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吨多功能吊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81947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40吨多功能吊具,包括:方型框架、吊耳,所述方型框架为槽钢,中间设有主梁,所述方型框架上面四角分别设有上吊耳板,下面四角和侧壁槽钢的中间设有下吊耳板。所述上吊耳板和下吊耳板上的各个吊耳垂直连接在方形框架上且相互平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满足多种工况下的吊装使用,提高了框架梁的使用价值。了框架梁的使用价值。了框架梁的使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40吨多功能吊具


[0001]本技术属于港口装载作业领域,可满足多种工况下的吊装使用,提高了框架梁的使用价值。

技术介绍

[0002]公司作业的货类结构有所变化,吊装作业类别变化,原有的吊具已不能完全适应货类的变化,作业过程中经常出现反复更换吊具情况,增加了辅助作业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40吨多功能吊具,适用于箱体下舱、卷类货物的吊装作业。可根据货类吊点的不同灵活调整使用,避免了反复更换吊具的辅助作业过程。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40吨多功能吊具,包括:方型框架、吊耳,所述方型框架为槽钢,中间设有主梁,所述方型框架上面四角分别设有上吊耳板,下面四角和侧壁槽钢的中间设有下吊耳板。
[0005]所述上吊耳板和下吊耳板上的各个吊耳垂直连接在方形框架上且相互平行。
[0006]所述上吊耳板上的相对两侧吊耳间距为1500mm,吊耳连接索在上方集结的角度小于60度。
[000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具有结构合理、强度高、自重轻、制造简单、实用性强,使用时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提高一倍作业效率,客户满意,维护了公司声誉;实现了吊具通用性,节省了机械成本。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技术吊具的俯视图;
[0009]图2为本技术吊具的主视图;
[0010]图3为本技术吊具的侧视图;
[0011]图4为本技术吊具作业示意图。
[0012]图中:
[0013]1.上吊耳板
ꢀꢀꢀꢀꢀꢀꢀꢀꢀꢀꢀꢀꢀ
2.槽钢
[0014]3.下吊耳板
ꢀꢀꢀꢀꢀꢀꢀꢀꢀꢀꢀꢀꢀ
4.主梁
[0015]5.上吊系
ꢀꢀꢀꢀꢀꢀꢀꢀꢀꢀꢀꢀꢀꢀꢀ
6.下吊系
[0016]7.锁具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8]本技术的框架主体采用高强度钢材,吊耳采用Q355B钢板数控下料后钻床打
孔制作;上下吊耳为整体贯穿形式,采用双侧槽钢加强钢度设计,提升了框架吊梁的整体稳定性及强度,下吊耳分为中间和两侧布局,可满足多种工况下的吊装使用,提高了框架梁的使用价值,吊运时上吊耳连接上索具,之后将索具与行车钩或机车吊钩连接,下吊耳连接下索具,下索具连接被吊物,确认无误之后,开始吊运并完成吊运动作。
[0019]如图1至图3所示,吊具主框架为方型,中间设有主梁,采用双侧槽钢加强钢度设计,提升了框架吊梁的整体稳定性及强度,由上吊耳板1、槽钢2、下吊耳板3、主梁4组成,吊具分别在四个角的上侧焊接上吊耳板1,通过穿入17吨或25吨弓形卸扣,连接上吊系5。该吊具在下侧的四角和中间焊接下吊耳板3,即框架下吊耳3分为中间和两侧布局,下吊耳3连接下索具,下索具连接被吊物,通过穿入13.5吨或17吨弓形卸扣连接下吊系6。
[0020]作业时,两侧索具肢间不能有夹角,一侧顶部汇总夹角最大为60度。装卸人员将上吊系5连接到船机钩头或门机车钩头,下吊系6连接到货物,进行作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40吨多功能吊具,包括:方型框架、吊耳,其特征是:所述方型框架为槽钢(2),中间设有主梁(4),所述方型框架上面四角分别设有上吊耳板(1),下面四角和侧壁槽钢(2)的中间设有下吊耳板(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40吨多功能吊具,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浩肖寰王全祥孙铭颜培祥李文平王春双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港第一港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