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精磨机的刀片节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1645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5 00:22
一种用于精磨纤维材料的精磨机(1)的刀片节段(4、8)。刀片节段包括:第一端部边缘(20)和第二端部边缘(21)以及第一侧边缘(22)和第二侧边缘(23),所述第二侧边缘与第一侧边缘(22)对置;以及精磨表面(5、9),所述精磨表面在刀片节段的前表面(25)上包括刀齿(27、27a、27b)和位于所述刀齿之间的刀槽(28、28a、28b)。刀片节段还包括在至少在一个侧边缘(22、23)处的至少一个开口(14、15),开口延伸穿过刀片节段本体(24)的整个厚度,以及位于精磨表面上的至少一个进料凹槽(29),所述进料凹槽(29)从开口延伸并与刀齿和刀槽交叉,用以输送待精磨的材料经过精磨表面。刀片节段的刀齿(27、27a、27b)在进料凹槽处交错。料凹槽处交错。料凹槽处交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精磨机的刀片节段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精磨纤维材料的精磨机,特别是涉及用于精磨纤维材料的精磨机的刀片节段(blade segment,磨片)。

技术介绍

[0002]用于精磨纤维材料的精磨机(诸如用于制造机械浆的精磨机或在任何低浓度精磨中使用的精磨机)通常包括两个精磨元件,这两个精磨元件彼此对置,在它们之间形成精磨间隙或精磨室,并相对于彼此转动(即其中一者或两者旋转)。精磨元件包括精磨表面,该精磨表面设置有刀齿和位于刀齿之间的刀槽,刀齿用于纤维分离和精磨待精磨的材料,刀槽用于沿着精磨表面向前传送待精磨的材料。精磨元件的精磨表面通常由固定至相应的精磨元件的本体的若干刀片节段形成。因此,精磨元件的完整精磨表面由在精磨元件中相互紧靠地固定的若干刀片节段的精磨表面形成。
[0003]一种类型的精磨机是所谓的穿透式进料或穿透式流动精磨机,在该穿透式进料或穿透式流动精磨机中,待精磨的材料不仅从精磨机的一个端部朝向另一个端部被送入精磨间隙,而且也从中间(换句话说,穿透(多个)精磨元件)被送入精磨间隙。在EP2326767B1中公开了这种类型的精磨机,其中,精磨元件包括开口,该开口提供的开口面积为其精磨面积的5%

70%。在EP3401439B1中公开了另一示例,其中,开口是精磨节段的侧边缘上的凹口,并且通过进料凹槽增强材料流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精磨纤维材料的精磨机的新型刀片节段,以及一种用于精磨纤维材料的新型精磨机。
[0005]本专利技术以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为特征。
[0006]本专利技术基于在进料凹槽处使刀片节段的刀齿交错的构思。
[0007]刀齿在进料凹槽处的交错在进料凹槽处提供了坚固的刀齿配置,其中,交错的刀齿彼此支撑,从而防止刀齿在进料凹槽处出现屈曲(buckling)。
[0008]在从属权利要求中公开了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
附图说明
[0009]以下将参照附图通过优选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
[0010]图1是以横截面示出的圆锥式精磨机的示意性总体侧视图;
[0011]图2是一组相邻转子刀片节段的一部分的示意性上斜视图;
[0012]图3是转子刀片节段的示意性上斜视图;
[0013]图4是转子刀片节段中的进料凹槽的示意性上斜视图;
[0014]图5是另一刀片节段的示意性上平面视图;
[0015]图6a示意性地示出了在进料凹槽的第一端部处的刀齿的交错,以及
[0016]图6b示意性地示出了在进料凹槽的第二端部处的刀齿的交错。
[0017]为了清楚起见,附图以简化的方式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在附图中,类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类似的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图1是以横截面示出的精磨机1的总体结构的示意性总体侧视图,该精磨机可用于对纤维材料(诸如含木质纤维素的木材或适用于制造纸张或纸板的其他纤维材料)进行精磨。图1所示的精磨机1是圆锥型的,但这里也可以使用圆盘式精磨机、圆锥圆盘式精磨机和圆柱式精磨机作为示例。通常,精磨机包括:至少两个基本上对置地定位的精磨元件,其中至少一个精磨元件是旋转的;以及精磨室,形成在每两个基本上对置地定位的精磨元件之间。在下文中,描述了具有仅一个能旋转精磨元件的精磨机。
[0019]图1的精磨机1包括框架2和被支撑在框架2上的固定不动的精磨元件3,即,定子(stator,固定件)3。定子3包括两个或更多个定子刀片节段4,每个定子刀片节段包括刀齿和位于刀齿之间的刀槽。每个定子刀片节段4中的刀齿和刀槽形成相应刀片节段4的精磨表面5,因此每个定子刀片节段4的精磨表面5提供定子3的精磨表面的一部分。定子3的完整精磨表面由在定子3中相互紧靠地固定的必要数量的刀片节段4的精磨表面5形成,从而提供在定子3的整个圆周上延伸的完整精磨表面5。为了清楚起见,每单个定子刀片节段4的精磨表面以及定子3的完整精磨表面这两者在本文中都用相同的附图标记5表示。
[0020]精磨机1还包括精磨机1的能旋转的精磨元件6,即,转子(rotor,转动件)6。转子6包括毂7。转子6还包括被支撑至毂7的两个或更多个转子刀片节段8,每个转子刀片节段8包括刀齿和位于刀齿之间的刀槽。每个转子刀片节段8中的刀齿和刀槽形成相应刀片节段8的精磨表面9,因此每个转子刀片节段8的精磨表面9提供转子6的精磨表面的一部分。转子6的完整精磨表面由在转子6中相互紧靠地固定的必要数量的刀片节段8的精磨表面9形成,从而提供在转子6的整个圆周上延伸的完整精磨表面9。为了清楚起见,每单个转子刀片节段8的精磨表面以及转子6的完整精磨表面在本文中都用相同的附图标记9表示。
[0021]转子6的毂7通过轴11连接至驱动马达10,使得转子6可相对于定子3沿箭头RD的方向旋转,例如,箭头RD因此表示转子6的预期旋转方向RD。
[0022]精磨机1还可以包括加载装置,为了清楚起见,图1中未示出该加载装置。加载装置可用于使附接到轴11的转子6来回移动(如由箭头A示意地示出的),以便调整定子3和转子6之间的精磨间隙12(即,精磨室12)的尺寸,纤维材料实际上在所述精磨室中被精磨。
[0023]待精磨的纤维材料经由进料通道13以箭头F所示的方式被送入精磨机1中。在一个实施例中,被送入精磨机1中的大部分纤维材料以箭头P示意性示出的方式通过转子刀片节段8中形成的开口14进入精磨室12中,纤维材料将在所述精磨室中被精磨。此外,大部分已被精磨的纤维材料又通过定子刀片节段4中形成的开口15排出至精磨机1的框架2与定子3之间的中间空间16中,精磨后的材料从该中间空间经由出料通道17从精磨机1中排出,如箭头D示意地示出。
[0024]由于图1的精磨机1的转子6与框架2之间的空间不是完全封闭的,因此待送入精磨机1中的一些纤维材料可以从精磨室12的右端部(即,从精磨机1的具有较小直径的第一端部18或内端部18)转移至精磨室12中,如图1所示。相应地,一些已被精磨的材料也可从精磨
室12的左端部(即,从精磨机1的具有较大直径的第二端部19或外端部19)离开精磨室12,如图1所示,从该左端部到中间空间16提供有连接。
[0025]在图1的精磨机1的实施例中,仅提供一个进料通道13,并且其被布置在精磨机1的具有较小直径的第一端部18处。精磨机的实际实施方式还可以包括布置在精磨机1的具有较大直径的第二端部19处的第二进料通道,由此精磨机1的出料通道17可以被布置在例如精磨机1的第一端部18与第二端部19之间的某处。在下文中,附图标记18和术语第一端部18或术语内端部18既可表示精磨机1的具有较小直径的第一端部18或内端部18又可表示精磨元件3、6或精磨室12的具有较小直径的第一端部18或内端部18。相应地,附图标记19和术语第二端部19或术语外端部19既可表示精磨机1的具有较大直径的第二端部19或外端部19又可表示精磨元件3、6或精磨室12的具有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用于精磨纤维材料的精磨机(1)的刀片节段(4、8),所述刀片节段(4、8)包括:第一端部边缘(20)和第二端部边缘(21),第一侧边缘(22)和与所述第一侧边缘(22)对置的第二侧边缘(23),所述第一侧边缘(22)和所述第二侧边缘(23)在所述第一端部边缘(20)与所述第二端部边缘(21)之间延伸,精磨表面(5、9),所述精磨表面在所述刀片节段(4、8)的前表面(25)上包括多个刀齿(27、27a、27b)和位于所述刀齿之间的刀槽(28、28a、28b),至少在一个侧边缘(22、23)处的至少一个开口(14、15),所述开口延伸穿过刀片节段本体(24)的整个厚度,以及所述精磨表面(5、9)上的至少一个进料凹槽(29),所述进料凹槽(29)从所述开口延伸并与所述刀齿(27、27a、27b)和所述刀槽(28、28a、28b)交叉,用以输送待精磨的材料经过所述精磨表面(5、9),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片节段(4、8)的刀齿(27、27a、27b)在所述进料凹槽(29)处交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片节段,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14、15)是在布置于所述刀片节段(4、8)的角部处的延伸部之间的所述侧边缘(22、23)处的连续狭缝。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片节段,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14、15)是在所述侧边缘(22、23)处朝向对置的侧边缘(22、23)延伸的凹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片节段,其特征在于,所述刀齿(27、27a、27b)在它们的端部部分处交错,所述端部部分在所述进料凹槽(29)处指向对置方向。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刀片节段,其特征在于,交错的刀齿(27a、27b)的指向对置方向的交错的端部(27a

、27b

)包括向下下降的倾斜端部(27a

、27b

),所述向下下降的倾斜端部被布置成形成向上开口的进料凹槽(29)。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刀片节段,其特征在于,所述交错的刀齿(27、27a、27b)的端部(27a

、27b

)是线性向下的倾斜端部(27a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
申请(专利权)人:维美德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