊篮,吊篮上覆盖有筛网;用于放置益生菌以及食物。这里食物投放依然采用人工投放,避免出现错误,在该过程也可以人工检查虾的情况。
[0040]所述排污管22上设有第一流量计23,在调节池5上设有补水管53,所述补水管53上设有第二流量计54和第二电磁阀55,所述第一流量计23、第二流量计54以及第二电磁阀55均与控制装置连接。
[0041]反冲洗过滤机均有反冲洗功能,在反冲洗的过程会损失一定的养殖用水,所以通过后期补水进行养殖用水的补充,该过程也是养殖用水更换的方式。
[0042]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高密度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养殖桶(1),带有若干个,每个养殖桶(1)均带有独立进水管(11)和独立排水管(12),且独立进水管(11)和独立排水管(12)上均设有第一电磁阀(13);反冲洗过滤机(2),设有的净水管(21)和排污管(22),所述排污管(22)连接至排水沟;所述养殖桶(1)的独立排水管(12)汇合后连接入反冲洗过滤机(2);曝气池(3),带有气泵(31)且气泵(31)向曝气池(3)内实时供气,所述净水管(21)通入曝气池(3)内;处理池(4),与曝气池(3)连通,用于调节水体的pH值;调节池(5),与处理池(4)连通,内设循环水泵(51)和水位仪(52),用于将调节池(5)内的水送出以控制调节内的水位高度;杀菌机(6),通过管路连接调节池(5)的循环水泵(51),用于接收调节池(5)内的水并进行杀菌;供氧设备(7),通过管路与杀菌机(6)连接,将杀菌机(6)杀菌后的水进行增氧处理;水体检测设备(8),通过管路与供氧设备(7)连接,将处理后的水体进行检测,检测包括pH值、溶解氧值、温度值,并将检测后的水经过管路送入各个独立进水管(11);控制装置,与水体检测设备(8)、水位仪(52)以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文政黄莛秝何仁湘
申请(专利权)人:漳州永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