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棚地暖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1548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8 10:09
一种大棚地暖设备,属于大棚采暖领域,包括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内设置密闭的加热箱体,所述加热箱体内设置电加热板,所述加热箱体顶部设置补水管和自动排气阀,所述补水管上设置补水阀,所述加热箱体顶部与底部分别与管道连通,所述的管道远离加热箱体的一端能够与地暖管路连通,所述管道上设置水泵,所述加热装置内的用电单元采用外接市政用电供电或柴油发电机供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两个管道上均设置水泵的设计改变了原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固定设置的模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两个水泵分时间段间隔开启,从而使上下管路交替成为出水口,从而使换热方向周期转换,避免导致局部温差过大影响农作物生长的情况发生。影响农作物生长的情况发生。影响农作物生长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棚地暖设备


[0001]本技术属于大棚采暖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大棚地暖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工农业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农业中随着温室大棚的出现从而解决了冬季吃菜难,吃菜单一的问题,但是温室大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农作物的生长习性保持一定的温度,一般在控制在20

30℃,故而在寒冷的冬季为了保证温室大棚里的温度,需要采用加热设备对温室大棚进行供暖,从而确保温室大棚内的温度。
[0003]传统的加热设备采用铜管实现加热,但成本较高,随着技术的进步,业内在积极寻找更加经济的加热设备,例如:专利号为:202220958075.0,名称为:一种大棚采暖用碳纤维地暖装置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采用碳纤维加热管作为大棚地暖加热材料的方式替代原先的铜管加热,从而起到降低成本的作用。但是大棚占地面积大,碳纤维加热管的采购和维修成本依然相对很高,同时消耗能源较大,从而拉高了生产成本和能源消耗。
[0004]由于采用碳纤维加热管其维修和养护成本都较高,且能耗较高,故而需要寻找新的模式来实现大棚加热,目前大棚地暖大多采用的是地暖管路,通过加热设备与水换热并通过在管路中循环流动并进行热量交换,这种方式相较于铜管或者碳纤维加热管而言其采购和维修成本较低,且能耗也相对较低,故而能耐够得到广泛应用,但是由于大棚面积大,换热水在前期能够保证足够的温度,但是流到后期温度下降明显,从而会导致大棚内温度不均的问题发生,由于农作物对于生长温度要求较高,故而温差过大会影响其生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大棚地暖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0006]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7]一种大棚地暖设备,包括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内设置密闭的加热箱体,所述加热箱体内设置电加热板,所述加热箱体顶部设置补水管和自动排气阀,所述补水管上设置补水阀,所述加热箱体顶部与底部分别与管道连通,所述的管道远离加热箱体的一端能够与地暖管路连通,所述管道上设置水泵,所述加热装置内的用电单元采用外接市政用电供电或柴油发电机供电。
[0008]如上所述的一种大棚地暖设备,所述的加热箱体内中部位置设置隔板,所述隔板与加热箱体靠近管道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
[0009]如上所述的一种大棚地暖设备,所述的地暖管路为PE软管。
[0010]如上所述的一种大棚地暖设备,所述的地暖管路包括多段PE软管,相邻所述PE软管通过连通件连通并通过管箍固定,所述连通件内部中空设置。
[0011]如上所述的一种大棚地暖设备,所述的连通件顶部设置竖杆,所述竖杆的顶端设置荧光帽。
[0012]如上所述的一种大棚地暖设备,所述的连通件内部设置涡轮扇,所述涡轮扇中部设置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位于连通件两端外部,所述转轴固定连接轴承的内圈,所述轴承的外圈通过固定架与连通件内部固定连接,所述转轴位于连通件外部的两段均设置刷毛。
[0013]如上所述的一种大棚地暖设备,所述的加热装置外设置太阳能光伏板,所述太阳能光伏板连接储能电池,所述储能电池能为加热装置内各用电单元供电。
[0014]本技术的优点是:本技术通过在两个管道上均设置水泵的设计改变了原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固定设置的模式,本技术中两个水泵分时间段间隔开启,从而使上下管路交替成为出水口,从而使换热方向周期转换,避免导致局部温差过大影响农作物生长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是本技术的加热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的地热管路和连通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图2的剖视图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本技术的连通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1、加热装置;2、加热箱体;3、电加热板;4、管道;5、地暖管路;6、水泵;7、补水管;8、自动排气阀;9、隔板;10、连通件;11、管箍;12、竖杆;13、荧光帽;14、涡轮扇;15、转轴;16、轴承;17、固定架;18、刷毛;19、补水阀;20、太阳能光伏板;21、储能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如图1

图4所示,一种大棚地暖设备,包括加热装置1,所述加热装置1内设置密闭的加热箱体2,所述加热箱体2内设置电加热板3,所述加热箱体2顶部设置补水管7和自动排气阀8,所述补水管7上设置补水阀19,所述加热箱体2顶部与底部分别与管道4连通,所述的管道4远离加热箱体2的一端能够与地暖管路5连通,所述管道4上设置水泵6,所述加热装置1内的用电单元采用外接市政用电供电或柴油发电机供电。本技术通过在两个管道4上均设置水泵6的设计改变了原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固定设置的模式,本技术中两个水泵6分时间段间隔开启,从而使上下管路交替成为出水口,从而使换热方向周期转换,避免导致局部温差过大影响农作物生长的情况发生。
[0023]具体而言,本实施例所述的加热箱体2内中部位置设置隔板9,所述隔板9与加热箱体2靠近管道4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通过隔板9能够有效的增加回到加热箱体2内的水与电
加热板3的接触时间,从而确保出水温度。
[0024]具体的,本实施例所述的地暖管路5为PE软管。PE软管便于布置和回收,方便使用。
[0025]更具体的,本实施例所述的地暖管路5包括多段PE软管,相邻所述PE软管通过连通件10连通并通过管箍11固定,所述连通件10内部中空设置。由于大棚面积较大故而需要多根PE软管进行拼接使用,通过金属材质的连通件10能够便捷的将PE软管连接。
[0026]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所述连通件10顶部设置竖杆12,所述竖杆12的顶端设置荧光帽13。由于在使用时会发生管路泄漏或者堵塞的情况需要维修和更换,在埋设PE软管和连通件10时将竖杆12顶端的荧光帽13露在土壤表面,可便于查找连通件10位置,当泄漏时能够准确找到泄漏PE软管两端连通件10位置,并快速更换,在发生堵塞时,可不需要挖出PE软管,通过荧光帽13找到对应两端连通件10的位置并通过灌输水来检测是否堵塞,在不挖出PE软管前提,即可完成检测,从而找到堵塞的PE软管并进行疏通或更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棚地暖设备,包括加热装置(1),所述加热装置(1)内设置密闭的加热箱体(2),所述加热箱体(2)内设置电加热板(3),所述加热箱体(2)顶部设置补水管(7)和自动排气阀(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箱体(2)顶部与底部分别与管道(4)连通,所述的管道(4)远离加热箱体(2)的一端能够与地暖管路(5)连通,所述管道(4)上设置水泵(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棚地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箱体(2)内中部位置设置隔板(9),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兆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七环奥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