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黑水虻虫粪分离装置及其分离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60151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8: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黑水虻虫粪分离装置及其分离方法,包括分离仓、护网、发光单元和收集仓,分离仓用于放入黑水虻和虫粪,护网围设于分离仓上,使得护网和分离仓形成腔体一,腔体一的顶部为空的,腔体一的底部为密封的,护网设有网孔,网孔和腔体一连通,发光单元向分离仓的边缘提供光照。收集仓和分离仓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柱,使得收集仓和分离仓之间存在高度差,从分离仓逃离的黑水虻通过网孔到达分离仓的边缘,再从分离仓的边缘掉落到收集仓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黑水虻自身生活习性,使其主动从虫粪中分离,分离通时短、效率高,同时黑水虻和虫粪分离彻底,而且人工成本投入少,经济效益好,也不会产生污水。不会产生污水。不会产生污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黑水虻虫粪分离装置及其分离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黑水虻养殖
,具体涉及一种黑水虻虫粪分离装置及其分离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黑水虻,腐生性的水虻科昆虫,能够取食禽畜粪便和生活垃圾,生产高价值的动物蛋白饲料,因其繁殖迅速,生物量大,食性广泛、吸收转化率高,容易管理、饲养成本低,动物适口性好等特点,从而进行资源化利用,其幼虫被称为凤凰虫,成为与蝇蛆、黄粉虫、大麦虫等齐名的资源昆虫,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推广。
[0003]目前,黑水虻虫粪分离处理技术主要有筛分法、刮粪法、水洗法等一些人为干预,虫子被动分离的方法。
[0004]筛分法、刮粪法和水洗法分别存在以下问题:
[0005]1、筛分法:利用不同大小孔径的筛网,将黑水虻和虫粪进行分离。然而该方法虫子大小差异,导致筛分不彻底;虫粪湿度大,导致筛网的网孔堵塞,筛分效率低。
[0006]2、刮粪法:养殖人员使用塑料锹或者刮板将虫粪进行刮离。然而该方法人工成本高,且效率低。
[0007]3、水洗法:将虫子放入盛水容器内,通过冲洗,将虫粪进行进行分离。然而该方法用水量大,并产生大量污水需处理,处理成本高,且污水处理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黑水虻虫粪分离装置及其分离方法,利用黑水虻自身生活习性,使其主动从虫粪中分离,分离通时短、效率高,同时黑水虻和虫粪分离彻底,而且人工成本投入少,经济效益好,也不会产生污水。
[0009]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10]一种黑水虻虫粪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离仓、护网、发光单元和收集仓,分离仓用于放入黑水虻和虫粪,护网围设于分离仓上,使得护网和分离仓形成腔体一,腔体一的顶部为空的,腔体一的底部为密封的,护网设有网孔,网孔和腔体一连通,发光单元向分离仓的边缘提供光照。收集仓和分离仓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柱,使得收集仓和分离仓之间存在高度差,从分离仓逃离的黑水虻通过网孔到达分离仓的边缘,再从分离仓的边缘掉落到收集仓上。
[0011]进一步,分离仓底部设有加热单元,加热单元对分离仓底部加热,当冬季车间气温低于26摄氏度时,可以打开加热单元,保证黑水虻幼虫个体各自逃离。
[0012]进一步,加热单元采用电加热片,也可采用电加热丝,电加热片或电加热丝为电加热器件,具有耐温高、绝缘性能好的特点,同时可根据分离仓的形状,设计各种形状的加热单元,确保加热单元对分离仓底部均匀加热。
[0013]进一步,采用四块护网固定在分离仓的边缘处,四块护网相互固定,围成四边形,
使得分离仓的四个边缘均用于黑水虻幼虫的逃离。
[0014]进一步,采用三块护网固定在分离仓的边缘处,并采用一块挡板设于相邻两块护网之间,三块护网和一块挡板相互固定,围成四边形,增加护网之间连接的强度,同时在安装护网时,可将护网和挡板拼装一个整体结构,再在挡板上施力,将护网和挡板拼装的整体结构固定到分离仓的边缘处,避免安装过程导致护网变形。
[0015]进一步,发光单元固定在护网的外侧,使得发光单元向分离仓的边缘提供光照,黑水虻幼虫在分离仓的边缘受到刺激而快速逃离,提高分离效率。
[0016]进一步,发光单元设有耳板,耳板设有连接孔,连接孔和网孔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连接件可采用铁丝,方便安装或拆卸发光单元,当发光单元故障或无法满足光照强度时,能及时更换发光单元。
[0017]进一步,网孔的孔径为6mm。
[0018]进一步,收集仓设有挡边,挡边围成腔体二,腔体二的顶部为空的,腔体二的底部为密封的,便于收集从分离仓逃离的黑水虻。
[0019]一种黑水虻虫粪分离装置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0020]步骤A、将黑水虻和虫粪投放到分离仓上,黑水虻幼虫本身的蠕动及相互的聚集产生热量,迫使黑水虻幼虫个体各自逃离。
[0021]步骤B、测量车间气温,当温度低于26℃时,打开分离仓底部的加热单元,对分离仓加热。
[0022]步骤C、黑水虻幼虫通过护网的网孔到达分离仓的边缘,通过发光单元向分离仓的边缘提供光照,光照强度大于3500Lux,使得黑水虻幼虫在分离仓的边缘处受到光照刺激,从分离仓的边缘掉落到收集仓,分别收集分离仓的虫粪和收集仓的黑水虻幼虫,实现黑水虻和虫粪的分离。
[0023]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4]本专利技术利用黑水虻幼虫自身特性逃离分离:当满足光照强度大于3500Lux或黑水虻感知温度大于45摄氏度以上时,黑水虻幼虫将不再进食,并且会自身蠕动逃离。黑水虻幼虫本身的蠕动及相互的聚集可以产生大量的热量,迫使黑水虻幼虫个体各自逃离,黑水虻幼虫通过护网的网孔到达分离仓的边缘。本专利技术采用发光单元向分离仓的边缘提供光照,在分离仓的边缘聚集的大量的黑水虻幼虫受到光照刺激,会跌落到收集仓中。本专利技术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依靠黑水虻幼虫的自身特性逃逸分离,分离用时短、效率高;(2)黑水虻幼虫和虫粪的分离彻底,不存在产品中混有虫粪等杂质的现象,保证出货品质;(3)人工成本投入少;(4)可规模化生产,经济效益好。
附图说明
[00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一种黑水虻虫粪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图1的俯视图;
[0028]图3为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9]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发光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中,1

分离仓;2

护网;3

腔体一;4

网孔;5

发光单元;6

挡板;7

支撑柱;8


集仓;9

挡边;10

腔体二;11

加热单元;12

耳板;13

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31]本专利技术利用黑水虻幼虫自身特性逃离分离进行设计:当满足光照强度大于3500Lux或黑水虻感知温度大于45摄氏度以上时,黑水虻幼虫将不再进食,并且会自身蠕动逃离。
[0032]如图1至图4所示,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黑水虻虫粪分离装置,包括分离仓1、护网2、发光单元5和收集仓8。
[0033]分离仓1用于放入黑水虻和虫粪,护网2围设于分离仓1上,使得护网2和分离仓1形成腔体一3,腔体一3的顶部为空的,腔体一3的底部为密封的。护网2设有网孔4,网孔4的孔径为6mm,网孔4和腔体一3连通。收集仓8设有挡边9,挡边9围成腔体二10,腔体二10的顶部为空的,腔体二10的底部为密封的,便于收集从分离仓1逃离的黑水虻。
[0034]本专利技术对护网2和分离仓1的固定方式具体设计,方式一:采用四块护网2固定在分离仓1的边缘处,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黑水虻虫粪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分离仓,所述分离仓用于放入黑水虻和虫粪;一护网,所述护网围设于所述分离仓上,使得所述护网和所述分离仓形成腔体一,所述腔体一的顶部为空的,所述腔体一的底部为密封的,所述护网设有网孔,所述网孔和所述腔体一连通;一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向所述分离仓的边缘提供光照;一收集仓,所述收集仓和所述分离仓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柱,从所述分离仓逃离的黑水虻通过所述网孔,到达所述分离仓的边缘处,并掉落到所述收集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黑水虻虫粪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仓底部设有加热单元,所述加热单元对所述分离仓底部加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黑水虻虫粪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单元采用电加热片。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黑水虻虫粪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采用四块所述护网固定在所述分离仓的边缘处,四块所述护网相互固定,围成四边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黑水虻虫粪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采用三块所述护网固定在所述分离仓的边缘处,并采用一块挡板设于相邻两块所述护网之间,三块所述护网和一块所述挡板相互固定,围成四边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朋邵光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瓴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