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叠的硬壳帐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0464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8: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帐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可折叠的硬壳帐篷,包括多个棚面组件,多个棚面组件依次可拆卸连接围绕形成内部设有容纳腔的多面体结构,所述棚面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表层、过渡层、基层,所述表层包括若干可折叠单元,所述可折叠单元附着于过渡层,可折叠单元为硬质材料,所述过渡层为柔性材料,所述基层为充气层,在基层上设有充放气口。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折叠的硬壳帐篷,既具有较优的防护性能,可抵御野外猛兽的撕扯,保护帐篷内使用者的生命安全,同时该帐篷又具备可折叠功能,使其具有运输及携带的便利性。输及携带的便利性。输及携带的便利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折叠的硬壳帐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帐篷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可折叠的硬壳帐篷。

技术介绍

[0002]现有帐篷多将柔性材料用作外覆盖层,但柔性材料的外覆盖层有多种缺陷和不足,比如易被扯破,易被剪破,且受力后还易变形,只能起遮风挡雨的作用,功能较为单一,尤其是其防护能力极为薄弱,无法抵御野外猛兽的撕扯,从而无法保护帐篷内使用者的生命安全。而采用硬质材料制作的帐篷,由于质地坚硬,故不便于收纳折叠,于是无法满足便携性,其与固定建筑相类似,拆装麻烦,丧失了帐篷本身的便携性。
[0003]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智能酒店式帐篷,包括帐篷本体,帐篷本体上设有太阳能电池板和风力发电机,帐篷本体内设有蓄电池组和控制电路;帐篷本体通体采用硬质材料制成,帐篷本体的顶部和四个侧面均为弧面设置,太阳能电池板沿着帐篷本体的顶部呈弧面分布;帐篷本体上设有翻门和翻窗,以及与翻门和翻窗对应的门框和窗框,翻门和翻窗的顶部与帐篷本体之间转动连接。该技术方案中的智能酒店式帐篷由于采用硬质材料制成,防护能力较好,但其结构不便于折叠收纳,故携带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折叠的硬壳帐篷,既具有较优的防护性能,可抵御野外猛兽的撕扯,保护帐篷内使用者的生命安全,同时该帐篷又具备可折叠功能,可提升其运输及携带的便利性。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提供一种可折叠的硬壳帐篷,包括多个棚面组件,多个棚面组件依次可拆卸连接围绕形成内部设有容纳腔的多面体结构,所述棚面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表层、过渡层、基层,所述表层包括若干可折叠单元,若干可折叠单元附着于过渡层,可折叠单元为硬质材料,所述过渡层为柔性材料,所述基层为充气层,在基层上设有充放气口。
[0007]本专利技术的棚面组件作为帐篷的支撑墙体,利用多个棚面组件依次围绕设置以形成多面体结构,该多面体结构即构成了帐篷,多面体结构内部的容纳腔即为帐篷的内置空间,可供人休憩;采用硬质材料的可折叠单元作为棚面组件的表层,使棚面组件在提供普通支撑功能的同时,具有较优的防护性能,可在平时抵御野外猛兽的撕扯,进一步地,可折叠单元为防弹材料时,还可在战时抵御子弹或者弹片的袭击,从而最大限度的保护帐篷内使用者的生命安全,而将表层划分为若干可折叠单元使帐篷在非使用状态下可进行折叠,以减小收纳体积,提升运输与携带便捷性。表层附着于过渡层上,具体地,采用缝纫和/或加热黏贴的方式与柔性材料的过渡层连接,便于硬质表层的折叠和收缩,硬质表层和柔性过渡层共同附着在充气基层上,在使用帐篷时对基层进行充气,充气使整个基层膨胀,进而撑开过渡层与表层,营造容纳腔的空间;在不使用帐篷时,对基层进行放气,使整个基层收缩;瞬间减小了帐篷的收纳空间,然后将帐篷进行折叠。由于硬质材料的表层可对基层形成良好的
防护功能,可避免帐篷被扎破而漏气。
[0008]优选地,所述可折叠单元包括至少两个构件组,两个构件组关于可折叠单元的中部对称设置,构件组与过渡层粘接或通过缝纫方式连接,且构件组为硬质材料。
[0009]优选地,所述构件组包括若干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构件,所述构件均与所述过渡层连接,且构件为硬质材料。
[0010]优选地,所述构件的横截面为三角形或多边形,且构件在所述过渡层的覆盖面积达90%以上。
[0011]优选地,相邻的两个构件之间存在第一间隙,相邻两个构件组之间存在第二间隙,相邻两个可折叠单元之间存在第三间隙,所述第一间隙小于所述第二间隙,所述第二间隙小于所述第三间隙。
[0012]优选地,所述构件为太阳能电池板或液晶面板或防弹面板。
[0013]优选地,相邻两个棚面组件之间通过拉链、魔术贴或卡扣进行可拆卸连接。
[0014]优选地,还包括若干固定基座,若干固定基座均设于多面体结构底部,且与棚面组件可拆卸连接。
[0015]优选地,所述棚面组件为三角形,多个棚面组件连接围绕形成的多面体结构为金字塔结构或立方体结构;或棚面组件为方形,多个棚面组件连接围绕形成的多面体结构为立方体结构。
[0016]优选地,所述基层包括由气密材料构成的外层及外层内包裹的可充气空间,在外层上设有若干间隔线,若干间隔线将外层划分为若干个充气单元,相邻的充气单元之间相互连通,所述充放气口设于其中的一个或多个充气单元。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1)通过采用硬质材料的可折叠单元拼接作为表层,然后将表层与柔性过渡层连接,再利用基层进行充气以对过渡层与表层进行支撑,得到组成帐篷其中一个支撑墙体的棚面组件,将多个棚面组件依次围绕设置并进行可拆卸连接得到帐篷,该帐篷结构简单,装拆简便,而且便于运输携带,还具有较优的防护性能,可抵御野外猛兽的撕扯,保护帐篷内使用者的生命安全;
[0019](2)采用太阳能电池板拼接组成帐篷表层,可给帐篷进行供电,充分利用自然资源;采用液晶面板结合对应的电子元件可使帐篷具有商用功能,同时具备独特的造型;采用防弹面板作为帐篷表层,可使帐篷具有在战时抵御子弹或弹片的攻击,形成临时防护;
[0020](3)通过将帐篷拆分为若干棚面组件,棚面组件的表层可依次划分为可折叠单元、构件组、构件,形成以构件作为基础的硬质部件,柔性过渡层与充气基层作为表层的附着物,最终帐篷在非使用状态下可进行多次折叠,大大减小了帐篷的收纳体积;
[0021](4)帐篷可设计为金字塔结构、立方体结构、长方体结构、类半球结构等多种不同的形状,以适配不同的使用场合。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可折叠的硬壳帐篷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棚面组件在展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局部剖视图;
[0025]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3的A处局部放大图;
[0026]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棚面组件的折叠过程示意图;
[0027]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可折叠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构件组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在使用状态的剖视图;
[0031]图10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可折叠的硬壳帐篷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1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可折叠的硬壳帐篷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1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棚面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示标记说明如下:
[0035]1、棚面组件;2、表层;21、可折叠单元;211、构件组;2111、构件;3、过渡层;4、基层;41、充气单元;51、第一间隙;52、第二间隙;53、第三间隙;6、底座。
[0036]图示箭头为可折叠单元的折叠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折叠的硬壳帐篷,包括多个棚面组件(1),多个棚面组件(1)依次可拆卸连接围绕形成内部设有容纳腔的多面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棚面组件(1)包括依次连接的表层(2)、过渡层(3)、基层(4),所述表层(2)包括若干可折叠单元(21),若干可折叠单元(21)附着于过渡层(3),可折叠单元(21)为硬质材料,所述过渡层(3)为柔性材料,所述基层(4)为充气层,在基层(4)上设有充放气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的硬壳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折叠单元(21)包括至少两个构件组(211),两个构件组(211)关于可折叠单元(21)的中部对称设置,构件组(211)与过渡层(3)粘接或通过缝纫方式连接,且构件组(211)为硬质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叠的硬壳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构件组(211)包括若干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构件(2111),所述构件(2111)均与所述过渡层(3)连接,且构件(2111)为硬质材料。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折叠的硬壳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构件(2111)的横截面为三角形或多边形,且构件(2111)在所述过渡层(3)的覆盖面积达90%以上。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折叠的硬壳帐篷,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构件(2111)之间存在第一间隙(5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杰
申请(专利权)人:阿尔贝斯建筑设计咨询广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