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被动均衡内部结构匀度的琴弦及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60528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8:26
一种能被动均衡内部结构匀度的琴弦及制作方法,包括弦芯,弦芯外表面设有增益层,增益层由若干金属丝缠绕在弦芯的外表面;增益层外表面缠绕有降噪层,降噪层外表面设置有紧固层,弦芯、增益层、降噪层和紧固层之间均填充涂抹有层间填充膏。本发明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降噪层可抑制高频,以丰富琴弦的谐振。通过紧固层将弦芯、增益层和降噪层裹紧固定,使整个琴弦振动时能够一起共振。通过涂抹层间填充膏,使层间填充膏进入各层间的细微缝隙中,使各层在振动时能形成共振,以减少各层各自的谐振带来的噪音;从而可保证琴弦内部结构的均匀,密度均衡和同频共振。密度均衡和同频共振。密度均衡和同频共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被动均衡内部结构匀度的琴弦及制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弦乐器
,具体涉及一种能被动均衡内部结构匀度的琴弦及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琴弦是弦乐器上激发声音的线,在一定的张力下,通过摩擦、弹击等手法激发弦振动,经过共鸣腔的放大,得到乐音,是弦乐器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0003]目前现有的琴弦芯最多使用的是普通的单根钢芯,可塑性有限,部分乐器琴弦使用张力较大时,在使用过程经常易出现断弦,绷紧后琴弦振动不顺畅,音色迟钝,张力容易老化,或者琴弦缠绕结构与弦芯易产生分离状态,导致音色发闷,音色颗粒感缺失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能被动均衡内部结构匀度的琴弦及制作方法,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降噪层可抑制高频,以丰富琴弦的谐振。通过紧固层将弦芯、增益层和降噪层裹紧固定,使整个琴弦振动时能够一起共振。通过涂抹层间填充膏,使层间填充膏进入各层间的细微缝隙中,使各层在振动时能形成共振,以减少各层各自的谐振带来的噪音;从而可保证琴弦内部结构的均匀,密度均衡和同频共振。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6]一种能被动均衡内部结构匀度的琴弦及制作方法,包括弦芯,所述弦芯外表面设有增益层,所述增益层缠绕在弦芯的外表面;所述增益层外表面缠绕有降噪层,所述降噪层外表面设置有紧固层,所述弦芯、增益层、降噪层和紧固层之间均填充涂抹有层间填充膏。
[0007]优选地,所述弦芯采用单根或多根的金属丝、化纤丝或蚕丝组成。
[0008]优选地,所述增益层采用高比重合金丝压延至扁平状缠绕于弦芯外表面。
[0009]优选地,所述降噪层由若干化纤丝或蚕丝无捻并丝而成,并缠绕于增益层外。
[0010]优选地,所述紧固层由将复合化纤单丝压延后,缠绕于降噪层外,通过复合化纤单丝的弹性将弦芯、增益层和降噪层裹紧固定。
[0011]优选地,所述层间填充膏为黏稠状的石油提取油脂,用于对弦芯、增益层、降噪层和紧固层之间的缝隙进行填充。
[0012]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用于制备上述的能被动均衡内部结构匀度的琴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13]步骤S1:将单根金属丝或多根金属丝打捻制作弦芯,也或者将多股化纤丝通过无捻并丝机得到无捻并合丝弦芯;并在弦芯表面涂抹层间填充膏;
[0014]步骤S2:将高比重合金丝先进行压延至扁平状,然后缠绕于弦芯的外表面,以形成增益层,并在增益层外表面涂抹层间填充膏;
[0015]步骤S3:制作降噪层;由若干化纤丝或蚕丝通过无捻并丝为单丝丝束,再将单丝丝束缠绕于增益层外,形成降噪层,并在降噪层外表面涂抹层间填充膏;
[0016]步骤S4:将复合化纤单丝压延后,缠绕于降噪层外,并进行多层多次缠绕,形成紧固层,以完成琴弦的缠绕步骤;
[0017]步骤S5:将步骤S4所得到的琴弦输入到压磨机中进行打磨,使得琴弦的表面得到镜面效果,并通过延伸振动台使层间填充膏充分进入各层间的细微缝隙中;以获得乐器琴弦。
[0018]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能被动均衡内部结构匀度的琴弦及制作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化纤丝或蚕丝所形成的降噪层来抑制高频,提供更多的倍音,可以丰富琴弦的谐振来提供更好的音色感受。通过若干个富有弹性的锦纶单丝缠绕而成的紧固层将弦芯、增益层和降噪层裹紧固定,使整个琴弦振动时能够一起共振。通过在弦芯、增益层、降噪层和紧固层之间均填充涂抹有层间填充膏,通过将层间填充膏进入各层间的细微缝隙中,让各层在振动时能形成共振,以减少各层各自的谐振带来的噪音;并且层间填充膏始终存在于各层缠绕物中,可以在随后琴弦的使用中,不断移动到因为琴弦振动新出现的缝隙中,以及琴弦缠绕物老化断裂,腐蚀等等出现的缝隙中,从而可保证琴弦内部结构的均匀,密度均衡和同频共振。并且层间填充膏也可随着按压逐渐渗出表面,从而保证琴弦的外表面润滑,保护演奏者手指的磨损,减少琴弦于琴面之间摩擦损坏,减少琴弦与琴面与手指因为干燥产生的杂音。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0020]图1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本专利技术的截面示意图;
[0022]图中标号说明:
[0023]1、弦芯;2、增益层;3、降噪层;4、紧固层;5、层间填充膏。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5]实施例一,如图1

2所示,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被动均衡内部结构匀度的琴弦及制作方法,包括弦芯1,弦芯1外表面设有增益层2,增益层2是由金属丝缠绕在弦芯1的外表面;增益层2外表面缠绕有降噪层3,降噪层3外表面设置有紧固层4,弦芯1、增益层2、降噪层3和紧固层4之间均填充涂抹有层间填充膏5。
[0026]其中,弦芯1由单根或多根的金属丝、化纤丝或蚕丝组成,当为多根单丝组成时,通过将多股单丝进行无捻并丝而形成单根丝束;从而保证了其抗断裂强度。在本实施例中,也可采用单根钢丝、化纤或者蚕丝打捻成绳,其中多股钢丝即形成钢绳;钢丝的股量在3

9之间,以保证所形成的弦芯1具有较好的周向圆度,以便于增益层2能够进行较好的缠绕包裹。
[0027]再通过在弦芯1的外表面缠绕一层增益层2,以增加琴弦整体的比重,从而可提高标准音高下的张力,可获得最大的振动,继而可增加琴体与共鸣箱的共振,提高音响音量。在本实施例中,增益层2可采用如金、银、铜等高比重合金丝压延至扁平状缠绕于弦芯1外表
面,以形成增益层2。
[0028]另外由于琴弦振动获得所需要的音响音量的同时,也会带来过多的高频音,因此需要减少和抑制;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降噪层3,降噪层3是由若干个化纤丝或蚕丝进行无捻并丝而成,并缠绕于增益层2外。从而可通过化纤丝或蚕丝所形成的降噪层3来抑制弦芯1和增益层2带来的金属噪音,提供更多的倍音,可以丰富琴弦的谐振来提供更好的音色感受。
[0029]紧固层4是由复合化纤单丝压延后,缠绕于降噪层3外,以形成紧固层4,在本实施例中,此需要多层多次进行缠绕,通过复合化纤单丝的弹性将弦芯1、增益层2和降噪层3裹紧固定,使整个琴弦振动时能够实现同频共振的目的。
[0030]通过在弦芯1、增益层2、降噪层3和紧固层4之间均填充涂抹有层间填充膏5,从而可在随后的压磨机工序中,让层间填充膏5进入各层间的细微缝隙中,让各层在振动时能形成共振,以减少各层各自的谐振带来的噪音;并且层间填充膏5始终存在于各层缠绕物中,可以在随后琴弦的使用中,不断移动到因为琴弦振动新出现的缝隙中,以及琴弦缠绕物老化断裂,腐蚀等等出现的缝隙中,从而可保证琴弦内部结构的均匀,密度均衡和同频共振。在本实施例中,层间填充膏5为黏稠状的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被动均衡内部结构匀度的琴弦,其特征在于:包括弦芯(1),所述弦芯(1)外表面设有增益层(2),所述增益层(2)缠绕在弦芯(1)的外表面;所述增益层(2)外表面缠绕有降噪层(3),所述降噪层(3)外表面设置有紧固层(4),所述弦芯(1)、增益层(2)、降噪层(3)和紧固层(4)之间均填充涂抹有层间填充膏(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被动均衡内部结构匀度的琴弦,其特征在于:所述弦芯(1)采用单根或多根的金属丝、化纤丝或蚕丝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被动均衡内部结构匀度的琴弦,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益层(2)采用高比重合金丝压延至扁平状缠绕于弦芯(1)外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被动均衡内部结构匀度的琴弦,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噪层(3)由若干化纤丝或蚕丝无捻并丝而成,并缠绕于增益层(2)外表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被动均衡内部结构匀度的琴弦,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层(4)由将复合化纤单丝压延后,缠绕于降噪层(3)外,通过复合化纤单丝的弹性将弦芯(1)、增益层(2)和降噪层(3)裹紧固定。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丹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乐圣乐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