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盘形工件的对中举升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9998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8: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圆盘形工件的对中举升机构,包括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同步齿形轮,在两个同步齿形轮之间共同缠绕有同步齿形带,所述底板上还设置有与所述同步齿形带方向相同的滑轨,所述滑轨上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座和第二滑座,在所述底板的一端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与驱动缸的缸筒部分相互铰接,而驱动缸的工作端则与第一滑座相连,所述第一滑座和第二滑座分别与同步齿形带的A点和B点固定连接,所述A点和B点则位于同步齿形带中轴线的两侧,在第一滑座和第二滑座上均设置有滚轮支架,所述滚轮支架上对称地转动支撑有两个对中滚轮,且对中滚轮的转轴纵向分布。向分布。向分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圆盘形工件的对中举升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自动化生产领域,特别是一种圆盘形工件的对中举升机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于生产效率的追求不断提升。自动化生产线与传统的生产方式相比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因此现在许多厂家都在进行自动化生产线的改装和布置。在自动化生产线中,为了满足下一个工序的取料要求,需要工件在前一个工位处调整至合适的姿态后,运动至标准取料位,才能够让机械手实现快速的取料操作;针对圆盘形的工件(如汽车装配线中的汽车轮毂),则需要圆盘形工件的圆心对正后才能实现机械手的抓取,而圆形的工件要想实现定心,用传统的方式和机构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造成工作效率降低等问题。因此现在需要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或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布局合理,能够快速、方便且准确地实现圆盘形工件的对中操作,并兼具有举升功能的机构。
[0004]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圆盘形工件的对中举升机构,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同步齿形轮2,在两个同步齿形轮2之间共同缠绕有同步齿形带3,所述底板1上还设置有与所述同步齿形带3方向相同的滑轨4,所述滑轨4上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座5和第二滑座6,在所述底板1的一端设置有支撑架7,所述支撑架7与驱动缸8的缸筒部分相互铰接,而驱动缸8的工作端则与第一滑座5相连,所述第一滑座5和第二滑座6分别与同步齿形带3的A点和B点固定连接,所述A点和B点则位于同步齿形带3中轴线的两侧,在第一滑座5和第二滑座6上均设置有滚轮支架9,所述滚轮支架9上对称地转动支撑有两个对中滚轮10,且对中滚轮10的转轴纵向分布,
[0005]所述底板1的中部还设置有纵向分布的举升气缸11,所述举升气缸11工作轴的端部与举升板12相连,所述举升板12的底端面闪设置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导杆13,所述导杆13则与开设在底板1上的导向孔滑动连接。
[0006]本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0007]本种结构形式的圆盘形工件对中举升机构,其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布局合理,它针对传统的圆盘形工件在对正过程中所存在的耗时长、对正精度难以保证等诸多问题,设计出一种特殊的结构。它利用一对能够同步相向或相反运动的滑座,带动两对对中滚轮从两个方向上挤压圆盘形工件,从而实现圆盘形工件的快速对中操作,并且在对中结束后,它还可以举升圆盘形工件,以实现对下一个工位的上料操作。这种对中举升机构可以大幅提升姿态调整以及举升时的工作效率,节省时间,缩短生产节拍,并且它的制作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廉,因此可以说它具备了多种优点,特别适合于在本领域中推广应用,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主视图。
[0009]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侧视图。
[0010]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将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圆盘形工件的对中举升机构,包括底板1,在底板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同步齿形轮2,在两个同步齿形轮2之间共同缠绕有同步齿形带3,所述底板1上还设置有与所述同步齿形带3方向相同的滑轨4,所述滑轨4上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座5和第二滑座6,在所述底板1的一端设置有支撑架7,所述支撑架7与驱动缸8的缸筒部分相互铰接,而驱动缸8的工作端则与第一滑座5相连,所述第一滑座5和第二滑座6分别与同步齿形带3的A点和B点固定连接,所述A点和B点则位于同步齿形带3中轴线的两侧,在第一滑座5和第二滑座6上均设置有滚轮支架9,所述滚轮支架9上对称地转动支撑有两个对中滚轮10,且对中滚轮10的转轴纵向分布,
[0012]所述底板1的中部还设置有纵向分布的举升气缸11,所述举升气缸11工作轴的端部与举升板12相连,所述举升板12的底端面闪设置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导杆13,所述导杆13则与开设在底板1上的导向孔滑动连接。
[0013]本技术实施例的圆盘形工件的对中举升机构的工作过程如下:首先将需要进行对中和举升操作的圆盘形工件(如轮毂)放置在举升板12上,让举升板12大致位于工件的中心即可,然后通过启动本机构,本机构中的驱动缸8回收,带动第一滑座5朝着底板1的中心方向运动,由于第一滑座5与同步齿形带3上的A点固定连接,因此当第一滑座5运动时,会带动同步齿形带3一同运动,又因为第二滑座6与同步齿形带3上的B点固定连接,且A点和B点又分别位于同步齿形带3中轴线的两侧,因此当同步齿形带3在第一滑座5的带动下动作时,又会带动第二滑座6做与第一滑座5的方向相反的动作,也就是说,当驱动缸8回收时,会带动第一滑座5和第二滑座6做相向的运动,当驱动缸8伸出时,会带动第一滑座5和第二滑座6做相反的运动;
[0014]第一滑座5和第二滑座6相向运动,最终会让两对对中滚轮10从两侧夹紧圆盘形工件,圆盘形工件会在对中滚轮10的作用下自动调整其在平面空间上的位置,实现找正、对中的操作,对中后,圆盘形工件的圆心与举升板12的形心重合;
[0015]对中操作结束后,驱动缸8带动第一滑座5伸出,两个滑座分别往反方向运动,对中滚轮10不再与圆盘形工件的外壁接触,此时举升气缸11工作,通过举升板12带动圆盘形工件升高至标准取料高度,以便于机械手进行取料操作;举升板12升降的过程中,导杆13在底板1上开设的导向孔中往复滑动,能够让举升板12的运动更加稳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盘形工件的对中举升机构,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同步齿形轮(2),在两个同步齿形轮(2)之间共同缠绕有同步齿形带(3),所述底板(1)上还设置有与所述同步齿形带(3)方向相同的滑轨(4),所述滑轨(4)上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座(5)和第二滑座(6),在所述底板(1)的一端设置有支撑架(7),所述支撑架(7)与驱动缸(8)的缸筒部分相互铰接,而驱动缸(8)的工作端则与第一滑座(5)相连,所述第一滑座(5)和第二滑座(6)分别与同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宏伟刘广东王喜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国腾智能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