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称重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0481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8: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称重仪,包括壳体、载物台、第一复位件、挤压块以及传感器本体,所述壳体具有开口且开口朝上设置,所述壳体的顶面开有安装槽,所述第一复位件设置于所述安装槽中,所述第一复位件的顶部与所述载物台的底部连接,所述载物台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上方,所述传感器本体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挤压块连接于所述载物台的底部并位于所述传感器本体的上方,还包括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气缸、活塞组件以及缓冲块。本申请通过设置利用气压来进行缓冲的缓冲机构,能够在称重仪受到冲击时进行有效缓冲,对传感器本体进行有效保护,防止传感器受到的冲击力过大,导致传感器损坏,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称重仪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称重仪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称重仪。

技术介绍

[0002]称重仪为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器具,电子称重仪的原理是,当物体放在载物台上时,压力施加给传感器,传感器发生弹性形变,从而使阻抗发生变化,同时使用激励电压发生变化,输出一个变化的模拟信号,模拟信号经放大电路放大输出到模数转换器,转换成便于处理的数字信号输出到CPU运算控制并通过显示器给予使用者观察。在有些称重环境中,需要称重的重物常常不会轻拿轻放,特别是人力搬运重物时,当人将重物扔到载物台上时,物体会由于重力原因而开始下坠并撞击载物台,载物台的冲击力传递到传感器,此时形成的瞬间冲击力峰值会远远超过传感器的可承受的极限负荷,因此当传感器受到此类的冲击时,传感器非常容易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为了解决现有的称重仪对于瞬时冲击力缓冲不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称重仪,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4]一种称重仪,包括壳体、载物台、第一复位件、挤压块以及传感器本体,所述壳体具有开口且开口朝上设置,所述壳体的顶面开有安装槽,所述第一复位件设置于所述安装槽中,所述第一复位件的顶部与所述载物台的底部连接,所述载物台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上方,所述传感器本体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挤压块连接于所述载物台的底部并位于所述传感器本体的上方,还包括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气缸、活塞组件以及缓冲块,所述气缸连接于所述壳体的内壁上,且所述壳体的内壁上开有贯通孔,所述气缸上分别开有安装孔以及连接孔,所述安装孔的圆心与所述连接孔的圆心均位于所述气缸的中轴线上,所述贯通孔中设置有安全阀,所述安全阀通过所述安装孔与所述气缸连接,所述气缸通过所述安全阀与外界连通;
[0005]所述活塞组件包括活塞头以及活塞杆,所述活塞头活动连接于所述气缸中,所述活塞杆的一端穿过所述连接孔与所述活塞头固定连接,所述活塞杆与所述连接孔密封活动连接,所述活塞杆位于所述气缸外的另一端与所述缓冲块连接,所述缓冲块与所述挤压块相适配设置。
[0006]上述的一种称重仪,通过设置利用气压来进行缓冲的缓冲机构,能够在称重仪受到冲击时进行有效缓冲,对传感器本体进行有效保护,防止传感器受到的冲击力过大,导致传感器损坏,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0007]进一步地,所述活塞杆位于所述气缸外的部分套接有第二复位件,所述第二复位件位于所述气缸与所述缓冲块之间。
[0008]进一步地,所述挤压块为圆台结构,在竖直方向上,所述挤压块的下端面面积小于所述挤压块的上端面面积。
[0009]进一步地,所述缓冲块远离所述活塞杆的端面与所述挤压块的侧面相适配地倾斜设置。
[0010]进一步地,所述缓冲结构有偶数个,偶数个的所述缓冲机构关于所述壳体竖直方向上的中轴线对称均布设置,所述贯通孔以及所述安全阀相适配地也有对应的偶数个并相对应设置。
[0011]进一步地,所述安全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内设置有流道调节机构,所述流道调节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端部、第一连接片、连接节点、第二连接片以及第二端部,所述连接节点与所述阀体的内壁连接;
[0012]处于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一端部、所述第一连接片以及所述第二连接片均与所述阀体内壁抵接,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阀体的内壁有第一间隙。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片以及所述第二连接片均朝向同一方向倾斜设置,所述第一连接片靠近所述气缸设置,所述第二连接片靠近外界设置。
[0014]进一步地,所述挤压块的中轴线与所述壳体的中轴线共线。
[001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端部为弧形结构,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一端部的凹面朝向远离所述连接节点的一侧设置。
[0016]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端部为弧形结构,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二端部的凹面朝向远离所述连接节点的一侧设置。
附图说明
[0017]从以下结合附图的描述可以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图中的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而是将重点放在示出实施例的原理上。在不同的视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定对应的部分。
[0018]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之一中一种称重仪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图1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0020]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之一中一种称重仪的流道调节机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之一中一种称重仪的安全阀的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说明:
[0023]10、壳体;11、安装槽;21、载物台;22、第一复位件;23、挤压块;30、传感器本体;41、气缸;42、缓冲块;43、活塞头;44、活塞杆;45、第二复位件;50、安全阀;51、阀体;52、第一端部;53、第一连接片;54、连接节点;55、第二连接片;56、第二端部;57、第一间隙;58、第二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使得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其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5]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0026]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7]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第一”、“第二”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
[0028]如图1、图2、图3以及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的一种称重仪,包括壳体10、载物台21、第一复位件22、挤压块23以及传感器本体30,所述壳体10具有开口且开口朝上设置,所述壳体10的顶面开有安装槽11,所述第一复位件22设置于所述安装槽11中,所述第一复位件22的顶部与所述载物台21的底部连接,所述载物台21设置于所述壳体10的上方,所述传感器本体30设置于所述壳体10内,所述挤压块23连接于所述载物台21的底部并位于所述传感器本体30的上方,还包括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气缸41、活塞组件以及缓冲块42,所述气缸41连接于所述壳体10的内壁上,且所述壳体10的内壁上开有贯通孔,所述气缸41上分别开有安装孔以及连接孔,所述安装孔的圆心与所述连接孔的圆心均位于所述气缸41的中轴线上,所述贯通孔中设置有安全阀50,所述安全阀50通过所述安装孔与所述气缸41连接,所述气缸41通过所述安全阀50与外界连通;
[0029]所述活塞组件包括活塞头43以及活塞杆44,所述活塞头43活动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称重仪,包括壳体、载物台、第一复位件、挤压块以及传感器本体,所述壳体具有开口且开口朝上设置,所述壳体的顶面开有安装槽,所述第一复位件设置于所述安装槽中,所述第一复位件的顶部与所述载物台的底部连接,所述载物台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上方,所述传感器本体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挤压块连接于所述载物台的底部并位于所述传感器本体的上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气缸、活塞组件以及缓冲块,所述气缸连接于所述壳体的内壁上,且所述壳体的内壁上开有贯通孔,所述气缸上分别开有安装孔以及连接孔,所述安装孔的圆心与所述连接孔的圆心均位于所述气缸的中轴线上,所述贯通孔中设置有安全阀,所述安全阀通过所述安装孔与所述气缸连接,所述气缸通过所述安全阀与外界连通;所述活塞组件包括活塞头以及活塞杆,所述活塞头活动连接于所述气缸中,所述活塞杆的一端穿过所述连接孔与所述活塞头固定连接,所述活塞杆与所述连接孔密封活动连接,所述活塞杆位于所述气缸外的另一端与所述缓冲块连接,所述缓冲块与所述挤压块相适配设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称重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位于所述气缸外的部分套接有第二复位件,所述第二复位件位于所述气缸与所述缓冲块之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称重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块为圆台结构,在竖直方向上,所述挤压块的下端面面积小于所述挤压块的上端面面积。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妍蓁汪理林显其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理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