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宿州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植物水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58354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44
一种植物水培装置,属于植物种植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了解决水培植物补水时,人工补水难以保证定时定量补水,通过补水设备补水成本高的问题。包括水培箱、定植板、水培杯、储液罐和液位控制皿;液位控制皿通过接管与若干水培箱依次连通,储液罐为密闭的中空腔体,储液罐的顶端设有进水管和排气管,储液罐的底端设有补水管和进气管,补水管的出水端和进气管的进气端均延伸至液位控制皿内,进气管的进气端高度低于补水管的出水端高度,进水管、排气管、补水管和进气管上分别设有阀门;水培箱为上开口的箱体,水培箱内设置有定植板,定植板上设有若干定植孔,若干水培杯一一对应插置在若干定植孔内,水培植物插置在各水培杯内。水培植物插置在各水培杯内。水培植物插置在各水培杯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植物水培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植物种植
,尤其涉及一种植物水培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水培是一种无土栽培植物的方式,也叫营养液培,其核心是将植物的根系直接浸润于水中,这种水能替代土壤,向植物提供水分、养分、氧气等生长因子,使植物能够正常生长。
[0003]传统的植物水培补水,主要通过人工进行补水,或者通过补水设备在预定的时间进行补水,每日需补充若干次。人工补水不仅难以保证所加的水量,而且容易错过补水的时机,补水若不及时造成溶质浓缩效应,使得浓度偏离实际值,此外也增加了劳动强度。通过补水设备补水,虽然可以及时进行补水,但补水设备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植物水培装置,以解决水培植物补水时,人工补水难以保证定时定量补水,通过补水设备补水成本高的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植物水培装置,包括水培箱、定植板、水培杯、储液罐和液位控制皿;液位控制皿通过接管与若干水培箱依次连通,储液罐为密闭的中空腔体,储液罐的顶端设有进水管和排气管,储液罐的底端设有补水管和进气管,补水管的出水端和进气管的进气端均延伸至液位控制皿内,进气管的进气端高度低于补水管的出水端高度,进水管、排气管、补水管和进气管上分别设有阀门;
[0006]水培箱为上开口的箱体,水培箱内设置有定植板,定植板上设有若干定植孔,若干水培杯一一对应插置在若干定植孔内,水培植物插置在各水培杯内。
[0007]进一步的,定植板的四周设有若干调节支腿,若干调节支腿的外侧与水培箱的内壁相抵靠,若干调节支腿支撑在水培箱的底壁上,若干调节支腿的内侧设有若干卡槽组,定植板的四周卡接在任意一组卡槽组内。
[0008]进一步的,定植板的四周设置至少三个调节支腿。
[0009]进一步的,进气管与储液罐的连接位置高度高于补水管与储液罐的连接位置高度。
[0010]进一步的,水培杯的顶部设有凸缘,水培杯上设有若干通水孔,水培杯的外周与定植孔相配合,凸缘与定植板上下抵靠。
[0011]进一步的,水培箱上设有提手。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3]1、当水培箱内溶液被消耗,液位控制皿中的液位低于进气管的进气端高度时,储液罐通过进气管与大气连通,储液罐中的水受重力作用可由储液罐流向液位控制皿中,再由液位控制皿流向各水培箱中,实现自动补水;当水培箱内液位升高,进气管的进气端没入
液位控制皿的溶液中时,储液罐中不再进入空气,水继续流出一些后,储液罐中形成负压,进而吸住水不再流出,实现补水自动停止,进而可以使水培箱中的溶液始终保持在需要的高度,解决了人工补水难以保证定时定量补水的问题,补水装置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
[0014]2、接管的位置设定后不便于更改,使水培箱内的溶液基本处于恒定高度,但植物处于幼苗期和经水培一段时间后,其茎叶大小不同,根系长度也大有不同,通过定植板卡接在某一卡槽组中来实现定植板的高度调节,进而可以使本装置能够适应水培植物的不同生长期。
[0015]3、本技术中的水培箱可根据储液罐的存水量进行模块化拓展,最末端的水培箱接管连接孔只需使用胶塞封堵即可,在储水罐水量充盈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培养地的面积对水培箱进行任意增减。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单个水培箱部分的分解示意图;
[0018]图3是液位控制皿部分的剖视图;
[0019]图4是单个水培箱部分的剖视图;
[0020]图5是单个调节支腿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

水培箱、11

提手、2

接管、3

液位控制皿、4

储液罐、41

补水管、42

进气管、 43

排气管、44

进水管、5

定植板、51

定植孔、6

调节支腿、61

卡槽组、7

水培杯、71

凸缘。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技术。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
[0023]本技术所提到的连接分为固定连接和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连接即为不可拆卸连接包括但不限于折边连接、铆钉连接、粘结连接和焊接连接等常规固定连接方式,所述可拆卸连接包括但不限于螺栓连接、卡扣连接、销钉连接和铰链连接等常规拆卸方式,未明确限定具体连接方式时,默认可在现有连接方式中找到至少一种连接方式实现该功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需要自行选择。例如:固定连接选择焊接连接,可拆卸连接选择螺栓连接。
[0024]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解释,而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0025]如图所示,一种植物水培装置,包括水培箱1、定植板5、水培杯7、储液罐4和液位控制皿3;液位控制皿3通过接管2与若干水培箱1依次连通,各接管2的高度一致,储液罐4为密闭的中空腔体,储液罐4的顶端设有进水管44和排气管43,储液罐4的底端设有补水管42和进气管41,补水管42的出水端和进气管41的进气端均延伸至液位控制皿3内,进气管41的进气端高度高于接管2通径的最低点高度,进气管41的进气端高度低于补水管42的出水端高
度,进水管44、排气管43、补水管42和进气管41上分别设有阀门,储液罐4向水培箱1补水时,进水管44和排气管43上的阀门常闭,补水管42和进气管41上的阀门常开,向储液罐4内补水时,进水管44和排气管43的阀门常开,补水管 42和进气管41上的阀门常闭;
[0026]水培箱1为上开口的箱体,水培箱1内设置有定植板5,定植板5上设有若干定植孔 51,若干水培杯7一一对应插置在若干定植孔51内,水培植物插置在各水培杯7内,且所述水培植物的根系浸入所述水培箱1内的水中。
[0027]定植板5的四周设有若干调节支腿6,若干调节支腿6的外侧与水培箱1的内壁相抵靠,若干调节支腿6支撑在水培箱1的底壁上,若干调节支腿6的内侧设有若干卡槽组61,若干卡槽组61沿若干调节支腿6竖向排列,定植板5的四周卡接在任意一组卡槽组61内。
[0028]定植板5的四周设置至少三个调节支腿6。
[0029]进气管41与储液罐4的连接位置高度高于补水管42与储液罐4的连接位置高度。
[0030]水培杯7的顶部设有凸缘71,水培杯7的上设有若干通水孔,水培杯7的外周与定植孔51相配合,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物水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培箱(1)、定植板(5)、水培杯(7)、储液罐(4)和液位控制皿(3);液位控制皿(3)通过接管(2)与若干水培箱(1)依次连通,储液罐(4)为密闭的中空腔体,储液罐(4)的顶端设有进水管(44)和排气管(43),储液罐(4)的底端设有补水管(42)和进气管(41),补水管(42)的出水端和进气管(41)的进气端均延伸至液位控制皿(3)内,进气管(41)的进气端高度低于补水管(42)的出水端高度,进水管(44)、排气管(43)、补水管(42)和进气管(41)上分别设有阀门;水培箱(1)为上开口的箱体,水培箱(1)内设置有定植板(5),定植板(5)上设有若干定植孔(51),若干水培杯(7)一一对应插置在若干定植孔(51)内,水培植物插置在各水培杯(7)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水培装置,其特征在于:定植板(5)的四周设有若干调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颖钱玉梅张兴桃戎浩李敏赵芳王珊珊赵宏王小雷
申请(专利权)人:宿州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