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氧化球团中部脱硝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0814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8: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炼铁球团矿技术领域的一种氧化球团中部脱硝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来自回转窑中带有NO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氧化球团中部脱硝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炼铁球团矿
,具体为一种氧化球团中部脱硝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钢铁企业生产所排放的SO2、粉尘和NO
X
等大气污染物明显上升,其中NO
X
也已经成为国家重点控制的污染物之一;国家环保政策的要求越来越严,对NO
X
的排放要求越来越严,2018年河北省发布的《钢铁工业大气污染物超低排放标准》(DB 13/2169—2018)要求球团焙烧设备NO
X
排放质量浓度为50mg/m3;由于环政策原因,烟气脱硝相关技术的研究近些年才受到重视;目前大部分的成熟脱硝技术主要用于燃煤电厂,在铁矿石烧结球团领域,烟气脱硝的成熟技术很少;目前球团烟气脱销形式主要有SNCR、SCR、活性炭等形式;
[0003]目前在氧化球团生产中的脱硝技术有:1)链篦机头部烟罩部位的SNCR脱硝;2)在氧化球团生产的烟气尾部脱硝;一般是脱硫脱硝一体化,首先将烟气脱硫后,烟气温度降到100℃左右,再将烟气加热到满足催化剂要求的温度(300℃左右)进行脱硝。
[0004]在链篦机头部烟罩部位的SNCR脱硝,对温度的要求很高,氨的泄露量大,脱硝效率低,一般为30

50%;而在氧化球团生产烟气尾部的脱硝,首先将烟气脱硫后,烟气温度降到100℃左右,再将烟气加热到满足催化剂要求的温度(300℃左右)进行脱硝,这种脱硝工艺使用比较普遍,氨的泄露量小,一般为2

5ppm,脱硝效率高,但在实际工业生产当中需要另添加热源,氨水消耗量200kg/h,后部脱硝氨水消耗及热能消耗增加,造成运行费用增加。
[0005]基于此,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氧化球团中部脱硝工艺,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氧化球团中部脱硝工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氧化球团中部脱硝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8]步骤一:将来自回转窑中带有NO
x
的热烟气通入链篦机的预热二段;
[0009]步骤二:烟气通过多管除尘耐热风机及对链箅机预热Ⅱ段物料进行预热后,进入脱硝设备中;
[0010]步骤三:在脱硝设备中喷入氨水作为还原剂,氨水蒸发后产生的混合烟气往上走进入脱硝反应器中,在催化剂的作用下,NH3与NO
X
进行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将其中的NO
X
还原成N2和H2O;
[0011]步骤四:净化后的烟气再送到链篦机抽风干燥段对物料进行干燥,经主引风机抽走,经除尘及脱硫后的烟气达到排放标准排入大气;
[0012]其中步骤二及步骤三中所述脱硝设备包括脱硝室,所述脱硝室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脱硝室的一端一侧固定连接有进烟管,所述进烟管的一端穿过脱硝室并设置在隔板一侧的脱硝室的内部,所述隔板一侧的脱硝室内部设置有排烟管,所述排烟管的一端
穿过脱硝室并设置在脱硝室的外部,所述排烟管的另一端穿过隔板并设置在脱硝室的内部,所述脱硝室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喷头,所述喷头上端固定连接有能够与外部供水管道对接的喷水管,所述排烟管的底部开设有进水口,所述排烟管的一侧开设有排水口,所述脱硝室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排水管,所述隔板上开设有通槽,所述隔板上设置有氨水利用机构,所述氨水利用机构能够将于烟气反应后的氨水,重复与反应后的烟气再次进行反应以提高氨水的利用率以及对烟气的脱硝处理效果。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氨水利用机构包括第一密封板,所述第一密封板设置在通槽的内部,所述第一密封板一端与隔板转动连接,所述隔板、第一密封板一端共同固定设置有若干个呈等距分布的滑道,所述滑道内部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一端固定连接有浮板,所述滑块两侧弹性连接有伸缩板,所述滑块通过伸缩板与滑道滑动连接,所述浮板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滑杆,所述第一滑杆一侧开设有连接槽,所述隔板内部滑动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一端穿过隔板滑动设置在连接槽的内部,所述浮板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滑杆,所述第二滑杆一端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呈等距分布的啮合齿,所述隔板一端转动连接有单向轴承,所述单向轴承一端设置有能够与啮合齿啮合的固定齿轮,所述隔板一端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单向轴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用于其复位的扭簧,所述连接杆一端缠绕连接有连接绳,所述排水管上端密闭设置有第二密封板,所述第二密封板与脱硝室底端内壁滑动连接,所述脱硝室底端设置有导向轮,所述排烟管一端穿过导向轮并与第二密封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密封板一端固定连接有用于其复位的复位弹簧。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限位板位于隔板内部下侧时,所述限位板的内壁能够与第一密封板的一侧壁完全贴合。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密封板的外壁能够与隔板的内壁完全贴合,所述第一密封板上固定连接有密封垫层。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通槽的底端位于进水口水平位置的上方,所述通槽顶端位于排水口水平位置的底端。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脱硝室一端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呈等距分布的桨叶板,所述桨叶板设置在进水口的内部。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进烟管的口径与排烟管的口径大小相同。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浮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凸块,所述脱硝室的内部开设有与凸块对接的凹槽。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1]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氧化球团中部脱硝工艺,是利用耐热风机及其多管除尘的后部管道上安装脱硝装置,以氧化球团系统中烟气作为热源,进行脱硝,运行费用最少,不需要另添加热源;节省能源;运行人员数量少;脱硝装置在闭合状态,密封装置的泄漏率为零;本专利技术不需要另添加热源,节省能源与相应的设备投入。
[0022]2.本专利技术采用氨水利用机构,能够将与烟气反应后的氨水,与反应后的烟气再次进行接触反应,使得烟气脱硝更彻底,且对氨水的利用效果更充分。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工艺流程化图;
[0024]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脱硝设备总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专利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脱硝室剖面);
[0026]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脱硝室内部结构示意图(隔板剖面);
[0027]图5为图4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8]图6为隔板侧面结构示意图;
[0029]图7为脱硝室内部结构示意图(后侧剖面视图);
[0030]图8为图7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1]图9为脱硝室内部结构示意图(排烟管局部剖面)。
[0032]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33]1、进烟管;2、脱硝室;3、喷水管;4、排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氧化球团中部脱硝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来自回转窑中带有NO
x
的热烟气通入链篦机的预热二段;步骤二:烟气通过多管除尘耐热风机及对链箅机预热Ⅱ段物料进行预热后,进入脱硝设备中;步骤三:在脱硝设备中喷入氨水作为还原剂,氨水蒸发后产生的混合烟气往上走进入脱硝反应器中,在催化剂的作用下,NH3与NO
X
进行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将其中的NO
X
还原成N2和H2O;步骤四:净化后的烟气再送到链篦机抽风干燥段对物料进行干燥,经主引风机抽走,经除尘及脱硫后的烟气达到排放标准排入大气;其中步骤二及步骤三中所述脱硝设备包括脱硝室(2),所述脱硝室(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隔板(6),所述脱硝室(2)的一端一侧固定连接有进烟管(1),所述进烟管(1)的一端穿过脱硝室(2)并设置在隔板(6)一侧的脱硝室(2)的内部,所述隔板(6)一侧的脱硝室(2)内部设置有排烟管(4),所述排烟管(4)的一端穿过脱硝室(2)并设置在脱硝室(2)的外部,所述排烟管(4)的另一端穿过隔板(6)并设置在脱硝室(2)的内部,所述脱硝室(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喷头(5),所述喷头(5)上端固定连接有能够与外部供水管道对接的喷水管(3),所述排烟管(4)的底部开设有进水口(14),所述排烟管(4)的一侧开设有排水口(15),所述脱硝室(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排水管(7),所述隔板(6)上开设有通槽(11),所述隔板(6)上设置有氨水利用机构,所述氨水利用机构能够将于烟气反应后的氨水,重复与反应后的烟气再次进行反应以提高氨水的利用率以及对烟气的脱硝处理效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氧化球团中部脱硝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氨水利用机构包括第一密封板(12),所述第一密封板(12)设置在通槽(11)的内部,所述第一密封板(12)一端与隔板(6)转动连接,所述隔板(6)、第一密封板(12)一端共同固定设置有若干个呈等距分布的滑道(13),所述滑道(13)内部设置有滑块(8),所述滑块(8)一端固定连接有浮板(10),所述滑块(8)两侧弹性连接有伸缩板(16),所述滑块(8)通过伸缩板(16)与滑道(13)滑动连接,所述浮板(10)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滑杆(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衡宝印陈庆恒刘志伟李成峰彭立安
申请(专利权)人:承德信通首承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