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视压迫止血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1078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8 09: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视压迫止血器,属于医用敷料技术领域。包括敷贴(1)和镶嵌固定在敷贴(1)中部的透明体(2),所述敷贴(1)包括胶粘层、胶粘层上下两侧的离型纸层和胶粘层下侧且环绕透明体(2)设置的固定圈(3),所述胶粘层的下侧能胶粘在皮肤上;所述固定圈(3)的下侧设有软质吸收垫(4),所述软质吸收垫(4)环绕透明体(2)设置,所述透明体(2)的底部为弧形并向下凸出软质吸收垫(4)。在本专利中,整个透明体均为透明,便于观察创口/创面;通过环绕透明体的软质吸收垫来吸收液体,吸收效果好,液体不容易外溢。不容易外溢。不容易外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视压迫止血器


[0001]本技术属于医用敷料
,特别涉及一种可视压迫止血器。

技术介绍

[0002]临床上可采用压迫的方式进行止血。如申请号为CN2022211644642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可视透明压力敷贴,包括敷贴本体、敷贴本体中部的透明体和透明体下侧的吸收敷料,所述敷贴本体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下离型纸层、PU膜层和上离型纸层,所述PU膜层的下侧能胶粘在皮肤上;所述透明体镶嵌固定在PU膜层的中部,其为软质体,其下侧相对于PU膜层向下弧形凸出;所述上离型纸层和下离型纸层上设有让透明体露出的缺口,所述吸收敷料上设有用于观察伤口的透视口。该结构具有如下优点:一是便于观察创口/创面的情况,二是压迫创口/创面时可起压迫止血作用。
[0003]申请人在采用前述敷贴时,发现如下问题:
[0004]1、透视口较小,不利于观察创口/创面;如果使用敷贴时,透视口没有正对创口/创面,可能根本无法观察创口/创面;
[0005]2、吸收敷料较薄,对血液等液体的吸收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视压迫止血器,整个透明体均为透明,便于观察创口/创面;通过环绕透明体的软质吸收垫来吸收液体,吸收效果好。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000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视压迫止血器,包括敷贴1和镶嵌固定在敷贴1中部的透明体2,所述敷贴1包括胶粘层、胶粘层上下两侧的离型纸层和胶粘层下侧且环绕透明体2设置的固定圈3,所述胶粘层的下侧能胶粘在皮肤上;所述固定圈3的下侧设有软质吸收垫4,所述软质吸收垫4环绕透明体2设置,所述透明体2的底部为弧形并向下凸出软质吸收垫4。
[0008]其中,本技术实施例中的软质吸收垫4为环形的无纺布。
[0009]具体地,本技术实施例中的软质吸收垫4的厚度为4

8mm。
[0010]进一步地,本技术实施例中的软质吸收垫4的上侧设有粘接膜层,所述软质吸收垫4通过粘接膜层粘接在固定圈3的下侧。
[0011]其中,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透明体2的外缘凹设有环槽,所述环槽环绕透明体2设置,所述胶粘层的中部设有与透明体2配合的镂空孔,所述胶粘层的下侧且位于镂空孔处胶粘有与环槽配合的固定圈3;所述固定圈3套设在环槽上,其通过上侧的多个固定件固定在胶粘层上;上侧的离型纸层设有供透明体2露出的上缺口5,下侧的离型纸层设有供软质吸收垫4露出的下缺口6。
[0012]具体地,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透明体2为透明的硅橡胶体,其垂直于敷贴1设置,其为长圆形或椭圆形结构;所述软质吸收垫4为与透明体2配合的环形结构。
[0013]其中,本技术实施例中的胶粘层为下侧涂覆有压敏胶的PU膜层或下侧涂覆有硅凝胶的无纺布层。
[001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视压迫止血器,整个透明体均为透明,便于观察创口/创面,不需要调整透明体的位置;通过环绕透明体的软质吸收垫来吸收液体,吸收效果好,液体不容易外溢。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可视压迫止血器的上侧视图;
[0016]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可视压迫止血器的下侧视图;
[0017]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可视压迫止血器的侧视图。
[0018]图中:1敷贴、2透明体、3固定圈、4软质吸收垫、5上缺口、6下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20]参见图1

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视压迫止血器,包括敷贴1和镶嵌固定在敷贴1中部的透明体2,透明体2为透明软质体以按压伤口和便于观察伤口。敷贴1包括胶粘层、胶粘层上下两侧的离型纸层(根据需要,胶粘层的上侧也可不设置离型纸)和胶粘层下侧且环绕透明体2设置的固定圈3等,胶粘层的下侧能胶粘在皮肤上,固定圈3用于将透明体2固定在胶粘层上且其用于固定软质吸收垫4。具体地,胶粘层的下侧设有压敏胶,上侧的离型纸层用于避免胶粘层使用时打卷,下侧的离型纸层将胶粘层的下侧覆盖以保护压敏胶。固定圈3的下侧设有软质吸收垫4用于吸收溢出或压出的血液或体液等液体,软质吸收垫4环绕透明体2设置;软质吸收垫4要求一定的柔软性以紧贴皮肤,其要求较好的吸水性。透明体2的底部为弧形并向下凸出软质吸收垫4以实现压迫止血功能。进一步地,透明体2的一侧(底部)或两侧(底部和顶部)凸出形成球面(同时具有凸透镜的作用)。
[0021]其中,本技术实施例中的软质吸收垫4为环形的PVA海绵垫或环形的无纺布,软质吸收垫4优选环形的无纺布。
[0022]具体地,本技术实施例中的软质吸收垫4的厚度为4

8mm,具体为5mm;透明体2的底部的底部相对于软质吸收垫4向下凸出2

5mm。
[0023]进一步地,本技术实施例中的软质吸收垫4的上侧设有粘接膜层(其上侧设有胶水,其能避免胶水向下通过,其下侧与软质吸收垫4固定在一起)以保证软质吸收垫4的胶粘效果,软质吸收垫4通过粘接膜层粘接在固定圈3的下侧。
[0024]其中,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透明体2的外缘凹设有环槽,环槽环绕透明体2设置。胶粘层的中部设有与透明体2配合的镂空孔(位于透明体2的相邻外侧),胶粘层的下侧且位于镂空孔处胶粘有(通过胶粘层下侧的压敏胶)与环槽配合的固定圈3。固定圈3套设在环槽上,其通过上侧的多个固定件固定在胶粘层上。上侧的离型纸层设有供透明体2露出的上缺口5(位于透明体2的外侧),下侧的离型纸层设有供软质吸收垫4露出的下缺口6(位于固定圈3的相邻外侧)。其中,多个固定件环绕透明体2均匀分布。其中,固定件为竖向设置的圆柱状结构,其上端为上小下大的锥形或圆弧状结构(优选)以便于穿过胶粘层,其内侧下部缺
口让其内侧上部形成挂钩。挂钩穿过胶粘层(其上可设置供挂钩向上穿过的通孔)并钩挂在胶粘层的上侧。具体地,固定件的数量为四个,四个固定件呈矩形排布。固定圈3为PS环(PS材质)且其与固定件一体成型得到。更具体地,软质吸收垫4的内外两侧分别与固定圈3的内外两侧平齐。
[0025]具体地,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透明体2为透明的硅橡胶体,其垂直于敷贴1设置,其为长圆形或椭圆形结构等。软质吸收垫4为与透明体2配合的环形结构。更具体地,透明体2的尺寸可以为:长12

40mm、宽9

20mm、高5

20mm。
[0026]其中,本实施例中的两层离型纸层的结构可以参见申请号为CN2022211644642的描述。
[0027]其中,本技术实施例中的胶粘层为下侧涂覆有压敏胶(粘接效果好)的PU膜层或下侧涂覆有硅凝胶(粘接力较弱)的无纺布层(透气效果好)等,根据使用场景选择,如在成年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可视压迫止血器,包括敷贴(1)和镶嵌固定在敷贴(1)中部的透明体(2),所述敷贴(1)包括胶粘层、胶粘层上下两侧的离型纸层和胶粘层下侧且环绕透明体(2)设置的固定圈(3),所述胶粘层的下侧能胶粘在皮肤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圈(3)的下侧设有软质吸收垫(4),所述软质吸收垫(4)环绕透明体(2)设置,所述透明体(2)的底部为弧形并向下凸出软质吸收垫(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视压迫止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质吸收垫(4)为环形的无纺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视压迫止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质吸收垫(4)的厚度为4

8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视压迫止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质吸收垫(4)的上侧设有粘接膜层,所述软质吸收垫(4)通过粘接膜层粘接在固定圈(3)的下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程盼伟周王杰
申请(专利权)人:美欧微科医疗武汉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