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越界报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587191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力施工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越界报警装置。其包括装置本体,装置本体包括壳体组件,壳体组件内形成安装腔,安装腔内设有电路板单元、图像采集单元、激光光源模组及报警单元;安装腔一侧形成图像采集口,图像采集单元具有摄像头,摄像头通过摄像头安装组件设于图像采集口内侧;激光光源模组具有激光发射头,激光发射头通过激光光源安装组件设于图像采集口内侧;图像采集口处可拆卸地设有门组件;壳体组件下方处设置水平调节组件,水平调节组件包括设于安装腔处的水平仪及水平调节支架。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较佳地实现将相应组件集成于装置本体处,而且还能较佳地实现组件位于装置本体处得到较好的布局。组件位于装置本体处得到较好的布局。组件位于装置本体处得到较好的布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越界报警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力施工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越界报警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如变电站(所)改扩建工程等电力施工中,其施工过程须在多种电力设备运行的条件下进行;故在该类施工中,安全管理的重点是加强对施工现场临近带电体的监督管理。
[0003]在该类改扩建工程中,要求操作区域与带电体需达到足够的安全距离。但在实际施工中,普遍存在安全边界难以确定的问题;主要原因在于,目前实际施工中,安全距离的确定均是通过人工采用如皮尺等工具点对点的测量获取,但安全边界线为一条线,该种测定方法,难以保证直线上的每个点均能够与带电体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0004]在本案申请人之一所提出的专利技术名称为“用于电力吊装作业中的安全距离智能预警系统及方法”,专利公开号为“CN114639214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中,其具有边界搭建装置、边界监控装置以及识别报警模块,以实现用于对相应边界监控装置所采集的监控图像进行处理,并在检测到施工区域内存在越过对应安全边界线的检测目标时进行报警。
[0005]但目前,还缺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越界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本体,装置本体包括壳体组件(100),壳体组件(100)内形成安装腔(110),安装腔(110)内设有电路板单元、图像采集单元、激光光源模组及报警单元;安装腔(110)一侧侧壁处形成图像采集口(10131),图像采集单元具有摄像头(240),摄像头(240)通过摄像头安装组件(200)设于图像采集口(10131)内侧;激光光源模组具有激光发射头(340),激光发射头(340)通过激光光源安装组件(300)设于图像采集口(10131)内侧;图像采集口(10131)处可拆卸地设有门组件(500);壳体组件(100)下方处设置水平调节组件(400),水平调节组件(400)包括设于安装腔(110)处的水平仪(140)及水平调节支架;水平仪(140)用于对壳体组件(100)的水平度进行测量,水平调节支架用于对壳体组件(100)的水平度进行调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越界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摄像头安装组件(200)包括设于安装腔(110)内壁处的第一防护罩(210),第一防护罩(210)具有第一防护罩主体,第一防护罩主体为板状且弯折形成向安装腔(110)内凹陷的第一防护罩腔体(212);第一防护罩主体的两端均形成第一防护罩安装板(211),第一防护罩安装板(211)位于图像采集口(10131)的对应侧处;摄像头(240)设于第一防护罩主体内侧,第一防护罩腔体(212)的底壁形成摄像端配合口(213),摄像头(240)的拍摄端自摄像端配合口(213)穿出且位于第一防护罩腔体(212)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越界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摄像头安装组件(200)还包括摄像头安装架(220),摄像头安装架(220)包括摄像头安装板;摄像头安装板具有垂直设置的摄像头安装板连接部(221)和摄像头安装板安装部(222),摄像头安装板连接部(221)用于实现摄像头安装架与壳体组件(100)间的连接,摄像头安装板安装部(222)用于实现摄像头(240)的安装;摄像头安装板连接部(221)设于安装腔(110)内壁处且对图像采集口(10131)形成遮挡,摄像头安装板安装部(222)的对应部位于第一防护罩主体下侧且对第一防护罩腔体(212)形成遮挡;第一防护罩主体的上端形成用于对第一防护罩腔体(212)形成遮挡的第一防护罩主体遮挡板(214),第一防护罩主体遮挡板(214)位于图像采集口(10131)上端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越界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安装组件(200)还包括设于摄像头安装板安装部(222)上方的摄像头调节支架(230),摄像头调节支架(230)用于对摄像头(240)的光轴方向与水平面和竖直面的夹角进行调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越界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摄像头调节支架(230)包括摄像头调节支架主体,摄像头调节支架主体处间隔设置2个弧形槽(231),所述2个弧形槽(231)位于同一圆周内且通过连接件与摄像头安装板安装部(222)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越界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摄像头安装板安装部(222)对应弧形槽(231)处形成第一调节槽(223),第一调节槽(223)为延伸方向垂直于图像采集口(10131)的条形槽;连接件包括用于与对应的弧形槽(231)及条形槽配合的螺栓和螺母。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越界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摄像头调节支架主体的上部形成摄像头铰接架(232),摄像头(240)的安装端铰接设于摄像头铰接架(232)处。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越界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门组件(500)具有门体板(111),门体板(111)的外廓与图像采集口(10131)的内廓相匹配;图像采集口(10131)的上端处设有与安装腔(110)内壁连接的锁紧板(510),锁紧板(510)具有用于与安装腔(110)内壁连接
的锁紧板连接部和位于图像采集口(10131)区域内的锁紧板配合部;锁紧板配合部处设有锁紧螺孔(511),门体板(111)上端中部形成配合通孔(1111),配合通孔(1111)与锁紧螺孔(511)间设置锁紧螺钉。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越界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门体板(111)下端内侧处设有插销板(520),插销板(520)具有用于与门体板(111)内侧连接的插销板连接部和用于与安装腔(110)内壁配合的插销板配合部。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越界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图像采集口(10131)的两侧处均设有与安装腔(110)内壁连接的挡边板(530),挡边板(530)具有用于与安装腔(110)内壁连接的挡边板连接部和用于对门体板(111)进行限位的挡边板配合部。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越界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壳体组件(100)具有第一板体(101)、第二板体(102)、第三板体(104)和第四板体(103),第一板体(101)弯折形成安装腔(110)的左侧板(1011)、底侧板(1012)和右侧板(1013),第二板体(102)和第三板体(104)分别形成安装腔(110)的前侧板和右侧板;安装腔(110)上部形成开口,第四板体(103)可拆卸地设于开口处。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越界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板体(102)外侧处设置提手(120)。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越界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第四板体(103)中部形成散热通道(1031),第四板体(103)内侧对应散热通道(1031)处形成用于设置散热风扇(170)的散热风扇安装部(1032)。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越界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三板体(104)内侧设置用于安装充电电池(150)的电池支架组件。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越界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电池支架组件包括电池压板(151),电池压板(151)两端形成电池压板通孔(1511),第三板体(104)内侧对应电池压板通孔(1511)处形成压板螺杆(1041)。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越界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安装腔(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文华李远严宇超贾宏生杨则徐陈静马晓迪陆康李盟孟文志于俊杰张有名胡辰光代晓雷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