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工程生态堤坝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57307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生态堤坝及其使用方法,属于水利工程技术领域。一种水利工程生态堤坝,包括堤坝本体,还包括:所述堤坝本体靠近斜坡的一侧上方等间距开设有多个凹槽;所述堤坝本体内开设有与凹槽相贯通的水道;所述堤坝本体内靠近水道的下方开设有与水道相贯通的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的下端远离堤坝本体斜坡的一侧开设有排水口,所述第一空腔的排水口通过排水管与外界蓄水池相接通;本发明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中通过大量人力来搬运沙袋构造挡水墙的方式相比,可以利用河水产生的势能,来使L型板自动升起构造挡水墙,无需大量人力的参与,不仅可以第一时间构造挡水墙,而且更优于沙袋的挡水效果,保证了后方城镇村庄的安全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利工程生态堤坝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利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水利工程生态堤坝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水利工程是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修建水利工程,可以控制水流,防止洪涝灾害,并进行水量的调节和分配,以满足人民生活和生产对水资源的需要。
[0003]堤坝是水库运行和防洪抗汛的主要水工建筑,堤坝主要是由混凝土浇筑而成的,现有的堤坝结构功能一般比较简单,当讯洪期来临,河水水位攀升时,为了防止河水涨过堤坝,向堤坝后方的城镇村庄冲去,对房屋建筑造成破坏以及威胁居民的人身安全,当河水没过警戒线后,则需要在堤坝上构筑挡水墙,以此来阻挡河水,而在构筑挡水墙时,目前多是采用人工搬运沙袋的方式进行构筑挡水墙,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劳动强度大,危险性高,单靠人力很难快速地构筑成挡土墙,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水利工程生态堤坝。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利工程生态堤坝,包括堤坝本体,还包括:所述堤坝本体靠近斜坡的一侧上方等间距开设有多个凹槽;所述堤坝本体内开设有与凹槽相贯通的水道;所述堤坝本体内靠近水道的下方开设有与水道相贯通的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远离堤坝本体斜坡的一侧下端开设有排水口,所述第一空腔的排水口通过排水管与外界蓄水池相接通;转动杆,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空腔内,且位于所述水道出水口的位置;第一转动桨组,固定连接在所述转动杆上;所述堤坝本体内部上方靠近斜坡的位置开设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的上方呈开口状;所述第二空腔内竖向滑动连接有L型板;用于驱动所述L型板向上移动的传动组件,与所述转动杆相连接;限位齿板,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二空腔的上方,且远离所述水道的一侧;支撑板,对称转动连接在所述L型板靠近限位齿板的一侧,每个所述支撑板分别与相邻的限位齿板位置相匹配;第二张紧弹簧,两端分别与所述L型板和支撑板固定连接。
[0006]为了便于使L型板稳定地上升,优选地,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轮、第一转轴、第二传动轮、第三传动轮以及第二转轴、第四传动轮、传动齿轮、传动齿板,所述第一传动轮固定连接在转动杆上,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连接在第一转动桨组远离水道的一侧,所述第二传动轮固定连接在第一转轴上,所述第三传动轮固定连接在第一转轴上,所述传动齿板竖向固定连接在L型板位于两个支撑板中间,所述第二转轴转动连接在L型板靠近传动齿板的外侧,所述第四传动轮固定连接在第二转轴上,所述第一传动轮与第二传动轮之间、第三传动轮与第四传动轮之间分别通过传动皮带连接,所述传动齿轮固定连接在第二转轴上,所述传动齿轮与传动齿板相啮合。
[0007]为了便于L型板可以稳定地下降,优选地,所述堤坝本体靠近限位齿板的一侧开设有第三空腔,所述第三空腔内设有与限位齿板固定连接的移动齿板,所述第三空腔内转动连接有与移动齿板相啮合的调节齿轮,所述调节齿轮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向上贯穿于堤坝本体。
[0008]为了方便工作人员对调节杆进行转动,对内六角调节螺帽进行隐藏,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杆向上贯穿于堤坝本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内六角调节螺帽,所述内六角调节螺帽与堤坝本体的上表面相平齐,所述堤坝本体上表面开设有与内六角调节螺帽厚度相同的暗槽,所述内六角调节螺帽转动在暗槽内。
[0009]为了便于在平时对水道进行密封,在使用时,可以自动打开,优选地,所述堤坝本体靠近斜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与斜坡相平行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对称设置在凹槽的上方,两个所述支撑杆上滑动连接有冲击板,所述冲击板靠近堤坝本体斜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杆,两个所述支撑杆之间位于冲击板的斜上方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与冲击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多组第一张紧弹簧,所述堤坝本体位于凹槽与水道之间开设有矩形空腔,所述矩形空腔内滑动连接有第一密封板,所述第一密封板位于凹槽的位置通过扭簧转动连接有转动板,所述第一密封板位于凹槽的上方开设有贯通口。
[0010]为了便于提高第一密封板的稳定性,进一步地,所述矩形空腔上下两侧的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磁条,所述第一密封板的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与第一磁条相吸的第二磁条。
[0011]为了便于对堤坝本体斜坡上生长的青苔等植物进行刮除,从而避免青苔等植物对堤坝本体造成损害,使其产生裂缝,以致河水渗进堤坝本体内,加快堤坝本体的损坏,进一步地,所述冲击板、固定杆以及第一张紧弹簧、移动杆均设置多组,且多组所述冲击板、固定杆以及第一张紧弹簧、移动杆等间距滑动连接在支撑杆上,所述移动杆与堤坝本体的斜坡面相贴,所述移动杆上对称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冲击板之间通过连接螺栓可拆卸连接。
[0012]为了便于对第二空腔内的部件进行隐藏,避免遭到破坏,同时还可以提高堤坝本体上表面的整体平整度,优选地,所述L型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板,所述L型板移动到最下方时,第二密封板会与堤坝本体的上表面相重合。
[0013]为了便于对河水中的杂质进行滤除,优选地,所述第一空腔内位于转动杆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滤板所述第一空腔内远离斜坡的一侧通过支板放置有收集盒,所述收集盒位于滤板的下方,所述收集盒远离滤板的一侧贯穿于堤坝本体。
[0014]一种水利工程生态堤坝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当水流顺着水道向下流进第一空腔内时,便会冲击第一转动桨组,使第一转动桨组带动转动杆转动;S2、转动杆便会通过传动组件带动L型板平稳地移出第二空腔,当L型板向上移动的同时,便会带动支撑板向上移动;S3、当L型板的底部与限位齿板相抵时,此时L型板便不会再向上移动,而支撑板则会卡接在限位齿板的两个齿块之间对L型板进行支撑;S4、当河水退去,水位下降后,此时转动调节杆,使调节杆通过调节齿轮带动移动齿板进行移动,使限位齿板与支撑板分离,然后L型板便会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向下移动至
第二空腔内。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利工程生态堤坝,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种水利工程生态堤坝,通过在堤坝本体上设置水道以及第一空腔、第二空腔,并在第一空腔、第二空腔内设置转动杆、第一转动桨组、传动组件、L型板,当讯洪期来临,河水水位升高没过凹槽时,可以将部分河水引流到第一空腔内,使第一转动桨组在水流的冲击下,通过传动组件带动L型板向上移出第二空腔,从而当河水没过堤坝本体时,可以对河水进行阻挡,避免河水冲到堤坝本体后方的村庄或者城市中,造成灾害。
[0016]2、该种水利工程生态堤坝,通过支撑板、第二张紧弹簧、限位齿板等的配合使用,可以对L型板起到支撑的作用,从而进一步提高L型板挡水的稳定性。
[0017]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中通过大量人力来搬运沙袋构造挡水墙的方式相比,可以利用河水产生的势能,来使L型板自动升起构造挡水墙,无需大量人力的参与,不仅可以第一时间构造挡水墙,而且更优于沙袋的挡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工程生态堤坝,包括堤坝本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堤坝本体(1)靠近斜坡的一侧上方等间距开设有多个凹槽(101);所述堤坝本体(1)内开设有与凹槽(101)相贯通的水道(102);所述堤坝本体(1)内靠近水道(102)的下方开设有与水道(102)相贯通的第一空腔(103),所述第一空腔(103)远离堤坝本体(1)斜坡的一侧下端开设有排水口,所述第一空腔(103)的排水口通过排水管(105)与外界蓄水池相接通;转动杆(4),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空腔(103)内,且位于所述水道(102)出水口的位置;第一转动桨组(401),固定连接在所述转动杆(4)上;所述堤坝本体(1)内部上方靠近斜坡的位置开设有第二空腔(104),所述第二空腔(104)的上方呈开口状;所述第二空腔(104)内竖向滑动连接有L型板(5);用于驱动所述L型板(5)向上移动的传动组件,与所述转动杆(4)相连接;限位齿板(508),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二空腔(104)的上方,且远离所述水道(102)的一侧;支撑板(506),对称转动连接在所述L型板(5)靠近限位齿板(508)的一侧,每个所述支撑板(506)分别与相邻的限位齿板(508)位置相匹配;第二张紧弹簧(507),两端分别与所述L型板(5)和支撑板(506)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生态堤坝,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轮(403)、第一转轴(404)、第二传动轮(405)、第三传动轮(406)以及第二转轴(502)、第四传动轮(503)、传动齿轮(504)、传动齿板(505),所述第一传动轮(403)固定连接在转动杆(4)上,所述第一转轴(404)转动连接在第一转动桨组(401)远离水道(102)的一侧,所述第二传动轮(405)固定连接在第一转轴(404)上,所述第三传动轮(406)固定连接在第一转轴(404)上,所述传动齿板(505)竖向固定连接在L型板(5)位于两个支撑板(506)中间,所述第二转轴(502)转动连接在L型板(5)靠近传动齿板(505)的外侧,所述第四传动轮(503)固定连接在第二转轴(502)上,所述第一传动轮(403)与第二传动轮(405)之间、第三传动轮(406)与第四传动轮(503)之间分别通过传动皮带连接,所述传动齿轮(504)固定连接在第二转轴(502)上,所述传动齿轮(504)与传动齿板(505)相啮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生态堤坝,其特征在于,所述堤坝本体(1)靠近限位齿板(508)的一侧开设有第三空腔(107),所述第三空腔(107)内设有与限位齿板(508)固定连接的移动齿板(509),所述第三空腔(107)内转动连接有与移动齿板(509)相啮合的调节齿轮(5011),所述调节齿轮(501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调节杆(5010),所述调节杆(5010)向上贯穿于堤坝本体(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生态堤坝,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5010)向上贯穿于堤坝本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内六角调节螺帽,所述内六角调节螺帽与堤坝本体(1)的上表面相平齐,所述堤坝本体(1)上表面开设有与内六角调节螺帽厚度相同的暗槽,所述内六角调节螺帽转动在暗槽内。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凤振刘明柱张振海张海涛王丽丽马永收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禹水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