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装胶膜和光伏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01300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8: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封装胶膜和光伏组件,封装胶膜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为封装胶膜四周边缘区域以及中间条形区域,所述中间条形区域覆盖中部汇流条,第二区域为所述封装胶膜除了第一区域之外的区域;所述第一区域沿第一方向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区域的沿第一方向的厚度,所述第一方向为由封装胶膜下表面指向所述封装胶膜上表面的方向。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第一区域局部加厚,在极限封装胶膜克重下,不仅能够避免局部层压不良问题,避免主栅与细栅连接处断栅后而导致的边缘电池片发黑现象,而且当封装胶膜用在光伏组件中时能够避免焊带刺穿封装胶膜。免焊带刺穿封装胶膜。免焊带刺穿封装胶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封装胶膜和光伏组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伏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封装胶膜和光伏组件。

技术介绍

[0002]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的主要部件是太阳能电池片,而太阳能电池片不能直接暴露在阳光、雨水等自然条件下,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对太阳能电池片进行封装是很有必要的。
[0003]封装胶膜是光伏封装中重要的封装材料,封装胶膜粘结光伏电池片与光伏玻璃及背板,保护电池片并封装成能输出直流电的光伏组件;因为光伏组件的封装过程具有不可逆性,加之光伏组件的运营寿命要求在25年以上,一旦光伏组件的胶膜开始黄变、龟裂,光伏组件极易失效报废。因此封装胶膜的封装质量直接影响光伏组件产品质量和寿命。
[0004]通常封装胶膜对背板的重力及层压压力有一个缓冲作用,且光伏组件在层压时有边缘溢胶现象,使胶膜量会变少,当封装胶膜的胶膜克重接近极限时,在封装胶膜本身厚底不够以及边缘溢胶的双重作用下,背板通过封装胶膜对焊丝的作用力,导致焊丝挤压主栅,从而使主栅和细栅连接处出现断栅,表现出光伏组件最外侧电池串的最外侧主栅线有电池片发黑现象。
[000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封装胶膜,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为封装胶膜四周边缘区域以及中间条形区域,所述中间条形区域覆盖中部汇流条,第二区域为所述封装胶膜除了第一区域之外的区域;所述第一区域沿第一方向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区域的沿第一方向的厚度,所述第一方向为由封装胶膜下表面指向所述封装胶膜上表面的方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装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胶膜的材质为POE,沿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中间条形区域的厚度范围为115

230μm;或者,所述封装胶膜的材质为EVA,沿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中间条形区域的厚度范围为104

208μ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装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胶膜的材质为POE,沿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区域中封装胶膜四周边缘区域的厚度范围为413

528μm;或者,所述封装胶膜的材质为EVA,沿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区域中封装胶膜四周边缘区域的厚度范围为375

479μ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装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区域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厚度范围为260

350μ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装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为一体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装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胶膜四周边缘区域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长边、第一短边、第二长边和第二短边,所述第一长边与所述第二长边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短边与所述第二短边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长边和所述第二长边沿第二方向的宽度范围为15mm

30mm,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封装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短边与所述第二短边沿第三方向的宽度范围为15mm

30mm,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一方向相交。8.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国晖黄世亮张宁波刘大娇
申请(专利权)人: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