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高层双塔空中异形钢连廊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0025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8: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超高层双塔空中异形钢连廊结构,由第一连廊单元和第二连廊单元对接构成;第一连廊单元与第二连廊单元分别包括钢顶板、钢底板以及连接钢顶板与钢底板的纵向钢架、三角钢架,纵向钢架布置在钢顶板与钢底板的两侧,三角钢架布置于纵向钢架外侧;其中,第一连廊单元的钢顶板顶部以及第二连廊单元的钢底板底部还分别有刚连接板,且第一连廊单元的刚连接板与第二连廊单元的钢顶板固定配合,第二连廊单元的刚连接板与第一连廊单元的钢底板固定配合。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三角钢架形成三角斜面,对高层双塔之间的横向风导流,减少连廊结构所受到的横向剪切力,保证连廊结构安装的稳定,提高抗剪切能力;通过分体式的连廊结构,便于悬吊组装。于悬吊组装。于悬吊组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高层双塔空中异形钢连廊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高端装置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高层双塔空中异形钢连廊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连廊原是中国古建的一种形式,即建筑和建筑之间的连接构筑物,连廊设置出于建筑功能上的要求,它可以方便两塔楼之间的联系。
[0003]现有的超高层双塔之间会设置连廊进行连接。由于连廊设置在两塔之间会受到较大的剪切力,为了缓冲连廊受到的剪切力,现有技术设计了一些新型连廊结构。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 214696042 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高层塔楼钢结构连廊,其通过缓冲支座与缓冲组件的配合设置,能够对连廊主体受到的纵向剪切力以及横向剪切力进行缓冲削弱,有利于提高建筑主体与连廊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0004]然而,在实际用于超高层双塔建筑时,上述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钢结构连廊主要是通过设置外部缓冲装置实现对剪切力的缓冲,而不是对连廊自身结构进行改进;当面对超高层双塔建筑时,由于高空风力大,超高层双塔之间的钢连廊会受到强烈的横向风,造成钢连廊自身仍会受到强大的横向剪切力,这种剪切力仅通过外部缓冲装置无法有效缓冲;(2)钢结构连廊为一体式结构,自重大、体积大,后续超高高度上的吊装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超高层双塔空中异形钢连廊结构,通过三角钢架形成三角斜面,对高层双塔之间的横向风进行导流,减少连廊结构所受到的横向剪切力,保证连廊结构安装的稳定牢固,提高抗剪切能力;通过分体式的连廊结构,便于连廊结构的悬吊组装。
[0006]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7]一种超高层双塔空中异形钢连廊结构,由第一连廊单元和第二连廊单元相对接构成;所述第一连廊单元与第二连廊单元分别包括钢顶板、位于刚顶板下方的钢底板以及连接所述钢顶板与钢底板的纵向钢架、三角钢架,所述纵向钢架布置在所述钢顶板与钢底板的左右两侧,三角钢架布置于纵向钢架外侧;其中,所述第一连廊单元的钢顶板顶部以及第二连廊单元的钢底板底部还分别设置有刚连接板,且所述第一连廊单元的刚连接板与第二连廊单元的钢顶板固定配合,第二连廊单元的刚连接板与第一连廊单元的钢底板固定配合,以实现两个连廊单元的对接安装。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第一连廊单元与第二连廊单元的钢顶板、钢底板的内壁沿其两侧均设置有垂直边,所述垂直边用于安装纵向钢架。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纵向钢架包括两根交叉设置的钢管;两根所述钢管之间,以及,各钢管与钢顶板、钢底板之间,均通过螺栓固定。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第一连廊单元的刚连接板与第二连廊单元的钢顶板之间,以及,第二连廊单元的刚连接板与第一连廊单元的钢底板之间,均通过螺栓相
连。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第一连廊单元的刚连接板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第二连廊单元的钢顶板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相匹配,用于装配第一螺栓。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式之一,第二连廊单元的刚连接板上开设有第三连接孔,第一连廊单元的钢底板上开设有第四连接孔;所述第三连接孔与第四连接孔相匹配,用于装配第二螺栓。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三角钢架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钢顶板、钢底板。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三角钢架的横截面为V形,同时,三角钢架上沿其中部尖角处设置有横向钢柱。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三角钢架和横向钢柱之间形成的空间设置有钢化玻璃。
[0016]本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7](1)本专利技术对连廊自身结构进行改进,通过三角钢架形成的V形结构,便于形成三角斜面,从而可以将超高层双塔之间的横向风进行导流,进而减少连廊结构所受到的横向剪切力,保证连廊结构安装的稳定牢固,提高抗剪切能力;
[0018](2)本专利技术基于分体式的连廊结构设计,将连廊设计为两个连廊单元;相比单体连廊组件,连廊单元的体系更小、重量更轻,便于连廊结构的悬吊组装,更加契合地安装在超高层双塔之间;
[0019](3)本专利技术通过钢化玻璃的覆盖,不仅可以欣赏连廊结构外侧的风景,还能保证连廊结构的通透性,以及,进一步减少连廊结构的自重。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超高层双塔空中异形钢连廊结构的完整结构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超高层双塔空中异形钢连廊结构的拆分结构图;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一连廊单元的结构图;
[0024]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一三角钢架与第一横向钢柱的结构图;
[0025]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二连廊单元的结构图;
[0026]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刚连接板的结构图。
[0027]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如下:
[0028]1、第一连廊单元;11、第一钢顶板;12、第一钢底板;121、第四连接孔;13、第一纵向钢架;14、第一三角钢架;141、第一横向钢柱;15、第一刚连接板;151、第一连接孔;16、第一垂直边;2、第二连廊单元;21、第二钢顶板;211、第二连接孔;22、第二钢底板;23、第二纵向钢架;24、第二三角钢架;241、第二横向钢柱;25、第二刚连接板;251、第三连接孔;26、第二垂直边。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0]实施例一:
[0031]请参阅图1~6,本实施例的一种超高层双塔空中异形钢连廊结构,由第一连廊单元1和第二连廊单元2相对接构成。第一连廊单元1包括第一钢顶板11、位于第一刚顶板11下方的第一钢底板12以及连接第一钢顶板11与第一钢底板12的第一纵向钢架13、第一三角钢架14,第一纵向钢架13布置在第一钢顶板11与第一钢底板12的左右两侧,第一三角钢架14布置于第一纵向钢架13外侧。第二连廊单元2包括第二钢顶板21、位于第二刚顶板21下方的第二钢底板22以及连接第二钢顶板21与第二钢底板22的第二纵向钢架23、第二三角钢架24,第二纵向钢架23布置在第二钢顶板21与第二钢底板22的左右两侧,第二三角钢架24布置于第二纵向钢架23外侧。其中,第一钢顶板11的顶部焊接有第一刚连接板15,第二钢底板22的底部焊接有第二刚连接板25,且第一刚连接板15与第二钢顶板21固定配合,第二刚连接板2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高层双塔空中异形钢连廊结构,其特征在于,由第一连廊单元(1)和第二连廊单元(2)相对接构成;所述第一连廊单元(1)与第二连廊单元(2)分别包括钢顶板、位于刚顶板下方的钢底板以及连接所述钢顶板与钢底板的纵向钢架、三角钢架,所述纵向钢架布置在所述钢顶板与钢底板的左右两侧,三角钢架布置于纵向钢架外侧;其中,所述第一连廊单元(1)的钢顶板顶部以及第二连廊单元(2)的钢底板底部还分别设置有刚连接板,且所述第一连廊单元(1)的刚连接板与第二连廊单元(2)的钢顶板固定配合,第二连廊单元(2)的刚连接板与第一连廊单元(1)的钢底板固定配合,以实现两个连廊单元的对接安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层双塔空中异形钢连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廊单元(1)与第二连廊单元(2)的钢顶板、钢底板的内壁沿其两侧均设置有垂直边,所述垂直边用于安装纵向钢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层双塔空中异形钢连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钢架包括两根交叉设置的钢管;两根所述钢管之间,以及,各钢管与钢顶板、钢底板之间,均通过螺栓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层双塔空中异形钢连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廊单元(1)的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浩钱元弟贾东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