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路照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61381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8 1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公共照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道路照明装置,包括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柱的固定板,所述第一支撑柱上沿其高度方向开设有用于容纳升降机构的凹槽,所述升降机构驱动固定盘竖直向移动,所述固定盘内部开设有内径呈上大下小的阶梯槽,上、下同轴设置的转盘和涡轮转动设置于所述阶梯槽内,转动设置于固定盘上的蜗杆一端位于阶梯槽内并与涡轮啮合、另一端暴露至外界;通过调节机构与灯具连接的第二支撑柱底端穿过所述阶梯槽并与转盘顶部同轴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且安装、拆卸、调节方便,能够有效即时调整灯具的照射范围和角度,为非机动车道和人行车道稳定补偿光照。光照。光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道路照明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公共照明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道路照明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道路照明是指为道路提供光照补偿,用于提高夜间车辆行驶和行人行走的安全性,防止发生交通事故。对于非机动车道以及人行道照明而言,其设计安装要求以及安装高度较机动车道路照明装置低,但是随着城市的绿化工程以及老旧道路扩建工作的不断推进,人行道侧旁的绿化苗木以及老旧扩建后出现的短线弯曲的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都对路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现有的路灯造型固定后,其照射角度、范围也随之固定,所以其在安装时需要考虑植株枝叶对照明遮挡的影响,由于植株生长本身不具有可控性,且下垂的枝叶较多,所以要么后期对植物枝干定期修理,要么更改路灯的设计安装位置。对于前者而言,无疑增加了后期市政人员的工作频次,耗费大量的人力的同时,在登高修剪枝叶时也会影响正常的交通。同样的,由于路灯照射角度固定,对于一些短线的弯曲人行道而言,其照射范围很大部分是作用于绿化带而非路面本身,只能通过加设路灯数量来提高照明效果,造成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提供一种道路照明装置,本技术结构简单,且相对机动车道路灯而言,其安装、拆卸、调节更加灵活和方便,能够有效即时调整灯具的照射范围和角度,为非机动车道以及人行道提供有效光照。
[0004]本技术提供的道路照明装置包括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柱的固定板,所述第一支撑柱上沿其高度方向开设有用于容纳升降机构的凹槽,所述升降机构驱动固定盘竖直向移动,所述固定盘内部开设有内径呈上大下小的阶梯槽,上、下同轴设置的转盘和涡轮转动设置于所述阶梯槽内,转动设置于固定盘上的蜗杆一端位于阶梯槽内并与涡轮啮合、另一端暴露至外界;
[0005]通过调节机构与灯具连接的第二支撑柱底端穿过所述阶梯槽并与转盘顶部同轴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转动设置于所述凹槽内的螺纹杆及由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组成的转向器,螺纹杆的底端同轴连接第一锥齿轮,转动杆一端穿入所述凹槽并与第二锥齿轮同轴连接,所述螺纹杆顶部与固定盘上开设的螺孔配合。
[0007]优选的,所述凹槽的槽口两侧壁对向设有用于遮蔽所述槽口的橡胶片。橡胶片的设置可以尽可能的避免杂物或雨水进入凹槽内。同时升降机构在转动时,连接相应灯具的构件可以即开即时位置处的橡胶片并进行移动。
[0008]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水平部固定连接灯具的L型连杆,L型连杆的竖直部端头开设有沉孔,沉孔的孔壁上开设有与调节齿轮啮合的齿牙;
[0009]所述调节齿轮呈轴线垂直第二支撑柱的状态固设于第二支撑柱顶部,所述调节齿
轮和沉孔同轴开设有装配螺孔。
[0010]优选的,所述调节齿轮与沉孔底壁之间设有弹簧,所述弹簧时刻处于被压缩状态。
[0011]优选的,所述调节齿轮和L型连杆通过与装配螺孔螺配的螺栓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蜗杆的一端伸出固定盘开设有有内六角凹槽,所述凹槽内底部于第一锥齿轮上方设有限位块。内六角凹槽的设置便于工作人员借助工具能轻松转动蜗杆;限位块的设置便于限制灯具的下降程度,防止工作人员过度下降灯具造成灯具撞击地面而受损。
[0013]本技术工作过程如下:
[0014]需要调整照明范围和角度时,首先通过扳手转动转动杆,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带动螺纹杆转动,此时转盘随之下降至合适高度,即可停止对转动杆的转动。然后根据具体需求进行如下操作:当需要水平调节灯具的照射角度时,只需要将六棱扳手插入蜗杆的内六角凹槽内,在进行转动蜗杆带动蜗轮和转盘进行转动,此时转盘带动固定柱以及灯具随着固定柱进行旋转;当需要竖直向调节灯具的照射角度时,首先转动螺栓使得调节齿轮和L型连杆不再固定连接,同时弹簧将两者分离,然后相对调节齿轮的轮心转动L型连杆至目标角度后,克服弹簧的弹力将调节齿轮和L型连杆的沉孔装配啮合,然后利用螺栓将调节齿轮和L型连杆固定连接,最后通过螺纹杆带动灯具复位即可。
[0015]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道路照明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6]1)本技术无需登高即可更换灯具,同时对照明装置的照射角度和范围进行调节,可以减轻繁茂枝叶对灯具的挡光影响,减少登高作业的次数和物力需求;
[0017]2)本技术在初次安装时即可根据非机动道路情况来调整照射范围,保证装置对非机动道路的有效照明。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固定盘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旋转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固定盘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调节机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4]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1

5所示,一种道路照明装置,包括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柱2的固定板1,所述第一支撑柱2上沿其高度方向开设有用于容纳升降机构4的凹槽3,所述凹槽3的槽口两侧壁对向设有用于遮蔽所述槽口的橡胶片(图中未画出)。
[0025]所述升降机构4包括转动设置于所述凹槽3内的螺纹杆41及由第一锥齿轮42和第二锥齿轮44组成的转向器,螺纹杆41的底端同轴连接第一锥齿轮42,转动杆43一端穿入所述凹槽3并与第二锥齿轮44同轴连接,所述凹槽3内底部于第一锥齿轮42上方设有限位块10;
[0026]所述螺纹杆41顶部与固定盘51上开设的螺孔配合并驱动固定盘51竖直向移动,所
述固定盘51内部开设有内径呈上大下小的阶梯槽,上、下同轴设置的转盘53和蜗轮54转动设置于所述阶梯槽52内,转动设置于固定盘51上的蜗杆55一端位于阶梯槽52内并与蜗轮54啮合、另一端暴露至外界并开设有内六角凹槽8;
[0027]通过调节机构6与灯具69连接的第二支撑柱57底端穿过所述阶梯槽52并与转盘53顶部同轴连接。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水平部固定连接灯具的L型连杆68,L型连杆68的竖直部端头开设有沉孔61,沉孔61的孔壁上开设有与调节齿轮63啮合的齿牙;
[0028]所述调节齿轮63呈轴线垂直第二支撑柱57的状态固设于第二支撑柱57顶部,所述调节齿轮63和沉孔同轴开设有装配螺孔64,所述调节齿轮63和L型连杆68通过与装配螺孔64螺配的螺栓连接。
[0029]所述调节齿轮63与沉孔底壁之间设有弹簧65,所述弹簧65时刻处于被压缩状态。
[0030]需要调整照明范围和角度时,首先通过扳手转动转动杆43,第一锥齿轮42和第二锥齿轮44带动螺纹杆41转动,此时转盘53随之下降至合适高度,即可停止对转动杆43的转动。然后根据具体需求进行如下操作:当需要水平调节灯具69的照射角度时,只需要将六棱扳手插入蜗杆的内六角凹槽8内,在进行转动蜗杆55带动蜗轮54和转盘53进行转动,此时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道路照明装置,包括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柱(2)的固定板(1),所述第一支撑柱(2)上沿其高度方向开设有用于容纳升降机构(4)的凹槽(3),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4)驱动固定盘(51)竖直向移动,所述固定盘(51)内部开设有内径呈上大下小的阶梯槽,上、下同轴设置的转盘(53)和蜗轮(54)转动设置于所述阶梯槽(52)内,转动设置于固定盘(51)上的蜗杆(55)一端位于阶梯槽(52)内并与蜗轮(54)啮合、另一端暴露至外界;通过调节机构(6)与灯具(69)连接的第二支撑柱(57)底端穿过所述阶梯槽(52)并与转盘(53)顶部同轴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4)包括转动设置于所述凹槽(3)内的螺纹杆(41)及由第一锥齿轮(42)和第二锥齿轮(44)组成的转向器,螺纹杆(41)的底端同轴连接第一锥齿轮(42),转动杆(43)一端穿入所述凹槽(3)并与第二锥齿轮(44)同轴连接,所述螺纹杆(41)顶部与固定盘(51)上开设的螺孔配合。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强候晓李申李根张圆何兵
申请(专利权)人:杨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