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飞轮储能及惯量传导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577145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立式飞轮储能及惯量传导系统,包括飞轮储能单元、惯量传导装置和发电机。飞轮储能单元包括飞轮转子和电动机,惯量传导装置用于传导转动惯量,惯量传导装置包括转动惯量输入端和转动惯量输出端,飞轮转子可断开地与转动惯量输入端传动连接,转动惯量输出端的转速能够保持恒定,转动惯量输出端可断开地与发电机传动连接,发电机用于受惯量传导装置驱动产生并输出稳定电流,其中,电动机、飞轮转子、惯量传导装置以及发电机均立式布置且在竖直方向上从下至上设置。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立式飞轮储能及惯量传导系统与电网连接,能够提高电网中的转动惯量,为电网提供必要的电压和频率支撑。率支撑。率支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立式飞轮储能及惯量传导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储能
,尤其是涉及一种立式飞轮储能及惯量传导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以清洁能源为主的新一轮能源变革的发展,新能源在我国电网中的占比将越来越高。但是,新能源技术中多采用电力电子装置接入电网,而电力电子装置属于静置设备,其不具备类似同步机的旋转结构,几乎没有转动惯量,无法主动为电网提供必要的电压和频率支撑,也无法提供必要的阻尼作用。尤其是随着通过电力电子装置连接到电网的分布式能源的渗透率越来越高,电网总的转动惯量不断减小,因此当发生重大的负荷或电源突变时电网出现大的频率偏差的风险也不断提高。高比例电力电子装置的接入会导致电网长期处于低惯量水平中,增加系统不平衡功率冲击,这给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压力。为改善缓解电网运行压力及新能源消纳压力,亟需具备一定的支撑电网动态调整能力的储能系统来提高电网高效接纳新能源的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是基于专利技术人对以下事实和问题的发现和认识做出的:
[0004]飞轮储能技术是一种以动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式飞轮储能及惯量传导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飞轮储能单元,所述飞轮储能单元包括飞轮转子和电动机;惯量传导装置,所述惯量传导装置用于传导转动惯量,所述惯量传导装置包括转动惯量输入端和转动惯量输出端,所述飞轮转子可断开地与所述转动惯量输入端传动连接,所述转动惯量输出端的转速能够保持恒定;发电机,所述转动惯量输出端可断开地与所述发电机传动连接,所述发电机用于受所述惯量传导装置驱动产生并输出稳定电流,所述电动机、所述飞轮转子、所述惯量传导装置以及所述发电机均立式布置且在竖直方向上从下至上设置;和真空室,所述飞轮转子和所述电动机均位于所述真空室内,所述惯量传导装置和所述发电机均位于所述真空室外,或者,所述惯量传导装置位于所述真空室内,所述发电机位于所述真空室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飞轮储能及惯量传导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传动连接所述飞轮转子、所述电动机和所述转动惯量输入端,所述第二传动轴传动连接所述转动惯量输出端和所述发电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飞轮储能及惯量传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轴的旋转中心线、所述第二传动轴的旋转中心线和所述飞轮转子的旋转中心线彼此重合,且均沿竖直方向延伸。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飞轮储能及惯量传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轮转子套设在所述第一传动轴上并与其相连,所述第一传动轴的一端与所述电动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的另一端与所述转动惯量输入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轴的一端与所述转动惯量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轴的另一端与所述发电机的输入端传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立式飞轮储能及惯量传导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惯量传导装置和所述发电机均位于所述真空室外,所述第一传动轴从所述真空室内穿出并与所述真空室之间配合设置有动密封结构,当所述惯量传导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俊吴智泉白宁张蔚琦刘赟李海鹏韩雨辰王绪伟王际辉兰昊牛明宇孙金华沈峰余慧莺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