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止草履蚧上树和下树的捕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61296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8 1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阻止草履蚧上树和下树的捕杀装置,包括毡条筒和套设在所述毡条筒外侧的杀虫装置,所述杀虫装置包括:套筒部,所述套筒部套设在所述毡条筒的外侧;诱捕部,连接于所述套筒部的顶端,所述诱捕部内壁的粗糙度为5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阻止草履蚧上树和下树的捕杀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消毒杀虫设备设施
,具体涉及一种阻止草履蚧上树和下树的捕杀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草履蚧是一种常见且危害较重的介壳虫,草履蚧一年发生1代,以卵和初孵若虫存在,在树干基部土壤缝隙内越冬,0℃以上即可孵化,孵化期持续1个多月,2月下旬至3月上旬若虫出土上树危害嫩枝,嫩芽,初期气温较低,若虫白天上树危害,夜间下树潜藏,随温度升高,若虫逐渐全天在树上为害,同时虫体上分泌白色蜡粉,雄虫若虫4月下旬化蛹,5月上旬羽化为成虫,羽化期较整齐,羽化后即觅偶交配,寿命2~3天,雌性若虫3次蜕皮后发育为雌成虫,交配后于6月中、下旬下树潜入土中或砖石缝中,分泌白色绵状卵囊,产卵于囊中,每囊有卵百余粒,以卵囊越夏、越冬。
[0003]目前,草履蚧以雌成虫和若虫刺吸树体汁液进行危害,受害树体树势衰弱、枝梢枯萎、发芽迟缓、叶片早落、甚至死枝死树,目前生产上防治草履蚧多在早春若虫出土上树时,在树干光滑处或是刮平树皮后缠胶带、粘虫胶、药环或是捆绑开口向下的塑料裙来阻止草履蚧若虫上树,但树干缠胶带、粘虫胶只能阻止部分草履蚧上树危害,仍有25.7%的若虫能够上树危害,且粘虫胶有要害残留,不符合绿色防控的要求,捆绑开口向下的塑料裙只能阻止若虫上树,没有捕杀功能,仍可转移继而危害其它树木。
[0004]例如,中国技术专利申请号为CN201910104534.1的专利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害虫捕杀装置,害虫捕杀装置包括可套设于树干基部的筒体,筒体具有顶端开口和底端开口,底端开口的口径大于顶端开口的口径,顶端开口处设有固定组件,以使顶端开口与树干基部的表面紧贴,筒体的表面涂覆粘性物及复合杀虫剂。
[0005]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该害虫捕杀装置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0006]仅在筒体的表面一侧涂覆杀虫剂,阻虫效果不明显;
[0007]采用筒状面涂覆杀虫剂,经过风吹雨蚀,杀虫剂易失去毒性,起不到杀虫的效果。
[0008]基于现有技术存在如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阻止草履蚧上树和下树的捕杀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技术提出一种阻止草履蚧上树和下树的捕杀装置。
[0010]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11]一种阻止草履蚧上树和下树的捕杀装置,包括毡条筒和套设在所述毡条筒外侧的杀虫装置,所述杀虫装置包括:
[0012]套筒部,所述套筒部套设在所述毡条筒的外侧;
[0013]诱捕部,连接于所述套筒部的顶端,所述诱捕部内壁的粗糙度为50

100;
[0014]捕杀部,连接于所述诱捕部的顶端,所述捕杀部的内壁粘贴有用于捕杀草履蚧的
粘性药环;
[0015]收集部,连接于所述捕杀部的下端,用于收集草履蚧;
[0016]阻虫部,连接于所述收集部,所述收集部内壁的粗糙度为0.012

0.1。
[0017]进一步地,所述毡条筒为正方形或长方形的毡条板卷制而成。
[0018]进一步地,所述毡条板包括第一吸水树脂层、抵接于所述第一吸水树脂层的毡条层和抵接于所述毡条层的第二吸水树脂层,其中,所述第一吸水树脂层和所述第二吸水树脂层经过氯氰菊酯浸泡处理,所述第一吸水树脂层抵接于树干,所述第二吸水树脂层抵接于所述套筒部。
[0019]进一步地,所述杀虫装置为截面为ρ型的回转体,所述回转体至少有一个截断线以便于将所述杀虫装置套设在树干上。
[0020]进一步地,所述套筒部和所述阻虫部之间设有供草履蚧爬进所述杀虫装置的环形开口。
[0021]进一步地,所述套筒部的底部设有第一绑扎槽。
[0022]进一步地,所述套筒部的顶部设有第二绑扎槽。
[0023]进一步地,所述阻止草履蚧上树和下树的捕杀装置还包括套设在所述毡条筒外侧的第一杀虫装置,所述第一杀虫装置与所述杀虫装置的结构相同。
[002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杀虫装置的设置方向与所述杀虫装置的设置方向相反,所述第一杀虫装置设置在所述杀虫装置的上端。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越效果在于:
[0026]1、本技术所述阻止草履蚧上树和下树的捕杀装置,通过套筒部、诱捕部和捕杀部的配合设置,采用多道杀虫措施阻止草履蚧上树和下树,杀虫效果明显,粘性药环隐藏在内壁,不与外界接触,杀虫效果持续时间长;
[0027]2、本技术所述阻止草履蚧上树和下树的捕杀装置,通过配合设置第一吸水树脂层、毡条层和第二吸水树脂层,有效的阻止了草履蚧在固定套筒内上树和下树;
[0028]3、本技术所述阻止草履蚧上树和下树的捕杀装置,通过配合设置杀虫装置和第一杀虫装置,使草履蚧被多次消杀;
[0029]4、本技术所述阻止草履蚧上树和下树的捕杀装置,通过配合设置第一绑扎槽和第二绑扎槽,使杀虫装置的固定更为牢固。
附图说明
[0030]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阻止草履蚧上树和下树的捕杀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0031]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套筒部的剖面示意图;
[0032]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杀虫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0033]图中,1

毡条筒、11

第一吸水树脂层、12

毡条层、13

第二吸水树脂层、2

杀虫装置、21

套筒部、211

第一绑扎槽、212

第二绑扎槽、22

诱捕部、23

捕杀部、24

收集部、25

阻虫部、26

环形开口、3

第一杀虫装置、31

第一环形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
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35]实施例
[0036]如图1所示,所述阻止草履蚧上树和下树的捕杀装置,包括毡条筒1和套设在所述毡条筒1外侧的杀虫装置2,所述杀虫装置2包括:
[0037]套筒部21,所述套筒部21套设在所述毡条筒1的外侧;
[0038]诱捕部22,连接于所述套筒部21的顶端,所述诱捕部22内壁的粗糙度为50

100;
[0039]捕杀部23,连接于所述诱捕部22的顶端,所述捕杀部23的内壁粘贴有用于捕杀草履蚧的粘性药环;
[0040]收集部24,连接于所述捕杀部23的下端,用于收集草履蚧;
[0041]阻虫部25,连接于所述收集部24,所述收集部25内壁的粗糙度为0.012

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阻止草履蚧上树和下树的捕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毡条筒和套设在所述毡条筒外侧的杀虫装置,所述杀虫装置包括:套筒部,所述套筒部套设在所述毡条筒的外侧;诱捕部,连接于所述套筒部的顶端,所述诱捕部内壁的粗糙度为50

100;捕杀部,连接于所述诱捕部的顶端,所述捕杀部的内壁粘贴有用于捕杀草履蚧的粘性药环;收集部,连接于所述捕杀部的下端,用于收集草履蚧的尸体;阻虫部,连接于所述收集部,所述收集部内壁的粗糙度为0.012

0.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止草履蚧上树和下树的捕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毡条筒为正方形或长方形的毡条板卷制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阻止草履蚧上树和下树的捕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毡条板包括第一吸水树脂层、抵接于所述第一吸水树脂层的毡条层和抵接于所述毡条层的第二吸水树脂层,其中,所述第一吸水树脂层和所述第二吸水树脂层经过氯氰菊酯浸泡处理,所述第一吸水树脂层抵接于树干,所述第二吸水树脂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秋香刘警李扬刘金利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