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前后端负载管理方法、系统、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575692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33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前后端负载管理方法、系统、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获取目标阵列存储中目标主站点的实时前后端业务模型、实时负载压力和实时框间链路质量;获取目标阵列存储中目标从站点的实时前后端业务模型、实时负载压力和实时框间链路质量;基于目标主站点的实时框间链路质量和目标从站点的实时框间链路质量,对目标主站点和目标从站点的可用性进行调整;基于目标主站点的实时前后端业务模型、目标主站点的实时负载压力、目标从站点的实时前后端业务模型、目标从站点的实时负载压力,对目标主站点和目标从站点的可用性进行调整。本申请实现了动态根据站点的工作情况调整目标阵列存储的可用性,提高了阵列存储的可用性。提高了阵列存储的可用性。提高了阵列存储的可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前后端负载管理方法、系统、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0001]本申请涉及阵列存储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前后端负载管理方法、系统、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当前阵列存储,特别是高端多控存储在类似通信等要求高可靠的业务下一般采用部署同城双活站点的方式进行容灾保护,在一个站点故障后另一个站点可以立刻将业务拉起,保证了前端业务的持续可用。但是这种跨机框的远程链路连接的稳定性容易受到多种内外部因素的干扰,比如容易受到链路物理层变化、业务压力变化等的干扰,而且当前无法对这种干扰情况进行管理,一旦站点或者链路出现些许异常便容易导致业务数据无法正常速度下发或者出现频繁的站点切换,进而影响了阵列存储整机系统的可用性。
[0003]综上所述,如何提高阵列存储的可用性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前后端负载管理方法,其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如何提高阵列存储的可用性的技术问题。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前后端负载管理系统、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前后端负载管理方法,包括:获取目标阵列存储中目标主站点的实时前后端业务模型、实时负载压力和实时框间链路质量;获取所述目标阵列存储中目标从站点的实时前后端业务模型、实时负载压力和实时框间链路质量;基于所述目标主站点的所述实时框间链路质量和所述目标从站点的所述实时框间链路质量,对所述目标主站点和所述目标从站点的可用性进行调整;基于所述目标主站点的所述实时前后端业务模型、所述目标主站点的所述实时负载压力、所述目标从站点的所述实时前后端业务模型、所述目标从站点的所述实时负载压力,对所述目标主站点和所述目标从站点的可用性进行调整。
[0006]优选的,所述基于所述目标主站点的所述实时框间链路质量和所述目标从站点的所述实时框间链路质量,对所述目标主站点和所述目标从站点的可用性进行调整,包括:获取所述目标主站点和所述目标从站点的工作模式;基于所述工作模式、所述目标主站点的所述实时框间链路质量和所述目标从站点的所述实时框间链路质量,对所述目标主站点和所述目标从站点的可用性进行调整;其中,所述工作模式包括高可用工作模式和普通工作模式,且所述高可用工作模式的链路质量划分粒度高于所述普通工作模式的链路质量划分粒度。
[0007]优选的,所述基于所述工作模式、所述目标主站点的所述实时框间链路质量和所
述目标从站点的所述实时框间链路质量,对所述目标主站点和所述目标从站点的可用性进行调整,包括:若所述工作模式为所述普通工作模式,则判断所述目标主站点的所述实时框间链路质量和所述目标从站点的所述实时框间链路质量是否一致;若所述目标主站点的所述实时框间链路质量和所述目标从站点的所述实时框间链路质量一致,则判断所述目标主站点的所述实时框间链路质量和所述目标从站点的所述实时框间链路质量中是否存在所述普通工作模式下的最差链路质量;若所述目标主站点的所述实时框间链路质量和所述目标从站点的所述实时框间链路质量中存在所述普通工作模式下的所述最差链路质量,则上报一级业务预警,同时上报是否将所述工作模式切换为所述高可用工作模式。
[0008]优选的,所述基于所述工作模式、所述目标主站点的所述实时框间链路质量和所述目标从站点的所述实时框间链路质量,对所述目标主站点和所述目标从站点的可用性进行调整,包括:若所述工作模式为所述高可用工作模式,则判断所述目标主站点的所述实时框间链路质量和所述目标从站点的所述实时框间链路质量是否一致;若所述目标主站点的所述实时框间链路质量和所述目标从站点的所述实时框间链路质量一致,则判断所述目标主站点的所述实时框间链路质量和所述目标从站点的所述实时框间链路质量中是否存在所述高可用工作模式下的最差链路质量;若所述目标主站点的所述实时框间链路质量和所述目标从站点的所述实时框间链路质量中存在所述高可用工作模式下的所述最差链路质量,则上报三级业务预警。
[0009]优选的,所述上报三级业务预警之后,还包括:将所述目标主站点或所述目标从站点中存在所述高可用工作模式下的所述最差链路质量的站点作为待测试站点;对所述待测试站点进行模拟压力测试,得到模拟压力测试结果;若所述模拟压力测试结果与预设的最优负载压力结果相同,则取消所述三级业务预警。
[0010]优选的,所述对所述待测试站点进行模拟压力测试,包括:在所述待测试站点的前端业务压力小于预设值时,对所述待测试站点进行时间周期为第一预设时长的模拟压力测试。
[0011]优选的,所述对所述待测试站点进行模拟压力测试,包括:对所述待测试站点进行大块顺序写和/或小块顺序写和/或大块随机写和/或小块随机模型下的模拟压力测试。
[0012]优选的,所述判断所述目标主站点的所述实时框间链路质量和所述目标从站点的所述实时框间链路质量是否一致,包括:判断所述目标主站点的所述实时框间链路质量的挡位值和所述目标从站点的所述实时框间链路质量的挡位值是否一致;若所述目标主站点的所述实时框间链路质量的挡位值和所述目标从站点的所述实时框间链路质量的挡位值不一致,则判定所述目标主站点的所述实时框间链路质量和所述目标从站点的所述实时框间链路质量不一致。
[0013]优选的,所述基于所述目标主站点的所述实时前后端业务模型、所述目标主站点的所述实时负载压力、所述目标从站点的所述实时前后端业务模型、所述目标从站点的所述实时负载压力,对所述目标主站点和所述目标从站点的可用性进行调整,包括:基于目标站点的所述实时前后端业务模型,确定所述目标站点在所述实时框间链路质量下的最优负载压力,所述目标站点包括所述目标主站点、所述目标从站点;基于所述目标站点的所述实时负载压力及所述目标站点的所述最优负载压力,对所述目标站点的可用性进行调整。
[0014]优选的,所述基于所述目标站点的所述实时负载压力及所述目标站点的所述最优负载压力,对所述目标站点的可用性进行调整,包括:获取所述目标站点的工作模式;基于所述工作模式、所述目标站点的所述实时负载压力及所述目标站点的所述最优负载压力,对所述目标站点的可用性进行调整;其中,所述工作模式包括高可用工作模式和普通工作模式,且所述高可用工作模式的链路质量划分粒度高于所述普通工作模式的链路质量划分粒度。
[0015]优选的,所述基于所述工作模式、所述目标站点的所述实时负载压力及所述目标站点的所述最优负载压力,对所述目标站点的可用性进行调整,包括:若所述工作模式为所述普通工作模式,则计算所述目标站点的所述最优负载压力的第一预设百分比值;判断所述目标站点的所述实时负载压力是否小于所述第一预设百分比值;若所述目标站点的所述实时负载压力小于所述第一预设百分比值,则上报二级业务预警,同时上报是否将所述工作模式切换为所述高可用工作模式。
[0016]优选的,所述判断所述目标站点的所述实时负载压力是否小于所述第一预设百分比值,包括:在第二预设时长内,判断所述目标站点的所述实时负载压力是否小于所述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后端负载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目标阵列存储中目标主站点的实时前后端业务模型、实时负载压力和实时框间链路质量;获取所述目标阵列存储中目标从站点的实时前后端业务模型、实时负载压力和实时框间链路质量;基于所述目标主站点的所述实时框间链路质量和所述目标从站点的所述实时框间链路质量,对所述目标主站点和所述目标从站点的可用性进行调整;基于所述目标主站点的所述实时前后端业务模型、所述目标主站点的所述实时负载压力、所述目标从站点的所述实时前后端业务模型、所述目标从站点的所述实时负载压力,对所述目标主站点和所述目标从站点的可用性进行调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目标主站点的所述实时框间链路质量和所述目标从站点的所述实时框间链路质量,对所述目标主站点和所述目标从站点的可用性进行调整,包括:获取所述目标主站点和所述目标从站点的工作模式;基于所述工作模式、所述目标主站点的所述实时框间链路质量和所述目标从站点的所述实时框间链路质量,对所述目标主站点和所述目标从站点的可用性进行调整;其中,所述工作模式包括高可用工作模式和普通工作模式,且所述高可用工作模式的链路质量划分粒度高于所述普通工作模式的链路质量划分粒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工作模式、所述目标主站点的所述实时框间链路质量和所述目标从站点的所述实时框间链路质量,对所述目标主站点和所述目标从站点的可用性进行调整,包括:若所述工作模式为所述普通工作模式,则判断所述目标主站点的所述实时框间链路质量和所述目标从站点的所述实时框间链路质量是否一致;若所述目标主站点的所述实时框间链路质量和所述目标从站点的所述实时框间链路质量一致,则判断所述目标主站点的所述实时框间链路质量和所述目标从站点的所述实时框间链路质量中是否存在所述普通工作模式下的最差链路质量;若所述目标主站点的所述实时框间链路质量和所述目标从站点的所述实时框间链路质量中存在所述普通工作模式下的所述最差链路质量,则上报一级业务预警,同时上报是否将所述工作模式切换为所述高可用工作模式。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工作模式、所述目标主站点的所述实时框间链路质量和所述目标从站点的所述实时框间链路质量,对所述目标主站点和所述目标从站点的可用性进行调整,包括:若所述工作模式为所述高可用工作模式,则判断所述目标主站点的所述实时框间链路质量和所述目标从站点的所述实时框间链路质量是否一致;若所述目标主站点的所述实时框间链路质量和所述目标从站点的所述实时框间链路质量一致,则判断所述目标主站点的所述实时框间链路质量和所述目标从站点的所述实时框间链路质量中是否存在所述高可用工作模式下的最差链路质量;若所述目标主站点的所述实时框间链路质量和所述目标从站点的所述实时框间链路质量中存在所述高可用工作模式下的所述最差链路质量,则上报三级业务预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报三级业务预警之后,还包括:将所述目标主站点或所述目标从站点中存在所述高可用工作模式下的所述最差链路质量的站点作为待测试站点;对所述待测试站点进行模拟压力测试,得到模拟压力测试结果;若所述模拟压力测试结果与预设的最优负载压力结果相同,则取消所述三级业务预警。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待测试站点进行模拟压力测试,包括:在所述待测试站点的前端业务压力小于预设值时,对所述待测试站点进行时间周期为第一预设时长的模拟压力测试。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待测试站点进行模拟压力测试,包括:对所述待测试站点进行大块顺序写和/或小块顺序写和/或大块随机写和/或小块随机模型下的模拟压力测试。8.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目标主站点的所述实时框间链路质量和所述目标从站点的所述实时框间链路质量是否一致,包括:判断所述目标主站点的所述实时框间链路质量的挡位值和所述目标从站点的所述实时框间链路质量的挡位值是否一致;若所述目标主站点的所述实时框间链路质量的挡位值和所述目标从站点的所述实时框间链路质量的挡位值不一致,则判定所述目标主站点的所述实时框间链路质量和所述目标从站点的所述实时框间链路质量不一致。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目标主站点的所述实时前后端业务模型、所述目标主站点的所述实时负载压力、所述目标从站点的所述实时前后端业务模型、所述目标从站点的所述实时负载压力,对所述目标主站点和所述目标从站点的可用性进行调整,包括:基于目标站点的所述实时前后端业务模型,确定所述目标站点在所述实时框间链路质量下的最优负载压力,所述目标站点包括所述目标主站点、所述目标从站点;基于所述目标站点的所述实时负载压力及所述目标站点的所述最优负载压力,对所述目标站点的可用性进行调整。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凯王志浩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