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黄金冶炼废水除硬预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57551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黄金冶炼废水除硬预处理系统,包括基础沉淀组,基础沉淀组的进水口与进水管连通,基础沉淀组的底部为从上至下逐渐收窄的形状;絮凝沉淀池,絮凝沉淀池与基础沉淀组连通;密度沉淀池,密度沉淀池与絮凝沉淀池连通;回流管,回流管的进水口与密度沉淀池的出水口连通,回流管的出水口与基础沉淀组的进水口连通;以及排泥管,基础沉淀组、絮凝沉淀池及密度沉淀池分别与排泥管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紧凑,通过四级混凝沉淀池,逐级反应沉淀,能较好的实现硬度去除效果,同时能减少后续高密度沉淀池设备体积,减少设备占地,节约投资。并且出水水质的稳定,进而保障后续回用工艺系统设备正常运行,实现了废水的资源化循环利用。循环利用。循环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黄金冶炼废水除硬预处理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本技术申请涉及废水处理
,尤其是涉及一种黄金冶炼废水除硬预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黄金冶炼过程会产生含氰废水,其重金属含量高,硬度大,污染物种类复杂,对于周围的生态环境和人类身体健康产成严重的危害。如何有效处理及利用含氰废水,成为制约黄金冶炼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难题。面对水资源的短缺,以及逐步严格的排放标准,要求黄金冶炼行业减少外排废水,同时考虑如何实现水资源有效利用,逐步实现“零排放”的目标。其中含氰废水经处理后回用成为重要路径。如何有效降低含氰废水的硬度,减少Ca
2+
、Mg
2+
离子含量,使其水质满足续回用工艺系统要求,成为重要研究发展方向。
[0003]含氰废水虽经过破氰处理后,污染程度降低,但硬度含量依然在1000mg/L以上。由于废水硬度过高,容易产生结垢,附着设备内壁表面,影响设备传热,大量聚集管道,容易堵塞管道,影响后续回用工艺系统及设备的正常运行,故有破氰后的含氰废水如何有效降低废水硬度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黄金冶炼废水除硬预处理系统。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一种黄金冶炼废水除硬预处理系统,包括基础沉淀组,所述基础沉淀组的进水口与进水管连通,所述基础沉淀组的底部为从上至下逐渐收窄的形状;絮凝沉淀池,所述絮凝沉淀池与所述基础沉淀组连通;密度沉淀池,所述密度沉淀池与所述絮凝沉淀池连通;回流管,所述回流管的进水口与所述密度沉淀池的出水口连通,所述回流管的出水口与所述基础沉淀组的进水口连通;以及排泥管,所述基础沉淀组、所述絮凝沉淀池及所述密度沉淀池分别与所述排泥管连通。
[0006]所述基础沉淀组包括多个逐级连通的基础沉淀池;其中首部的所述基础沉淀池的进水口分别与所述进水管及所述回流管的出水口连通;尾部的所述基础沉淀池与所述絮凝沉淀池连通;所述基础沉淀池分别与所述排泥管连通;所述基础沉淀池的底部为圆台形或漏斗形。
[0007]所述基础沉淀池的数量至少为三个。
[0008]所述基础沉淀池包括:基础池本体,所述基础池本体的进水口分别与所述进水管及所述回流管的出水口连通;基础沉淀部,所述基础沉淀部设置在所述基础池本体的下方,所述基础沉淀部与所述基础池本体连通,所述基础沉淀部为圆台形或漏斗形,所述基础沉淀部与所述排泥管连通;基础分隔部,所述基础分隔部设置在所述基础池本体内,所述基础分隔部将所述基础池本体的内腔分割为基础进水池及基础中间池,所述基础进水池与所述基础中间池的底部相通;基础搅拌机,所述基础搅拌机设置在所述基础池本体内
[0009]在首部的所述基础进水池内设有PH测试计。
[0010]所述絮凝沉淀池包括:絮凝池本体,所述絮凝池本体与尾部的所述基础池本体连通;絮凝沉淀部,所述絮凝沉淀部设置在所述絮凝池本体的下方,所述絮凝沉淀部与所述絮凝池本体连通,所述絮凝沉淀部为圆台形或漏斗形,所述絮凝沉淀部与所述排泥管连通;絮凝分隔部,所述絮凝分隔部设置在所述絮凝池本体内,所述絮凝分隔部将所述絮凝池本体的内腔分割为絮凝进水池及絮凝中间池,所述絮凝进水池与所述絮凝中间池的底部相通;絮凝导流筒,所述絮凝导流筒设置在所述絮凝进水池内;絮凝搅拌机,所述絮凝搅拌机设置在所述絮凝导流筒内。
[0011]在尾部的所述基础池本体与所述絮凝池本体之间连接有絮凝连接件,所述絮凝连接件包括相互连通的絮凝喇叭口及絮凝配管;其中所述絮凝喇叭口设置在尾部的所述基础中间池内,所述絮凝配管的非连接端伸入所述絮凝导流筒内。
[0012]所述密度沉淀池包括:密度池本体,所述密度池本体与所述絮凝池本体连通,所述回流管的进水口与所述密度池本体的出水口连通;密度泥斗,所述密度泥斗设置在所述密度池本体的下方,所述密度泥斗与所述密度池本体连通,所述密度泥斗为圆锥形,所述密度泥斗与所述排泥管连通;密度导流筒,所述密度导流筒设置在所述密度池本体内;密度搅拌机,所述密度搅拌机设置在所述密度导流筒内。
[0013]在所述絮凝池本体与所述密度池本体之间连接有密度连接件,所述密度连接件包括相互连通的密度喇叭口及密度配管;其中所述密度喇叭口设置在所述絮凝中间池内,所述密度配管的非连接端伸入所述密度导流筒内。
[0014]在所述密度池本体内靠近出水口的位置处设有出水堰。
[0015]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紧凑,通过四级混凝沉淀池,逐级反应沉淀,能较好的实现硬度去除效果,同时能减少后续高密度沉淀池设备体积,减少设备占地,节约投资。本技术操作简单,设备投入少,所配置设备易于实现自动化,可有效降低人员费用投入。并且,本技术出水水质的稳定,进而保障后续回用工艺系统设备正常运行,实现了废水的资源化循环利用,具有一定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
附图说明
[0016]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7]图1为本技术一种黄金冶炼废水除硬预处理系统结构示意图。
[0018]本技术一种黄金冶炼废水除硬预处理系统附图中附图标记说明:
[0019]100

第一基础沉淀池110

基础池本体120

基础分隔部
[0020]111

基础进水池112

基础中间池130

基础沉淀部
[0021]140

基础搅拌机150

PH测试计200

第二基础沉淀池
[0022]300

第三基础沉淀池400

絮凝沉淀池410

絮凝池本体
[0023]420

絮凝分隔部411

絮凝进水池412

絮凝中间池
[0024]430

絮凝沉淀部440

絮凝导流筒450

絮凝搅拌机
[0025]461

絮凝喇叭口462

絮凝配管500

密度沉淀池
[0026]510

密度池本体520

出水堰530

密度泥斗
[0027]540

密度导流筒550

密度搅拌机561

密度喇叭口
[0028]562

密度配管600

排水管700

回流管
[0029]710

回流泵800

进水管900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黄金冶炼废水除硬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础沉淀组,所述基础沉淀组的进水口与进水管(800)连通,所述基础沉淀组的底部为从上至下逐渐收窄的形状;絮凝沉淀池(400),所述絮凝沉淀池(400)与所述基础沉淀组连通;密度沉淀池(500),所述密度沉淀池(500)与所述絮凝沉淀池(400)连通;回流管(700),所述回流管(700)的进水口与所述密度沉淀池(500)的出水口连通,所述回流管(700)的出水口与所述基础沉淀组的进水口连通;以及排泥管(900),所述基础沉淀组、所述絮凝沉淀池(400)及所述密度沉淀池(500)分别与所述排泥管(900)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黄金冶炼废水除硬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沉淀组包括多个逐级连通的基础沉淀池;其中首部的所述基础沉淀池的进水口分别与所述进水管(800)及所述回流管(700)的出水口连通;尾部的所述基础沉淀池与所述絮凝沉淀池(400)连通;所述基础沉淀池分别与所述排泥管(900)连通;所述基础沉淀池的底部为圆台形或漏斗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黄金冶炼废水除硬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沉淀池的数量至少为三个。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黄金冶炼废水除硬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沉淀池包括:基础池本体(110),所述基础池本体(110)的进水口分别与所述进水管(800)及所述回流管(700)的出水口连通;基础沉淀部(130),所述基础沉淀部(130)设置在所述基础池本体(110)的下方,所述基础沉淀部(130)与所述基础池本体(110)连通,所述基础沉淀部(130)为圆台形或漏斗形,所述基础沉淀部(130)与所述排泥管(900)连通;基础分隔部(120),所述基础分隔部(120)设置在所述基础池本体(110)内,所述基础分隔部(120)将所述基础池本体(110)的内腔分割为基础进水池(111)及基础中间池(112),所述基础进水池(111)与所述基础中间池(112)的底部相通;基础搅拌机(140),所述基础搅拌机(140)设置在所述基础池本体(110)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黄金冶炼废水除硬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首部的所述基础进水池(111)内设有PH测试计(150)。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黄金冶炼废水除硬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沉淀池(400)包括:絮凝池本体(410),所述絮凝池本体(410)与尾部的所述基础池本体(110)连通;絮凝沉淀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超超韩振波孟宁薛凯元沈波秦冬莉蔡治平王继荣
申请(专利权)人: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