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探测皮肤温度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0002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8:12
本申请涉及温度探测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探测皮肤温度的结构,该结构包括感温部、柔性隔热部、两个电极,其中感温部设置于柔性隔热部的一侧,感温部和柔性隔热部之间固定连接,柔性隔热部靠近感温部一侧的面积不小于感温部靠近柔性隔热部一侧的面积,感温部的厚度小于1.0mm,感温部中间位置的厚度大于边缘位置的厚度,感温部远离柔性隔热部一侧的平面上设置有凹陷结构,两个电极分别固定设置于感温部不接触柔性隔热部的侧面的两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感温部中间位置的厚度大于边缘位置,感温部接触皮肤一侧设置有凹陷结构,使得皮肤与感温部之间充分接触,从而使得感温部的温度与皮肤温度一致,这样通过探测感温部电阻得到的皮肤温度准确度较高。度准确度较高。度准确度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探测皮肤温度的结构


[0001]本申请涉及温度探测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探测皮肤温度的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皮肤的温度能够准确反映人体的体征变化,皮肤温度的准确探测对于医学临床、艾灸等领域十分关键。然而,皮肤是人体最大的散热器官,温度变化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且形状不规则,所以,准确的皮肤温度不容易被探测到。
[0003]现有的水银温度计使用时需要与人体充分接触,不适合探测皮肤温度,且接触时间一般需要大于10分钟,准确度的提升需要更小的分度值,为了清楚地读出温度值,会使得水银通道更细更长,从而不方便使用和携带,因此,水银温度计不适合探测皮肤温度。非接触式的电子温度探测装置一般不能探测到皮肤的真实温度,其探测的是皮肤附近空气的温度,且皮肤与探测装置之间有一段距离,使得探测的温度更容易被影响,从而不够准确。
[0004]综上所述,现有温度探测装置没有结合皮肤形状不规则的特点使探测结构与皮肤充分接触,因此不能准确探测皮肤的温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探测皮肤温度的结构。本技术的构思如下:金属Pt的电阻随温度严格变化,利用金属Pt的特性,只需要金属Pt的温度和皮肤温度一致就可以通过在闭合电回路中探测金属Pt的电阻值得到准确的皮肤温度。本申请通过设计金属Pt的形状和结构,使得金属Pt与皮肤之间充分接触,从而达到准确探测皮肤温度的目的。也就是,本申请中的感温部与皮肤接触越充分,感温部的温度与皮肤的温度越接近,从而通过感温部电阻探测皮肤温度越准确。
[0006]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本申请提供一种探测皮肤温度的结构,该结构包括感温部、柔性隔热部、两个电极。感温部的材料为金属Pt,金属Pt的电阻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且变化规律性较强,从而能够通过探测感温部的电阻,得到皮肤的温度,将皮肤的温度转化为电学物理量。感温部设置于柔性隔热部的一侧,感温部和柔性隔热部之间粘合固定连接,二者紧密接触。柔性隔热部的材料为柔性隔热材料,具体地,柔性隔热部的材料为隔热硅胶、玻璃棉、石棉中的一种,优选地,柔性隔热部的材料为隔热硅胶,因为隔热硅胶的柔性更好,使用时柔性隔热部变形,从而感温部接触不规则形状的皮肤时,柔性隔热部能够随之形变,使柔性隔热部和感温部之间仍然紧密接触。柔性隔热部靠近感温部一侧的面积不小于感温部靠近柔性隔热部一侧的面积,这样,柔性隔热部能够完全覆盖感温部,使感温部与周围环境隔热,从而使得探测结果不受周围环境温度的影响,探测结果准确度高。感温部的厚度小于1.0mm,这样感温部容易形变,使用时,感温部与皮肤的贴合度较好,能够与不规则形状的皮肤充分接触,从而更准确地探测到皮肤的温度。感温部中间位置的厚度大于边缘位置的厚度,较薄的金属Pt导热性能较好,能够将其覆盖下的皮肤处的温度更快地传导到感温部,使得感温部能
够快速吸收更多的热量,从而使得感温部的电阻变化更快;探测时需要将感温部远离柔性隔热部一侧紧贴皮肤,同时,按压柔性隔热部远离感温部一侧,使感温部与皮肤之间紧密接触,由于中间位置的金属Pt更厚,在相同强度的按压作用下,中间位置感温部与皮肤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压强更大,从而接触更加紧密。感温部远离柔性隔热部一侧的平面上设置有凹陷结构,在压力作用下,皮肤会进入凹陷结构,这增加了皮肤与感温部的接触面积,使得皮肤和感温部接触更充分,从而其电阻的变化更能够反映皮肤温度的变化,因此,本申请结构能够更准确地探测皮肤的温度。两个电极分别固定设置于感温部不接触柔性隔热部的侧面的两端,两个电极和感温部之间以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两个电极与外电路形成闭合电回路,外电路至少包括电源和开关,皮肤温度与感温部的电阻对应,感温部的电阻通过探测外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得到,从而达到探测皮肤温度的目的。
[0008]优选地,感温部的形状为一个圆柱体和一个同轴圆环柱组成的整体形状,圆柱体和圆环柱为一个整体,这样能够减小圆柱体和圆环柱之间的欧姆接触电阻,从而使得感温部的电阻变化均来自于皮肤温度的变化,能够准确探测皮肤的温度。圆柱体和圆环柱的一个底面共面,圆柱体与圆环柱共面一侧的底面上设置有凹陷结构,圆柱体的高大于圆环柱的高;这样圆柱体与皮肤接触处的压强较大,能够使得皮肤更容易进入凹陷结构内,从而使得皮肤与感温部的接触面积更大,感温部能够更快更准确地改变自身的电阻,因此本申请结构能够更准确地探测皮肤的温度。圆柱体的位置为中间位置,圆环柱的位置为边缘位置,圆柱体的底面直径不大于圆环柱的底面环宽,圆柱体的底面和圆环柱的底面构成圆形的直径为1.0

5.0cm,凹陷结构外部较宽处的直径为1.0

5.0mm;这样的尺寸能够保证圆柱体的底面能够设置足够多的凹陷结构,同时保证边缘位置较薄的金属Pt更容易形变,使得感温部与皮肤贴合更紧密,也不会使得探测点周围皮肤的温度较快变化。更优选地,凹陷结构为外部宽、内部窄的尖锥状,较宽的外部使得皮肤容易进入凹陷结构,从而增大皮肤与感温部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感温部与皮肤之间充分接触,因此,本申请结构能够准确探测皮肤的温度。具体地,电极的形状为薄片状或棒状,且两个电极的形状相同,这样方便制备。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中感温部的厚度小于1mm,感温部和柔性隔热部均具有柔性,使得本申请结构能够与不规则的皮肤充分接触,从而皮肤温度与感温部的温度一致,温度的变化会使得感温部的电阻变化,从而根据探测感温部的电阻,即可得到皮肤的准确温度。同时,感温部中间位置的厚度大于边缘位置,且感温部接触皮肤一侧设置有凹陷结构,使用时的按压作用会使得感温部中间位置与皮肤之间压强较大,从而使得凹陷结构内进入更多的皮肤,也使得皮肤与感温部之间接触更紧密,从而使得感温部的温度与皮肤温度一致,这样通过探测感温部电阻得到的皮肤温度准确度较高。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探测皮肤温度的结构的主视图;
[0011]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探测皮肤温度的结构的俯视图。
[0012]图标:1

柔性隔热部;2

感温部;3

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为了使本技术的实施过程更加清楚,下面将会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001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探测皮肤温度的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该结构包括柔性隔热部1、感温部2、电极3,其中电极3有两个。感温部2的材料为金属Pt,金属Pt的电阻随温度严格变化,且温度变化时,金属Pt更容易受热均匀,其电阻值变化较快,金属Pt在0℃

100℃的温度范围之内具有较高的精确度,精度值在0.3℃左右,人体温度在37℃左右,因此金属Pt适合用于探测皮肤温度,能够通过探测感温部2的电阻,得到皮肤的温度,将不容易探测的皮肤的温度转化为易于探测的电学物理量。具体地,金属Pt的阻值与温度之间的关系用Callend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探测皮肤温度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包括感温部、柔性隔热部、两个电极,所述感温部设置于所述柔性隔热部的一侧,所述感温部和所述柔性隔热部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柔性隔热部靠近所述感温部一侧的面积不小于所述感温部靠近所述柔性隔热部一侧的面积,所述感温部中间位置的厚度大于边缘位置的厚度,所述感温部远离所述柔性隔热部一侧的平面上设置有凹陷结构,所述两个电极分别固定设置于所述感温部的两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探测皮肤温度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温部的形状为一个圆柱体和一个同轴圆环柱组成的整体形状,所述圆柱体和所述圆环柱为一个整体,所述圆柱体和所述圆环柱的一个底面共面,所述圆柱体与所述圆环柱共面一侧的底面上设置有所述凹陷结构,所述圆柱体的高大于所述圆环柱的高。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探测皮肤温度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体的位置为所述中间位置,所述圆环柱的位置为边缘位置,所述圆柱体的底面直径不大于所述圆环柱的底面环宽,所述圆柱体的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和脉互联网智慧中医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