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小鼠颈部皮下注射的鼠固定器及头盖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1716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5 00: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用小鼠颈部皮下注射的鼠固定器及头盖组件,包括弓形的中空桶及头盖,中空桶的筒部经拱形板和平板围成,平板上设有纵向贯通的纵向槽,中空桶的端板上设有与纵向槽连接的鼠尾伸出槽,头盖沿中空桶的口部扣入并可在中空桶内滑动调节位置,头盖包括截面形状为弓形的头盖主体,头盖主体的平直底面沿纵向延伸有延伸板,延伸板上经金属弹片连接有颈部托板,颈部托板的头端对应在头盖上渐缩腔的口部,延伸板上设有顶推颈部托板的顶压螺栓,顶压螺栓的操作端经纵向槽伸出中空桶,拱形板顶部开设有颈部注射操作窗孔,颈部注射操作窗孔为沿中空桶纵向延伸的的条形。具有实现鼠尾和颈部皮下注射操作,操作方便的优点。操作方便的优点。操作方便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用小鼠颈部皮下注射的鼠固定器及头盖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生物实验设备,确切的说用于小鼠注射操作的辅助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小鼠是一种医学研究中常用的实验动物,在药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等学科实验中具有广泛应用。在对活体小鼠特定部位进行注射操作时,传统的方式时用手将小鼠体位固定,该方式存在操作不便,容易误伤操作人员。为此人们设计了用于将老鼠进行固定的鼠固定装置以及辅助的工作台实现实验鼠的注射操作,但在实际使用和现有公开技术中,主要针对老鼠的尾部时使用的技术设计,如中国专利号为CN 201410287768.1的专利文献中公开的《实验用鼠尾部静脉可视固定器》,能够实现小鼠的固定以及尾部可视化注射;但该操作设备固定的小鼠不适用颈部注射操作,具体是由于上述设备对小鼠的头部仅仅是简单的阻挡定位,小鼠的颈部未抬高,注射操作时注射针不易可靠的触及老鼠颈部;因而现有实验中对小鼠颈部的注射依靠操作者手抓住小鼠进行,存在小鼠固定不便和容易被咬伤。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专利技术目的: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可实现鼠颈部皮下注射操作的小鼠颈部皮下注射的鼠固定器。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适用小鼠颈部皮下注射的鼠固定器,包括透明的中空桶以及头盖,中空桶内具有供小鼠趴着的平面,中空桶的平面上贯通设有纵向槽,纵向槽一端贯通中空桶的口部,纵向槽另一端贯通中空桶的端板,在中空桶的端板上设有与纵向槽连接的鼠尾伸出槽,头盖沿中空桶的口部扣入并可在中空桶内滑动调节位置,头盖上设有朝向中空桶的端板的渐缩腔,渐缩腔内设有呼吸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头盖包括带渐缩腔的头盖主体,头盖主体的底面沿纵向延伸有延伸板,延伸板上设有颈部托板,颈部托板尾端经金属弹片连接于延伸板上,颈部托板的头端对应在渐缩腔的口部,延伸板上螺纹旋装有位于颈部托板底部并顶推颈部托板的顶压螺栓,顶压螺栓的操作端经纵向槽伸出中空桶,所述中空桶上开设有与小鼠颈部位置对应的颈部注射操作窗孔,颈部注射操作窗孔为沿中空桶纵向延伸的的条形。
[0006]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抓住小鼠的尾巴,小鼠尾巴对应在纵向槽位置,将小鼠从中空桶的开口拖入,小鼠拖入后,小鼠的尾巴可进入鼠尾伸出槽,盖上头盖,滑动头盖至将小鼠的嘴部进入头盖的渐缩腔内,颈部托板对应在小鼠的颈部位置,之后将头盖锁定在中空桶内,之后旋转顶压螺栓,从而顶推颈部托板将小鼠的颈部实施限制并将小鼠的颈部抬高;在需要颈部注射操作时,操作人员可手持镊子等夹持工具经颈部操作窗口伸入中空桶内将小鼠的颈部皮肤捏起,注射针头经颈部操作窗口对小鼠实施颈部皮下注射操作,具有操作方便以及安全的优点,颈部托板安装在头盖上与头盖形成一个整体,且充分利用纵向槽,方便小鼠拖行进入中空桶,以及供顶压螺栓的操作端外露进行小鼠颈部的压紧和松开
操作,整体结构简单紧凑上,操作方便。
[0007]优选的,所述中空桶呈弓形,中空桶的筒部经拱形板和平板围成,平板上形成所述平面,所述纵向槽设于中空桶的平板上,头盖主体的截面形状为弓形,头盖主体的平直底面沿纵向延伸有延伸板,中空桶的拱形板顶部开设有与小鼠颈部位置对应的颈部注射操作窗孔。该结构设计下,小鼠固定器整体为弓形结构,小鼠趴在平板上,拱形板能够很好的适应小鼠的背部和颈部轮廓,能够很好的适应小鼠的颈部注射操作;且具有结构紧凑的优点。
[0008]优选的,所述颈部托板的顶面凹设有弧形凹面。该结构设计下,弧形凹面能够与小鼠颈部更好的适配,提高小鼠的舒适性,实现对小鼠更为可靠的颈部限制。
[0009]优选的,所述头盖上安装有经纵向槽伸出的连接螺栓,连接螺栓螺纹旋装有锁紧螺母,头盖经锁紧螺母夹紧固定在平板上。该结构设计下,具有头盖锁紧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以及整体结构简单紧凑的优点
[0010]优选的,所述中空桶的拱形板横向两侧设有供小鼠后肢伸出固定的后肢定位通孔,所述平板上开设有对应小鼠腹部位置的腹部注射窗孔。该结构设计下,使用时,将小鼠的后肢和鼠尾固定后,趴于平板上的小鼠的腹部即可充分展示在腹部注射窗孔处,可方便的进行腹部注射操作。
[0011]优选的,所述平板上开始有连接后肢定位通孔和腹部注射窗孔的连接槽孔,后肢定位通孔经连接槽孔形成下端开口,下端开口配合有扣入下端开口内从而将小鼠后肢限制在后肢定位通孔内的扣件。该结构设计下,可将小鼠后肢经连接槽孔拉动进入后肢定位通孔内,之后经连接槽孔和后肢定位通孔连接形成的下端开口内扣入扣件将小鼠的后肢进行限制,防止小鼠的后肢回缩,从而具有小鼠后肢固定操作方便的优点。
[0012]优选的,所述中空桶的平板横向两侧具有凸出拱形板侧边的凸边,所述下端开口侧向延伸并贯通凸边。该结构设计下,凸边具有延伸下端开口长度的作用,使得扣件的扣入更为牢固可靠
[00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适用小鼠颈部皮下注射的鼠固定器的结构示意图一;
[0015]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适用小鼠颈部皮下注射的鼠固定器的结构示意图二;
[0016]图3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本技术具体实施例头盖部分的立体图;
[0017]图4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本技术具体实施例头盖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空桶的结构示意图一;
[0019]图6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空桶的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参见附图1~6,本技术公开的一种适用小鼠颈部皮下注射的鼠固定器,包括透明的中空桶2以及头盖1,中空桶2内具有供小鼠趴着的平面,优选的是中空桶2上经平板25形成平面,中空桶2的平面上贯通设有纵向槽21,纵向槽21一端贯通中空桶2的口部,纵向槽
21另一端贯通中空桶2的端板22,在中空桶2的端板22上设有与纵向槽21连接的鼠尾伸出槽23,这样操作人员可拉住小鼠尾巴,将小鼠拖入中空桶内,头盖1沿中空桶2的口部扣入并可在中空桶2内滑动调节位置,头盖1上设有朝向中空桶2的端板22的渐缩腔11,渐缩腔11内设有呼吸通孔12,渐缩腔11能够与小鼠的头部轮廓相适应,所述头盖1包括带渐缩腔11的头盖主体13,头盖主体13的底面沿纵向延伸有延伸板14,延伸板14上设有颈部托板4,颈部托板4尾端经金属弹片3连接于延伸板14上,这样使得颈部托板可活动,颈部托板4的头端对应在渐缩腔11的口部,即颈部托板4与小鼠的颈部位置对应,延伸板14上螺纹旋装有位于颈部托板4底部并顶推颈部托板4的顶压螺栓51,顶压螺栓51的操作端经纵向槽21伸出中空桶2,旋转顶压螺栓51即可顶推颈部托板4顶压小鼠的颈部,将小鼠的颈部实施固定,所述中空桶2上开设有与小鼠颈部位置对应的颈部注射操作窗孔241,颈部注射操作窗孔241为沿中空桶2纵向延伸的的条形。
[0021]为使得小鼠在中空桶内的体型能够更好的适应对小鼠颈部进行皮下注射操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小鼠颈部皮下注射的鼠固定器,包括透明的中空桶以及头盖,中空桶内具有供小鼠趴着的平面,中空桶的平面上贯通设有纵向槽,纵向槽一端贯通中空桶的口部,纵向槽另一端贯通中空桶的端板,在中空桶的端板上设有与纵向槽连接的鼠尾伸出槽,头盖沿中空桶的口部扣入并可在中空桶内滑动调节位置,头盖上设有朝向中空桶的端板的渐缩腔,渐缩腔内设有呼吸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头盖包括带渐缩腔的头盖主体,头盖主体的底面沿纵向延伸有延伸板,延伸板上设有颈部托板,颈部托板尾端经金属弹片连接于延伸板上,颈部托板的头端对应在渐缩腔的口部,延伸板上螺纹旋装有位于颈部托板底部并顶推颈部托板的顶压螺栓,顶压螺栓的操作端经纵向槽伸出中空桶,所述中空桶上开设有与小鼠颈部位置对应的颈部注射操作窗孔,颈部注射操作窗孔为沿中空桶纵向延伸的条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适用小鼠颈部皮下注射的鼠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桶呈弓形,中空桶的筒部经拱形板和平板围成,平板上形成所述平面,所述纵向槽设于中空桶的平板上,头盖主体的截面形状为弓形,头盖主体的平直底面沿纵向延伸有延伸板,中空桶的拱形板顶部开设有与小鼠颈部位置对应的颈部注射操作窗孔。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适用小鼠颈部皮下注射的鼠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颈部托板的顶面凹设有弧形凹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弛黄晓颖厉秀纯李耀浙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