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隔膜、电化学装置、电子设备和移动终端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581427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41
本申请涉及电池隔膜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复合隔膜、电化学装置、电子设备和移动终端。所述复合隔膜,包括聚烯烃层,结合在聚烯烃层一侧或两侧表面的复合层,复合层包括混合物层,以及结合在混合物层一侧表面的芳纶层,且混合物层和芳纶层均与聚烯烃层层叠设置;混合物层包括芳纶和第一陶瓷颗粒,第一陶瓷颗粒表面结合有偶联剂;其中,偶联剂含有亲无机基团和亲有机基团,且偶联剂通过所述亲无机基团与第一陶瓷颗粒表面连接,并通过亲有机基团与芳纶连接。本申请提供的复合隔膜,破膜温度>240℃,热收缩率<4%@150℃/1h,能够有效解决电池由于隔膜易热收缩和融化,从而导致电池短路发生热失控,造成安全隐患的问题。造成安全隐患的问题。造成安全隐患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合隔膜、电化学装置、电子设备和移动终端


[0001]本申请属于电池隔膜
,尤其涉及一种复合隔膜,一种电化学装置,一种电子设备以及一种移动终端。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动汽车、智能终端和电子移动装置的发展,锂离子电池成为电子产品和新能源汽车行业最重要的器件之一。隔膜作为分隔部件,用于将电池正负极隔离。作为锂离子电池五大主材之一,隔膜在电池安全中扮演中重要的角色。当前最常用的隔膜为聚乙烯隔膜,该隔膜的热收缩率通常为MD>10%(150℃/1h),TD>10%(150℃/1h);且该隔膜的破膜温度通常<155℃。所以,当电池在高温条件下工作时,隔膜受热融化且收缩严重。隔膜的破损,导致电池的正极和负极直接接触,促发了电池内部的严重短路,电池发生热失控。
[0003]为提升隔膜的热稳定性,隔膜的表面通常涂覆涂层,该涂层通常为无机陶瓷层(氧化硅、氧化铝和氧化镁等)、有机高分子粘性涂层(PVDF和PMMA等)或有机耐高温高分子涂层(PI和芳纶层等)。无机陶瓷层和有机耐高温高分子涂层用以提高隔膜的热稳定性,满足相关产品在高温应用场景中的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隔膜,其特征在于,包括聚烯烃层,结合在所述聚烯烃层一侧或两侧表面的复合层,所述复合层包括混合物层,以及结合在所述混合物层一侧表面的芳纶层,且所述混合物层和所述芳纶层均与所述聚烯烃层层叠设置;所述混合物层包括芳纶和第一陶瓷颗粒,所述第一陶瓷颗粒表面结合有偶联剂;其中,所述偶联剂含有亲无机基团和亲有机基团,且所述偶联剂通过所述亲无机基团与所述第一陶瓷颗粒连接,并通过所述亲有机基团与所述芳纶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烷偶联剂选自乙烯基硅烷、氨基硅烷、环氧基硅烷、巯基硅烷和甲基丙烯酰氧基硅烷中的至少一种。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物层中,所述偶联剂的重量为所述第一陶瓷颗粒总重量的0.3

2%。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隔膜,其特征在于,以所述混合物层的总重量为100%计,所述芳纶的重量百分含量为0.1~20%,所述第一陶瓷颗粒的重量百分含量为80~99.9%。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物层包括与所述芳纶层接触的第一表面和背离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沿着所述第二表面到所述第一表面的方向,所述混合物层中的芳纶含量逐渐增加。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复合隔膜,其特征在于,以所述芳纶层的总重量为100%计,所述芳纶的重量百分含量为50~100%。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复合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芳纶层还包括重量百分含量为0~50%的第二陶瓷颗粒。9.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复合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物层的厚度为0.1

6um。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复合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物层的厚度范围为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阳东方田雷雷李枝贤谢封超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