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处理用杂质分离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60712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8: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处理用杂质分离装置,包括:塔身、固定座、沉淀池、落水喷头、过滤消毒填料、换料器、储水池和反渗箱,固定座内设置有塔身,塔身内依次设置有沉淀池、落水喷头、过滤消毒填料、储水池和反渗箱;塔身外侧设置有换料器,换料器连接过滤消毒填料;还包括一种水处理用杂质分离装置的工作方法;改进了设备结构,实现了上料、更换助剂、清理废渣的自动化,一方面不需要停机,提高加工效率,另一方面避免工人近距离接触未处理废水,以免工人吸入有害物质;同时采用了封闭式结构和消毒杀菌结构,使其能够处理有害废水,也提高了处理后的水质。水质。水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处理用杂质分离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水处理装置及
,特别涉及一种水处理用杂质分离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水处理作为一种利用物理或者化学处理,将工业废水或者污水重新转化为可以使用的水资源的循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化工生产、电镀、造纸、污水处理等行业。随着水资源的紧缺和成本的上升,大量企业也开始运用绿色技术,对水资源进行循环再利用,水处理技术的改革和优化也迫在眉睫。现在的水处理装置,大多需要沉降池沉降,占地大,不适合大部分企业,同时,装置大多采用物理吸附或化学反应后沉降的方式,因为需要添料或清理废渣,多采用开放或者半开放结构,效率低、不能处理有毒污水,因此,本申请就以上问题,对水处理装置进行了创新和改进。
[0003]现在的水处理设备,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现在的水处理设备大多需要沉降后处理,由于沉降物过多容易堵塞设备或者使处理效果不佳,需要沉降池,然而除了专业的水处理企业,大部分企业不具备建造沉降池的场地。
[0004]2、现在的水处理设备大多存在效率低下的问题,需要停机上料、添加反应剂或助剂、清理析出物,停机时间长,生产效率低。
[0005]3、现在的水处理设备大多存在安全性问题,由于传统水处理装置大多需要人工操作,容易在工作时吸入未处理的废水蒸气,影响工人健康,同时采用开放式或者半开放式结构,导致废水有途径逸散,危害工人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处理用杂质分离装置及其工作方法,改进了设备结构,将沉降物快速排出,以达到传统沉降池的效果,避免了大部分企业建造场地不足的问题,实现了上料、更换助剂、清理废渣的自动化,一方面不需要停机,提高加工效率,另一方面避免工人近距离接触未处理废水,以免工人吸入有害物质;同时采用了封闭式结构和消毒杀菌结构,使其能够处理有害废水,也提高了处理后的水质。
[0007]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处理用杂质分离装置,包括:塔身、固定座、沉淀池、落水喷头、过滤消毒填料、换料器、储水池和反渗箱,所述固定座内设置有塔身,所述塔身内顶部设置有沉淀池,所述沉淀池一侧设置有落水喷头,所述落水喷头底部设置有过滤消毒填料,所述过滤消毒填料底部设置有储水池,所述储水池底部设置有反渗箱,所述反渗箱设置于塔身底部;所述塔身外侧设置有换料器,所述换料器连接过滤消毒填料。
[0008]本专利技术中所杂质分离装置的设置,采用了物理沉降、化学反应、电解杀菌和反渗透过滤,大幅提高了处理后的水质,提高了设备的加工性能。
[0009]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沉淀池包括第一沉淀池、第二沉淀池、挡板、落料口和出渣口,所述塔身顶部设置有第一沉淀池,所述第一沉淀池底部设置有第二沉淀池;所述第一沉淀池一端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顶面设置于第一沉淀池中段,所述第一沉淀池另一端设置有出渣口;所述第二沉淀池一端设置有落料口,所述落料口连接落水喷头,所述落料口设置于第二沉淀池顶部,所述第二沉淀池另一端同样设置有出渣口。
[0010]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沉淀池顶部设置有沉降剂盒,所述沉降剂盒与沉降池配合,所述沉降剂盒顶部穿出塔身。
[0011]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沉淀池的设置,采用多个沉淀池,避免沉淀物快速堆积溢出,降低沉淀池排渣的压力。
[0012]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沉淀池的设置,通过可分离固液的出渣口,将沉降物快速排出,并去除沉降物,再重新送回沉淀池,避免沉降物堆积,又实现了很好的沉降效果,以代替传统沉降池,避免了大部分企业建造场地不足的问题。
[0013]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出渣口包括开闭阀、滤网、滑杆、盛水槽和回水泵,所述第一沉淀池底部设置有开闭阀,所述开闭阀一侧设置有滤网,所述滤网倾斜布置,所述滤网顶部设置有滑杆,所述滑杆设置有多个,所述滑杆相互平行布置,所述滤网底部设置有盛水槽,所述盛水槽一侧设置有回水泵,所述回水泵输出端设置于第一沉淀池顶部;所述第二沉淀池一侧出渣口与第一沉淀池一侧出渣口结构相同。
[0014]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出渣口的设置,通过滤网分离渣料和水,实现渣料的自动排出,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盛水槽底部仅与回水泵连接,所述回水泵连接至沉淀池顶部。
[0015]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出渣口还包括液压推杆,所述液压推杆设置于第一沉淀池底部,所述液压推杆与开闭阀配合,所述液压推杆和开闭阀采用线控。
[0016]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液压推杆的设置,提高排渣速度,避免大量废水由出渣口溢出而导致滤网过滤不及时。
[0017]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液压推杆的设置,采用线控实现远程操作,避免工人登高。
[0018]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换料器包括上料链、推料室、排料室、下料滑道、置料架、转台和推料板,所述塔身一侧设置有上料链,所述上料链顶部设置有推料室,所述推料室一侧设置有排料室,所述排料室底部设置有下料滑道,所述下料滑道设置于塔身一侧;所述塔身内部设置有置料架,所述置料架上设置有转台,所述转台呈放射性,所述转台内设置有推料板,所述推料板设置于置料架上,所述推料板与排料室配合。
[0019]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换料器的设置,通过机械结构实现自主更换填料,避免设备出现过滤杂质能力降低的问题;通过传送链将替换的填料送至高处,避免工人登高。
[0020]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换料器的设置,采用链式爬料梯,由净化塔内部液压缸送出废弃填料,从爬料梯一侧滑落,再由工人从塔底放入填料,由爬料梯将填料提升,通过液压缸直接送入净化塔,实现填料的机械替换。
[0021]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塔身上设置有开闭舱门,所述开闭舱门与推料室配合,所述开闭舱门与排料室配合,所述开闭舱门电控。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上料链上设置有置料板,所述置料板设置有多个,所述置料板倾斜布置。
[0022]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置料板的设置,配合填料外形,避免调料掉落。
[0023]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储水池包括水池、缓流板、第一阶梯、电解电极、第一挡流板、第二阶梯、阻滤片、第二挡流板、第三阶梯和落水口,所述塔身底部设置有水池,所述水池顶部设置有缓流板;所述水池一端设置有第一阶梯,所述第一阶梯两侧设置有电解电极,所述第一阶梯一端设置有第一挡流板;所述第一阶梯靠近第一挡流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阶梯,所述第二阶梯高度小于第一阶梯,所述第二阶梯内设置有阻滤片,所述阻滤片设置有多个,所述阻滤片分隔第二阶梯,所述第二阶梯远离第一阶梯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挡流板;所述第二阶梯靠近第二挡流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三阶梯,所述第三阶梯远离第二挡流板的一端设置有落水口,所述落水口连接反渗箱。
[0024]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储水池的设置,通过电解杀菌,提高水质,同时设置了二次过滤,过滤前段工序产生的杂质,所述储水池依靠重力自然流动。
[0025]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阻滤片底部设置有托渣板,所述托渣板呈网状,所述托渣板填充设置有活性炭。
[0026]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托渣板的设置,使杂质不堆积在池底,方便清理。
[0027]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塔身上设置有舱门,所述舱门设置于第二阶梯顶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处理用杂质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塔身(1)、固定座(2)、沉淀池(3)、落水喷头(4)、过滤消毒填料(5)、换料器(6)、储水池(7)和反渗箱(8),所述固定座(2)内设置有塔身(1),所述塔身(1)内顶部设置有沉淀池(3),所述沉淀池(3)一侧设置有落水喷头(4),所述落水喷头(4)底部设置有过滤消毒填料(5),所述过滤消毒填料(5)底部设置有储水池(7),所述储水池(7)底部设置有反渗箱(8),所述反渗箱(8)设置于塔身(1)底部;所述塔身(1)外侧设置有换料器(6),所述换料器(6)连接过滤消毒填料(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处理用杂质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淀池(3)包括第一沉淀池(31)、第二沉淀池(32)、挡板(33)、落料口(34)和出渣口(35),所述塔身(1)顶部设置有第一沉淀池(31),所述第一沉淀池(31)底部设置有第二沉淀池(32);所述第一沉淀池(31)一端设置有挡板(33),所述挡板(33)顶面设置于第一沉淀池(31)中段,所述第一沉淀池(31)另一端设置有出渣口(35);所述第二沉淀池(32)一端设置有落料口(34),所述落料口(34)连接落水喷头(4),所述落料口(34)设置于第二沉淀池(32)顶部,所述第二沉淀池(32)另一端同样设置有出渣口(3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处理用杂质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渣口(35)包括开闭阀(351)、滤网(352)、滑杆(353)、盛水槽(354)和回水泵(355),所述第一沉淀池(31)底部设置有开闭阀(351),所述开闭阀(351)一侧设置有滤网(352),所述滤网(352)倾斜布置,所述滤网(352)顶部设置有滑杆(353),所述滑杆(353)设置有多个,所述滑杆(353)相互平行布置,所述滤网(352)底部设置有盛水槽(354),所述盛水槽(354)一侧设置有回水泵(355),所述回水泵(355)输出端设置于第一沉淀池(31)顶部;所述第二沉淀池(32)一侧出渣口(35)与第一沉淀池(31)一侧出渣口(35)结构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处理用杂质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渣口(35)还包括液压推杆(356),所述液压推杆(356)设置于第一沉淀池(31)底部,所述液压推杆(356)与开闭阀(351)配合,所述液压推杆(356)和开闭阀(351)采用线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处理用杂质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料器(6)包括上料链(61)、推料室(62)、排料室(63)、下料滑道(64)、置料架(65)、转台(66)和推料板(67),所述塔身(1)一侧设置有上料链(61),所述上料链(61)顶部设置有推料室(62),所述推料室(62)一侧设置有排料室(63),所述排料室(63)底部设置有下料滑道(64),所述下料滑道(6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红彬孔红杰龚青
申请(专利权)人:太仓百川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