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地层岩性对井眼轨道优化设计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钻井定向作业
,涉及用于超浅水平井一趟钻钻井技术,尤其是一种基于地层岩性对井眼轨道优化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对于垂深超浅(埋深250
‑
500m)的井身结构为简单二开次的水平井,一般一开直井眼约 60
‑
100m左右,下套管固井后建立井口;二开一趟钻完成直井段+增斜段+水平段钻井施工。一趟钻完成二开钻井施工,可减少起下钻作业时间,提高钻井时效,节约钻井周期;一趟钻钻具组合能够准确把握螺杆的反扭角、工具面,能够熟练掌握该趟钻钻具组合的造斜能力,通过滑动钻进和复合钻进相结合的方式对轨迹进行连续有效控制,避免更换不同度数螺杆或更换钻具组合造成摸索阶段,利于轨迹控制;由于地层埋深浅,地层可钻性好,钻速快,泥浆处理滞后于钻速,使用一趟钻钻井技术可避免在未建立稳定的泥浆体系、井眼不稳定情况下起下钻,避免起下钻不畅导致通井、划眼、出新眼等井下复杂,利于井下安全。
[0003]超浅水平井由于目的层垂深浅,设计造斜率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地层岩性对井眼轨道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实施过程如下:步骤(1):收集同区块已钻井井史资料,统计同区块已钻井同一型号及度数的螺杆在各种地层岩性井段的实钻造斜率,将疏松地层井段对应实际造斜率、稳定地层井段对应实际造斜率按垂深进行分段;步骤(2):依据施工井地质设计,将施工井各种地层岩性井段按垂深划分为疏松地层井段、稳定地层井段;步骤(3):优化施工井待钻井眼轨道,疏松地层井段优化为低造斜率、稳定地层井段优化为高造斜率,使设计造斜率贴近施工实际造斜率;优化油顶至A靶井段为低造斜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地层岩性对井眼轨道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统计各种地层岩性井段的实钻造斜率,明确同一型号螺杆在疏松地层井段连续定向情况下最低造斜率
‑
最高造斜率范围以及大概率造斜率范围,明确同一型号螺杆在稳定地层井段连续定向情况下最低造斜率
‑
最高造斜率范围以及大概率造斜率范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地层岩性对井眼轨道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将施工井地层岩性依据垂深自浅至深与已钻井地层岩性进行比对,按垂深将施工井划分为疏松地层井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志辉,马永乾,祝靖,毕研涛,黄志明,刘晓兰,薛亚宁,张忠乾,仇恒彬,王文斐,
申请(专利权)人: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工艺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