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滑板车及其车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9586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8: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动滑板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动滑板车及其车身,电动滑板车车身包括车身主体,所述车身主体的前端设有前叉安装孔,所述车身主体的后端设有用于安装后轮的安装槽,所述车身主体的侧壁设有用于安装电池及控制盒的连接孔,所述车身主体的内表面设有加强筋,所述车身主体采用有机板通过模压注塑一次成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电动滑板车及其车身,采用有机板通过模压注塑一次成型车身主体,不仅车身质量轻,而且能有效保证车身强度与耐用性,同时保证其承载能力。同时,车身主体的内表面设有加强筋,可进一步提升车身的强度及承载能力。及承载能力。及承载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滑板车及其车身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动滑板车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动滑板车及其车身。

技术介绍

[0002]电动滑板车由于操作简单,并且使用方便,越来越多的用户选择电动滑板车作为短途出行和休闲娱乐的代步工具。但是由于电动滑板车需要满足使用方便,便于携带的这一要求,使得电动滑板车的自身重量不宜过高,在这样的前提下使得普通的电动滑板车的使用强度过低,并且承载的能力有限,并且耐用性较低,车身容易发生断裂。
[0003]另一方面,有机板是由连续纤维和热塑性树脂组成的起增强作用的复合材料板材,其轻质高强可模压注塑成型的特点,使其可以应用在很多领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动滑板车及其车身,在保证车身轻量化的前提下保证车身强度与耐用性,同时保证其承载能力。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电动滑板车车身,包括车身主体,所述车身主体的前端设有前叉安装孔,所述车身主体的后端设有用于安装后轮的安装槽,所述车身主体的侧壁设有用于安装电池及控制盒的连接孔,所述车身主体的内表面设有加强筋,所述车身主体采用有机板通过模压注塑一次成型。
[0007]优选地,所述车身主体包括踏板和安装座,所述踏板及所述安装座之间通过连接梁连接,所述前叉安装孔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连接孔设置在所述踏板上。
[0008]优选地,所述踏板远离所述连接梁的一端凸设有两个安装架,两个所述安装架之间形成所述安装槽。
[0009]优选地,所述安装架上设有后轮轴安装孔。
[0010]优选地,所述踏板的两侧设有向下延伸的卷边,所述卷边与所述踏板之间形成用于安装电池及控制盒的容纳腔,所述连接孔设置在所述卷边上。
[0011]优选地,所述加强筋的材质为有机板。
[0012]优选地,所述加强筋包括横向筋板和纵向筋板,所述横向筋板与所述纵向筋板交错设置。
[0013]优选地,所述车身主体的厚度为2~5毫米,所述加强筋的厚度为 2~5毫米。
[0014]一种电动滑板车,包括上述的电动滑板车车身。
[0015]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电动滑板车及其车身,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有机板通过模压注塑一次成型车身主体,不仅车身质量轻,而且能有效保证车身强度与耐用性,同时保证其承载能力。同时,车身主体的内表面设有加强筋,可进一步提升车身的强度及承载能力。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易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电动滑板车车身的轴测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电动滑板车车身另一视角的轴测图。
[0018]其中:1

车身主体,2

前叉安装孔,3

安装槽,4

连接孔,5

加强筋,6

踏板,7

安装座,8

连接梁,9

安装架,10

后轮轴安装孔,11
‑ꢀ
卷边。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0]如图1

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优选实施例的一种电动滑板车车身,包括车身主体1,所述车身主体1的前端设有前叉安装孔2,所述车身主体1的后端设有用于安装后轮的安装槽3,所述车身主体 1的侧壁设有用于安装电池及控制盒的连接孔4,所述车身主体1的内表面设有加强筋5,所述车身主体1采用有机板通过模压注塑一次成型。所述车身主体1与所述加强筋5的厚度相同,均为2~5毫米,如3毫米、3.5毫米等。
[0021]基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电动滑板车车身,采用有机板通过模压注塑一次成型车身主体1,不仅车身质量轻,而且能有效保证车身强度与耐用性,同时保证其承载能力。同时,车身主体1的内表面设有加强筋5,可进一步提升车身的强度及承载能力。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易于推广使用。
[0022]本实施例中,所述车身主体1包括踏板6和安装座7,所述踏板 6及所述安装座7相平行,通过连接梁8连接,所述前叉安装孔2设置在所述安装座7上,用于安装前叉。所述连接孔4设置在所述踏板 6上。具体地,所述踏板6的两侧设有向下延伸的卷边11,所述卷边 11不仅可以进一步提升所述车身主体1的强度,而且所述卷边11与所述踏板6之间形成用于安装电池及控制盒的容纳腔,所述连接孔4 设置在所述卷边11上。
[0023]同时,所述踏板6远离所述连接梁8的一端凸设有两个安装架9,两个所述安装架9之间形成所述安装槽3。为方便后轮的安装时,所述安装架9上设有后轮轴安装孔10,方便后轮的安装。
[0024]本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筋5的材质为有机板,从而保证所述加强筋5的轻量化与强度。不过在实际在制作时,所述车身主体1采用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有机板,所述加强筋5采用短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注塑筋位。本专利技术所用的连续纤维和短纤维为玻璃纤维或碳纤维,热塑性树脂为PP、PE、PA、PC等通用塑料,不过车身主体与所述加强筋所用树脂为同一种树脂。
[0025]以一个具体实施例说明其效果,所述车身主体1的材料为PP树脂加连续玻璃纤维,纤维质量份数60%,所述加强筋5的材料为PP 树脂加短玻璃纤维,纤维质量份数为30%。车身主体1的厚度为3mm, 加强筋5的厚度为3mm。通过模压注塑一次成型后,车身尺寸为长 1050mm宽200mm高250mm,其车身重量仅1.5KG,可承受150KG 的人骑行而不发生断裂。
[0026]本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筋5包括横向筋板和纵向筋板,所述横向筋板与所述纵向筋板交错设置,保证了车身的整体强度。
[002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电动滑板车,其包括上述的电动滑板车车身,该滑板车车身采用一体化,车身还设计有前叉安装孔2、安装电池及控制盒的连
接孔4和后轮轴安装孔10,方便与其它部件组装成一辆完整的电动滑板车。
[0028]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滑板车车身,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主体,所述车身主体的前端设有前叉安装孔,所述车身主体的后端设有用于安装后轮的安装槽,所述车身主体的侧壁设有用于安装电池及控制盒的连接孔,所述车身主体的内表面设有加强筋,所述车身主体采用有机板通过模压注塑一次成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滑板车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主体包括踏板和安装座,所述踏板及所述安装座之间通过连接梁连接,所述前叉安装孔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连接孔设置在所述踏板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滑板车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远离所述连接梁的一端凸设有两个安装架,两个所述安装架之间形成所述安装槽。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滑板车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荣坚李晓拓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粤港澳大湾区黄埔材料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