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制冷温度补偿方法、控制装置、控制方法及空调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60566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8: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空调制冷温度补偿方法、控制装置、控制方法及空调器,涉及空调技术领域。该获取室外环境温度、室内环境温度和制冷运行时长;根据室外环境温度、室内环境温度和制冷运行时长对室内环境温度进行温度补偿,以得到室内环境补偿温度。该空调制冷温度补偿方法能够综合考虑室外环境温度、室内环境温度和制冷运行时长三个相关联因素对室内环境的制冷量需求及空调器的制冷负荷的影响,对室内环境温度进行更为灵活、贴合实际使用环境的补偿,以使空调器能够快速将室内环境温度调节至靠近舒适范围,并且到达舒适范围后可以获得更加接近内环实际温度的室内环境补偿温度,在确保用户舒适性的基础上,降低空调器运行频率,达到节能效果。节能效果。节能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制冷温度补偿方法、控制装置、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制冷温度补偿方法、控制装置、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技术介绍

[0002]空调器广泛用于室内环境温度的调节,空调器制冷运行时,一般通过室内机中的温度传感器检测所处环境的温度作为室内环境温度,以对空调器的运行频率和启停状态进行控制;然而部分室内机,如壁挂式室内机的安装位置较高,由于冷热空气会发生热空气上行、冷空气下行的分层现象,空调器制冷运行过程中,往往用户所处高度的环境温度已经达到甚至低于设定温度,但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仍大于设定温度,空调器根据检测的温度依然保持较高频率运行,导致用户使用舒适性较差,且空调器能耗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包括提供一种空调制冷温度补偿方法、控制装置、控制方法及空调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室内机中的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偏高,导致用户使用舒适性较差,且空调器能耗较高的技术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空调制冷温度补偿方法,包括:
[0005]获取室外环境温度、室内环境温度和制冷运行时长;
[0006]根据所述室外环境温度、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和所述制冷运行时长对所述室内环境温度进行温度补偿,以得到室内环境补偿温度。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空调制冷温度补偿方法,综合考虑室外环境温度、室内环境温度和制冷运行时长三个相关联因素对室内环境的制冷量需求及空调器的制冷负荷的影响,对室内环境温度进行更为灵活、贴合实际使用环境的补偿,以使空调器能够快速将室内环境温度调节至靠近室内设定温度的舒适范围,并且到达舒适范围后可以获得更加接近内环实际温度的室内环境补偿温度,在确保用户舒适性的基础上,降低空调器运行频率,达到节能效果。
[0008]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室外环境温度、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和所述制冷运行时长对所述室内环境温度进行温度补偿,以得到室内环境补偿温度的步骤中,包括:
[0009]所述室内环境补偿温度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0010]T
内补
=T
内环
‑△
T;
[0011]其中,T
内补
为所述室内环境补偿温度,℃;T
内环
为所述室内环境温度,℃;

T为补偿温度,℃;
[0012]所述补偿温度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0013]△
T=

T0
·
K1
·
K2+K3;
[0014]其中,

T0为根据空调机型设定的初始补偿温度,℃;K1为根据所述室外环境温度确定的外环影响系数;K2为根据所述室内环境温度确定的内环影响系数;K3为根据所述制
冷运行时长确定的运行时长影响值,℃。
[0015]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于预设温度范围内,所述外环影响系数随所述室外环境温度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
[0016]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0017]若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大于等于预设上限温度或小于等于预设下限温度,则K1=0;
[0018]和/或,若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大于所述预设下限温度且小于等于预设温度标准值,则K1=(T
外环

T
min
)2/(T
标准

T
min
)2;其中,T
外环
为所述室外环境温度,℃;T
min
为所述预设下限温度,℃;T
标准
为所述预设温度标准值,℃,所述预设温度标准值大于所述预设下限温度且小于所述预设上限温度;
[0019]和/或,若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大于所述预设温度标准值且小于等于所述预设上限温度时,K1=(T
外环

T
max
)2/(T
标准

T
max
)2;其中,T
max
为所述预设上限温度,℃。
[0020]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当室内设定温度小于所述室内初始温度时,所述内环影响系数随所述室内环境温度的减小而增大。
[0021]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0022]获取室内设定温度;
[0023]若所述室内设定温度大于等于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则K2=0;
[0024]和/或,若所述室内设定温度小于所述室内环境温度,K2=(T
内环

T
内初
)/(T


T
内初
);其中,T
内初
为所述室内初始温度,℃;T

为所述室内设定温度,℃。
[0025]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0026]获取制冷标准时长;
[0027]若所述制冷运行时长小于制冷标准时长,则K3=0;
[0028]若所述制冷运行时长大于等于所述制冷标准时长且小于二倍的所述制冷标准时长,则K3=k;
[0029]若所述制冷运行时长大于等于二倍的所述制冷标准时长且小于四倍的所述制冷标准时长,则K3=2k;
[0030]若所述制冷运行时长大于等于四倍所述制冷标准时长,则K3=3k;
[0031]其中,k>0。
[0032]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0033]每第一预设时长为一个周期,获取连续m个周期起始时的起始室内环境温度;
[0034]若连续m个所述起始室内环境温度依次增大,则所述运行时长影响值的取值为当前值与预设补偿值的差值。
[0035]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0036]每第二预设时长为一个周期,获取一个周期起始时的起始室内环境温度和终末时的周期室内环境温度;
[0037]若所述周期室内环境温度与所述起始室内环境温度的差值大于预设温差,则所述运行时长影响值的取值为当前值与预设补偿值的差值。
[003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控制装置,能够执行上述空调制冷温度补偿方法,所述控制装置包括:
[0039]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室外环境温度、室内环境温度和制冷运行时长;
[0040]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室外环境温度、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和所述制冷运行时长对所述室内环境温度进行温度补偿,以得到室内环境补偿温度。
[004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控制装置能够综合考虑室外环境温度、室内环境温度和制冷运行时长对室内环境的制冷量需求及空调器的制冷负荷的影响,对室内环境温度进行更为灵活的补偿,以使空调器能够快速将室内环境温度调节至靠近室内设定温度的舒适范围,并且到达舒适范围后可以获得更加接近内环实际温度的室内环境补偿温度,在确保用户舒适性的基础上,降低空调器运行频率,达到节能效果。
[004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采用上述空调制冷温度补偿方法得到室内环境补偿温度,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制冷温度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室外环境温度、室内环境温度和制冷运行时长;根据所述室外环境温度、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和所述制冷运行时长对所述室内环境温度进行温度补偿,以得到室内环境补偿温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制冷温度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室外环境温度、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和所述制冷运行时长对所述室内环境温度进行温度补偿,以得到室内环境补偿温度的步骤中,包括:所述室内环境补偿温度按照以下公式计算:T
内补
=T
内环
‑△
T;其中,T
内补
为所述室内环境补偿温度,℃;T
内环
为所述室内环境温度,℃;

T为补偿温度,℃;所述补偿温度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T=

T0
·
K1
·
K2+K3;其中,

T0为根据空调机型设定的初始补偿温度,℃;K1为根据所述室外环境温度确定的外环影响系数;K2为根据所述室内环境温度确定的内环影响系数;K3为根据所述制冷运行时长确定的运行时长影响值,℃。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制冷温度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于预设温度范围内,所述外环影响系数随所述室外环境温度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制冷温度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若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大于等于预设上限温度或小于等于预设下限温度,则K1=0;和/或,若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大于所述预设下限温度且小于等于预设温度标准值,则K1=(T
外环

T
min
)2/(T
标准

T
min
)2;其中,T
外环
为所述室外环境温度,℃;T
min
为所述预设下限温度,℃;T
标准
为所述预设温度标准值,℃,所述预设温度标准值大于所述预设下限温度且小于所述预设上限温度;和/或,若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大于所述预设温度标准值且小于等于所述预设上限温度时,K1=(T
外环

T
max
)2/(T
标准

T
max
)2;其中,T
max
为所述预设上限温度,℃。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制冷温度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当室内设定温度小于室内初始温度时,所述内环影响系数随所述室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云忠杜文超潘保远杨中敏汪正江
申请(专利权)人: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