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灾害间接损失评估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灾害评估
,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灾害间接损失评估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提高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的有效性已成为灾害风险科学的研究热点。国内相关机构与学者为解决此问题已申请了系列专利。然而,目前的评估方法主要依据风险要素的加权叠加产生的静态风险指数,其结果虽能够给出“高
‑
中
‑
低”的相对风险等级,但无法充分揭示实际的损失风险程度。显然这种“相对的”、“静态的”风险评估结果已逐渐不能满足政府在防灾减灾措施制定与灾后恢复重建中对于“绝对的”、“损失动态变化的”灾情评估需求。因此,在这种需求的促使下,灾害风险评估的研究前沿将逐渐由等级评估过渡到灾情评估。而灾情评估的核心是损失评估,评估的对象主要包括“物”—资本存量(厂房、基础设施等)与“人”—受灾人口。“人”与“物”因灾对经济产生的影响也是政府灾后救助、恢复重建工作中必然依靠的两个重要因素。如何提高灾害对“人”与“物”造成的经济损失评估准确度,是灾害风险评估重要与前沿的方向之一。
[0003]灾害造成的损失主要包括直接经济损失与间接经济损失。目前针对直接经济损失在数据统计精度与评估机理方面均取得一定进步,已有诸多机构单位从不同灾害类型(地震[CN113009555A]、地质[CN113553792B]、洪水[CN113920338A]、干旱[CN113487127A]、台风[CN113469582A]等)、不同承灾体类型(如房屋建筑[CN113408932A]、道路基础设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灾害间接损失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计算灾害发生所在区域分行业固定资产存量,依据灾害造成的分行业直接经济损失评估固定资产存量因灾害对不同行业供给能力的初始冲击;S2、计算灾害造成的不同类型受灾人口数量转化为分行业供给能力的影响程度,评估人口因灾无法参与生产生活对不同行业供给能力的初始冲击;S3、根据受灾人口对不同行业的初始冲击程度,结合灾害韧性曲线特征、不同行业对灾害演变过程与影响特征的敏感程度,利用双曲正切函数以及函数特征参数的相互变化关系,计算不同行业受灾人口灾后动态恢复曲线,评估受灾人口随曲线恢复对不同行业供给能力的影响程度;S4、在需求侧计算灾区外地区受到的灾害波及影响,根据灾区内供给与需求的动态变化特征,逐一判识灾区内各个行业的供给无法满足恢复重建需求量,并分配至灾区外相关地区进行替代生产;分配方案依据多区域投入产出表中,灾区外某地区与灾区内受灾行业中间需求与最终需求占灾区外所有地区与灾区内受灾行业中间需求与最终需求合计为比例进行分配;分配后灾区外地区的总需求为自身中间需求、最终需求与分配的替代生产需求的合计;S5、在供给侧计算灾区外地区受到的灾害波及影响,根据灾区外各地区总需求变化,依据多区域列昂惕夫生产函数计算灾区外各地区各行业总产出的变化,其中直接消耗矩阵中考虑灾区内供给能力下降对灾区外相关行业经济技术关联程度的下降,各行业下降程度以灾区内各行业供给与需求的差异为依据;S6、根据受灾人口对行业供给的影响程度、供需两侧区域间经济波及影响,计算考虑灾区内外波及后的固定资产存量、受灾人口的各行业实际供给能力;计算救助力度对灾后各行业供给能力的提高程度;判识灾区各个行业的最终供给与需求是否均衡,如供需尚未均衡则继续重复步骤S3
‑
步骤S6,直至供给与需求均衡,表明灾害对产业链造成的后续影响全部结束;S7、根据灾区内各行业达到供需均衡的天数以及每天灾区内外的增加值,累积灾害发生前的增加值与灾后每天的增加值的差值,得到灾害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灾害间接损失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所述分行业固定资产存量按如下公式(1)计算:
ꢀꢀꢀꢀꢀꢀꢀꢀꢀꢀꢀꢀꢀꢀ
(1)式中,Kt 表示第t年的固定资本存量,Kt
‑
1为第t
‑
1年的固定资本存量;表示第t年的折旧率;It表示第t年全年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固定资产存量破坏造成的损失按公式(2)计算:
ꢀꢀꢀꢀꢀꢀꢀꢀꢀꢀꢀꢀꢀꢀ
(2)式中,表示第i行业因固定资产存量破坏决定的初始行业损失率;Li 表示第i行业直接经济损失;Ki 表示第i行业固定资产存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灾害间接损失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通过如下公式(3)计算不同类型受灾人口数量转化为分行业供给能力依据受灾人口因
灾无法参与生产服务的时间占全年总的工作时间作为转换依据计算受灾人口对行业供给的初始冲击:
ꢀꢀꢀꢀꢀ
(3)式中,
ꢀꢀ
(1)表示第i行业劳动力供给因灾下降决定的总产品,其中公式右侧分子与分母的比值表示第i行业劳动力因灾下降决定的初始行业损失率;表示第i行业未发生灾害时总产品;k表示第k种类型的受灾人口,表示第i行业因第k种类型受灾的劳动力人数;表示第i行业因第k种类型受灾无法参与生产服务的时间,依据灾害发生后实际受影响时间计算,其中失踪死亡时间记一年无法参与生产工作;表示第i行业总劳动力人口数量;FTi表示第i行业一年全部工作时间,按一年52周,1周工作五天,每天工作8小时计算。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灾害间接损失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受灾人口灾后的动态恢复过程基于实际灾后恢复机理与灾害韧性曲线特征,将人口灾后恢复划分三个阶段:初始恢复阶段、快速恢复阶段和稳定恢复阶段;其中,由初始恢复阶段转为快速恢复阶段的时间点称之为快速恢复起点,将快速恢复阶段最快的时间点称之为最快恢复点,将快速恢复阶段转为稳定恢复阶段的时间点称之为稳定恢复点,基于上述特征,采用双曲正切函数定量表征其数学关系如下公式(4)所示:
ꢀꢀꢀꢀ
(4)式中,是灾后第天行业i因劳动力供给减小后导致的灾后剩余生产能力,该值与资本受损导致的灾后剩余生产能力比较后,取最小值作为受供给侧限制后各行业的最大生产能力;为劳动力恢复的时间,Tend为劳动力恢复所用总时长,t为灾后经济整体恢复的时间;参数和控制着恢复路径的形态变化;参数控制着曲线的上下阈值,利用曲线最快恢复点为曲...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