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发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9484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8: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蒸发器。其用于保管库且具备包含碎冰热交换器的冷气温湿度变更部和送风装置。能够实现库内温度的稳定并降低消费电力和用于制冰的消费水量。恒温高湿度保管库用蒸发器的特征在于,具备包含多个碎冰热交换器的冷气温湿度变更部和用于向该冷气温湿度变更部供送冷气的送风装置,在观察多个碎冰热交换器的与轴线方向垂直的剖面时,在与冷气的气流方向垂直的方向,形成头部宽度大且宽度随着朝向尾部方向逐渐变小的翼状,在与所述冷气的气流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相邻的所述碎冰热交换器配置成其翼头部和翼尾部在这两者之间相邻。碎冰在蒸发器内堆积而成翼型,因此,冰的表面积和体积增大,库内温度稳定性和蒸发量增大。库内温度稳定性和蒸发量增大。库内温度稳定性和蒸发量增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蒸发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在恒温高湿度保管库中使用的冰和水的蒸发器。

技术介绍

[0002]以往,为了以新鲜的状态保管作为需要进行温度管理的温度管理对象物的例如肉、鱼和蔬菜等食品,而使用恒温高湿度保管库(以下有时称之为“保管库”)。一般而言,食品因酶活性与食品温度存在正的相关性,越是低温保管越容易保持其鲜度,因此,通过将恒温高湿度保管库内的温度控制在低温,能够确保食品的鲜度。另外,霉菌、菌等的增殖速度也在0℃附近极慢。
[0003]但是,若将保管库控制成低温,则例如在食用肉、海鲜中,水分占其7成~8成,在蔬果中,水分占其8成~9成以上,因此,若将保管库控制成

3℃以下的低温来对食品进行长时间冷却,则会产生冻结。当水成为冰时,体积膨胀,食品的细胞外液先发生冻结而形成大的冰的结晶,因此,细胞膜从外侧被破坏,并在该状态下冷冻保存。另外,在保存食品时,如果相对湿度不是食品的含水率以上的数值,水蒸气会从食品向周围的空气逃逸,因而食品变得干燥。即,在裸露保存食品的情况下,需要将保管库内的相对湿度至少控制在80%以上、并优选控制在90%以上。另外,由于设置在以往的保管库内的前室是以保持保管库内的低温为目的而设置,因此并不用于保持保管库的湿度。
[0004]然后,从保管库取出食品并解冻时,从损坏的细胞中流出的细胞内液和细胞间液会流出,并与水分一同会失去味道成分、营养,食品自身的嚼劲也变差。水转变为冰的结晶的温度被称为冰点(以下,称为“冰点”),在纯水的情况下,冰点在1个大气压环境下缓慢冷却的情况下,冻结开始温度为0℃。但是,为了不让食品等的温度管理对象物的内部产生冰结,当提高保管库内的温度时,分解食品的酶的活性变高,无法成为能充分维持畜肉等食品的鲜度的温度,因此,当在使用以往的保管库将库内温度设定在0℃附近时,则会出现因库内温度变化而成为食品的冻结温度以下时在食品内等产生冰结物的问题。
[0005]因此,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用于保管库的蒸发器,在第一送风装置与第二送风装置之间与第一送风装置及第二送风装置相邻地配置有包含碎冰热交换器的冷气温湿度变更部。该冷气温湿度变更部具有从碎冰部供给的冰,因此,基本冷气与该冰接触,成为含有0℃附近的水蒸气的冷气。
[0006]另外,因冰融解且融解的水分气化,由此,水蒸气充满于保管库内,形成保管库内的内部温度为0℃附近、相对湿度为100%附近的高湿度环境。因此,通过将收容在该保管库内的食品等管理控制在约0℃附近且相对湿度100%附近,能够维持其品质。
[0007]现有技术文献
[0008]专利文献
[0009]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655930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10]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0011]然而,根据该蒸发器,由制冰机制造的冰点下的碎冰被加热至0
°
C而成为融化水在冰表面上汇集的状态,通过让风吹到下落中的碎冰或堆积在蒸发器内的碎冰块(以下,称为“碎冰块”),表面融化水蒸发而产生0℃附近的水蒸气并被送风至保管库内。在通常运转状态下,该碎冰块在蒸发器中沿着蒸发器的内部形状从下往上形成,因此,会形成与蒸发器大致相同形状的冰柱。融解中或冻结中的冰、冰与水的混合物的温度大致为0℃或冰点附近。当与冰点相同温度的比热大的物质大量存在时,冰点温度附近的比热与质量之积、即热容量变大,库内温度在冰点附近稳定。然而,在专利文献1中,由于蒸发器的总内容积较小,因此该碎冰块的总量少。另外,送风与该碎冰块接触的表面积较小。因此,加湿和冷却效率差,温度的稳定性也低。
[0012]而且,在观察与铅垂方向垂直的剖面时,在翼状的碎冰热交换器中,使碎冰热交换器截面的翼头部与翼头部沿着冷气温湿度变更部内的气流的流动方向相邻,在该方向上使翼尾部与翼尾部相邻地配置的情况下,从送风装置导入的气流因翼尾部附近的碎冰热交换器内部的间隙较小而使内部风量减小,在翼头部附近的碎冰热交换器内部的间隙较大,因此,流入的内部气流风量增大。由此,在包含碎冰热交换器的冷气温湿度变更部内,静压随着朝向气流方向下游而增高,因此气流的通过流量减少。
[0013]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蒸发器的内部空间中的碎冰总体积以及与送风接触的碎冰块表面积的增大从而实现提高温度及湿度的稳定性的技术方案。
[0014]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5]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式的蒸发器是用于恒温高湿度保管库中的蒸发器,其特征在于,具备:
[0016]一个或多个冷气温湿度变更部,该一个或多个冷气温湿度变更部由多个碎冰热交换器构成,所述多个碎冰热交换器配置在通过设置在所述恒温高湿度保管库的内部空间中的壁部划定而成的第一内部空间及第二内部空间当中的第一内部空间内且具有从碎冰供给装置被供给碎冰的内部空间;和,
[0017]送风装置,其用于使冷气在所述第一内部空间与所述第二内部空间之间循环,
[0018]所述多个碎冰热交换器各自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孔,
[0019]所述多个碎冰热交换器以设置有所述多个孔的侧壁的至少一部分沿着所述送风装置的气流方向隔开均等的间隔相互对置的方式并列配置于所述第一内部空间。
[002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式的蒸发器,上述多个碎冰热交换器以多个碎冰热交换器各自的设置有多个孔的侧壁的至少一部分沿着送风装置的气流方向隔开均等的间隔而相互对置的方式并列配置于第一内部空间。由此,气流能够以大致等速稳定地通过由在并列方向上相邻的碎冰热交换器的相互对置的侧壁的该至少一部分所夹的间隙。即,能够实现通过在并列方向上相邻的碎冰热交换器的该间隙的空气流量的均等化。
[0021]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实现提高被供给至该碎冰热交换器的各个内部空间的碎冰与该空气经由设置在碎冰热交换器各自的侧壁上的多个孔的接触效率。其结果,在碎冰热交换器的内部空间未被碎冰充满的状况下,能够确保该内部空间中的空气流量,因此,与碎冰表面的融解水接触的空气量增加,能够以更少量的碎冰达到目标相对湿度,由此
能够减少制冰量从而节约消耗电力以及消耗水量。
[0022]恒温高湿度保管库是指在保持一定的库内温度且库内的空气包含库内温度的饱和水蒸气量或包含与其接近的水蒸气量、相对湿度为80%~100%的状态下保管食品等的保管库。
[0023]在第一方式的蒸发器中,优选的是,3个以上所述碎冰热交换器并列配置于所述第一内部空间,使得所有所述碎冰交换器以相互相邻的一对碎冰热交换器彼此的距离的分别设置有所述多个孔的侧壁的所述间隔相等。
[0024]在第一方式的蒸发器中,优选的是,所述碎冰热交换器配置于由所述壁部划定的所述第一内部空间内,使得所述壁部与侧壁的间隔沿着所述送风装置的气流方向隔开均等的间隔相互对置,所述侧壁是与所述壁部对置的所述碎冰热交换器的设置有所述多个孔的侧壁。
[0025]在第一方式的蒸发器中,优选的是,所述多个碎冰热交换器被设计成具有相同的形状。
[0026]在第一方式的蒸发器中,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蒸发器,其用于恒温高湿度保管库,所述蒸发器的特征在于,具备:一个或多个冷气温湿度变更部,该一个或多个冷气温湿度变更部由多个碎冰热交换器构成,所述多个碎冰热交换器配置在通过设置在所述恒温高湿度保管库的内部空间中的壁部划定而成的第一内部空间及第二内部空间当中的第一内部空间内且具有从碎冰供给装置被供给碎冰的内部空间;和,送风装置,其用于使冷气在所述第一内部空间与所述第二内部空间之间循环,所述多个碎冰热交换器各自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孔,所述多个碎冰热交换器以设置有所述多个孔的侧壁的至少一部分沿着所述送风装置的气流方向隔开均等的间隔相互对置的方式并列配置于所述第一内部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器,其特征在于,3个以上所述碎冰热交换器并列配置于所述第一内部空间,使得所有所述碎冰交换器以相互相邻的一对碎冰热交换器彼此的距离的分别设置有所述多个孔的侧壁的所述间隔相等。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碎冰热交换器配置于由所述壁部划定的所述第一内部空间内,使得所述壁部与侧壁的间隔沿着所述送风装置的气流方向隔开均等的间隔相互对置,所述侧壁是与所述壁部对置的所述碎冰热交换器的设置有所述多个孔的侧壁。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碎冰热交换器被设计成具有相同的形状。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碎冰热交换器的侧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谷茂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零度食品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