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稳定支撑功能的运动鞋底及运动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9468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8: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稳定支撑功能的运动鞋底及运动鞋,其中,所述运动鞋底包括大底和中底,大底包括矩阵排布的若干个第一凸起以形成防滑链路、分布在大底对应前后脚掌中心的若干个通孔、设置在大底对应前后脚掌中心所覆盖区域的容置槽、容纳于容置槽中的支撑块;中底包括设置在大底上表面前、后脚掌区域的第一、二支撑部、环绕第一、二支撑部上边缘的外环部;第一支撑部与第二支撑部相连接处与对应大底触地面具有预设距离,从而在足弓位置对应形成中空空间。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前脚掌中心、延伸至足弓和后脚跟中心所覆盖区域设置的容置槽、支撑块形成稳定支撑机构,提供良好的稳定支撑性能。的稳定支撑性能。的稳定支撑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稳定支撑功能的运动鞋底及运动鞋


[0001]本技术涉及鞋子
,特别涉及一种具有稳定支撑功能的运动鞋底及运动鞋。

技术介绍

[0002]鞋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鞋底是一双鞋子最重要的部件,其不仅起到最主要的防护作用,且鞋子的弹性、防滑性及舒适度都取决于鞋底的结构及材料。
[0003]现有的运动鞋的鞋底大多采用MD、RB、EVA等材料制成的多层粘接或者单层的实心结构,这样鞋底具备一定的柔性和弹性,起到减震的作用,或者通过鞋底直接设置成减震结构,从而缓解运动过程中的冲击力。但是,在不同的运动环境下对运动鞋的性能是有不同的需求,例如,在马拉松比赛中对运动鞋的轻便性和耐磨性能的需求是首要的,在徒步越野的环境中对运动鞋的支撑性能的需求是首要的。如果一味的采用避震、减震结构进行缓冲,或者通过材料的选择以改变鞋底重量,这样的改进所达到的效果是有限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稳定支撑功能的运动鞋底及运动鞋,在运动员行走或者运动过程中,脚部对鞋底本体施加的作用力时能够起到稳定支撑作用,提高鞋底本体的舒适性。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稳定支撑功能的运动鞋底包括大底和中底,所述大底连接在所述中底的下表面;所述大底包括:若干个第一凸起,在所述大底上呈矩阵排布;若干个通孔,分布在所述大底对应前脚掌掌心覆盖的区域,以及所述大底对应后脚跟中心覆盖的区域;其中,所述若干个通孔分布在位于同一防滑链路上的相邻两个第一凸起之间;所述防滑链路为沿着所述第一凸起长边延伸的方向分布在同一列上的若干个第一凸起组成,且相邻两条防滑链路上的第一凸起的位置彼此交错;容置槽,设置在所述大底对应前脚掌掌心、足弓并延伸至后脚跟中心所覆盖的区域;支撑块,容纳于所述容置槽中;包括:加强部件,设置在所述容置槽内,对应前脚掌掌心至足弓所覆盖的区域;支撑部件,设置在所述容置槽内,对应后脚跟中心至足弓所覆盖的区域;以及凹槽,设置在所述加强部件与支撑部件之间;所述中底包括:第一支撑部,设置在所述大底的上表面,且对应前脚掌覆盖的区域;第二支撑部,设置在所述大底的上表面,且对应后脚跟覆盖的区域;以及外环部,环绕所述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的边缘,以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的上方;所述第一支撑部与所述第二支撑部相连接处与对应大底触地面具有预设距离,从而在足弓位置对应形成中空空间。
[0006]其中,每个所述第一凸起的形状近似为长方形,其长边延伸方向与脚尖至后跟的延伸方向一致;分布在所述大底触地面,且对应前脚掌、后脚跟覆盖区域设置的若干个所述第一凸起尺寸相同,分布在所述大底触地面,且对应足弓覆盖区域设置的若干个所述第一凸起的长度较长。
[0007]其中,所述大底还包括:第一防滑区域,形状近似长方形形状,设置在所述大底的触地面,且对应前脚掌外侧边缘覆盖的区域;表面设置若干个矩阵分布的圆形凸起,并且所述若干个圆形凸起、以及所述若干个第一凸起所形成的触地端外缘基本位于同一水平面;以及第二防滑区域,形状近似长方形形状,设置在所述大底的触地面,且对应后脚跟外侧边缘覆盖的区域;表面分布若干个形状不规则的凸起。
[0008]其中,所述第二支撑部包括:支撑部件,设置在所述大底的上表面;
[0009]第一防护部件,环绕所述支撑部件的表面设置在所述支撑部件的上方;以及第二防护部件,环绕所述第一防护部件的表面进行设置,且覆盖在所述第一防护部件的表面。
[0010]其中,所述支撑部件的表面还分布若干个近似三角形的凸起和凹槽;其中,每个所述三角形凸起与一所述三角形凹槽为一组形成形状近似菱形的支撑区域,若干个所述支撑区域矩阵分布在所述支撑部件的表面。
[0011]其中,每个支撑区域形成菱形形状的两组相对顶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L1、L2,且L1<L2;其中,L1是沿着与所述大底触地面的方向垂直分布的两个相对顶点之间的距离,L2是沿着与所述大底触地面的方向平行分布的两个相对顶点之间的距离。
[001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稳定支撑功能的运动鞋,包括鞋带、以及紧密贴合所述鞋带下侧设置的鞋面;在所述鞋面内部预留有鞋眼扣,并且所述鞋眼扣的内部贯穿连接有鞋带,所述鞋面的下侧紧密贴合有鞋舌的上侧,还包括如上所述的运动鞋底。
[0013]其中,所述鞋面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前片,所述前片的内部缝合固定有网面,所述鞋面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后跟;在所述后跟的表面设置防护部,所述防护部以所述后跟的第二中轴线为中心分别向左右两侧的鞋面延伸的长度不超过2/m;其中,m为自然数,且m为所述后跟的中轴线至足弓中心位置之间的距离。
[0014]其中,在所述鞋面的外侧、内侧表面,所述前片与网面之间的区域分别设置第一贴膜、第二贴膜。
[0015]其中,所述第一贴膜、第二贴膜的形状均为长方形的带状贴膜;所述第一贴膜、第二贴膜的一个自由端相互连接,另一个自由端分别与所述外环部固定连接,以在所述前片的表面形成“V”字形状。
[0016]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具有稳定支撑功能的运动鞋及运动鞋底,在所述大底对应前脚掌中心、延伸至足弓和后脚跟中心所覆盖的区域开设的容置槽内设置支撑块,从而形成所述鞋底的稳定支撑部件,能够加强稳定鞋底的作用;在所述中底上的支撑部件的表面分布若干个三角凸起与三角形凹槽以形成若干个近似菱形形状的支撑区域,且由于所述菱形的支撑区域如上所述的分布方式,在整个脚掌形成若干个回弹区域,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的脚部着地时向地面产生向下的压力,所述若干个支撑区域能够顺应向下的压力趋势分散所产生的压力,从而缓解地面对脚掌的反作用力;当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的脚部抬起时产生向上的回复力,所述若干个支撑区域能够在由于压力产生的形变回复至原始状态时产生回复力,因此能够补充、提供向上的回复力,从而增强鞋底的回弹性能。同时,在所述中底上通过设置由支撑部件、第一防护部件、以及第二防护部件组成的第二支撑部以及第一支撑部,也增强了后跟部位的回弹、减震性能;因此,能够满足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脚部动作变化从而起到精准地缓冲和回弹功能,从而保护运动员的脚部,提高运动员的运
动表现。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一种具有稳定支撑功能的运动鞋底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一种具有稳定支撑功能的运动鞋底的外侧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一种具有稳定支撑功能的运动鞋底的内侧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一种具有稳定支撑功能的运动鞋的外侧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是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一种具有稳定支撑功能的运动鞋的内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首先对本技术所涉及到的现有技术名词进行如下解释。
[0023]MD底也叫PHYLO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稳定支撑功能的运动鞋底,包括大底和中底,所述大底连接在所述中底的下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底包括:若干个第一凸起,在所述大底上呈矩阵排布;若干个通孔,分布在所述大底对应前脚掌掌心覆盖的区域,以及所述大底对应后脚跟中心覆盖的区域;其中,所述若干个通孔分布在位于同一防滑链路上的相邻两个第一凸起之间;所述防滑链路为沿着所述第一凸起长边延伸的方向分布在同一列上的若干个第一凸起组成,且相邻两条防滑链路上的第一凸起的位置彼此交错;容置槽,设置在所述大底对应前脚掌掌心、足弓并延伸至后脚跟中心所覆盖的区域;支撑块,容纳于所述容置槽中;包括:加强部件,设置在所述容置槽内,对应前脚掌掌心至足弓所覆盖的区域;支撑部件,设置在所述容置槽内,对应后脚跟中心至足弓所覆盖的区域;以及凹槽,设置在所述加强部件与支撑部件之间;所述中底包括:第一支撑部,设置在所述大底的上表面,且对应前脚掌覆盖的区域;第二支撑部,设置在所述大底的上表面,且对应后脚跟覆盖的区域;以及外环部,环绕所述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的边缘,以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的上方;所述第一支撑部与所述第二支撑部相连接处与对应大底触地面具有预设距离,从而在足弓位置对应形成中空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稳定支撑功能的运动鞋底,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凸起的形状近似为长方形,其长边延伸方向与脚尖至后跟的延伸方向一致;分布在所述大底触地面,且对应前脚掌、后脚跟覆盖区域设置的若干个所述第一凸起尺寸相同,分布在所述大底触地面,且对应足弓覆盖区域设置的若干个所述第一凸起的长度较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稳定支撑功能的运动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底还包括:第一防滑区域,形状近似长方形形状,设置在所述大底的触地面,且对应前脚掌外侧边缘覆盖的区域;表面设置若干个矩阵分布的圆形凸起,并且所述若干个圆形凸起、以及所述若干个第一凸起所形成的触地端外缘基本位于同一水平面;以及第二防滑区域,形状近似长方形形状,设置在所述大底的触地面,且对应后脚跟外侧边缘覆盖的区域;表面分布若干个形状不规则的凸起。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寻波林鸿基张佳明龙强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乔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