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灌溉景观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7286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自动灌溉景观墙,包括墙体,墙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搅拌罐,墙体的一侧且位于搅拌罐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挡雨板,挡雨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转动杆的外侧且位于搅拌罐的上方固定连接有转盘,转盘的内部等距开设有多个通孔,转动杆的外侧且位于搅拌罐内等距固定连接有多个搅拌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新颖,操作简单,易于上手,不仅结构紧凑,而且实用性更强,与传统装置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搅拌罐、挡雨板、电机、转动杆、转盘、通孔、搅拌杆和营养液罐,能够便于进行定量添加营养液,并将营养液与雨水进行搅拌混合,进而为植物生长提供保障。进而为植物生长提供保障。进而为植物生长提供保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灌溉景观墙


[0001]本技术涉及景观墙
,具体为自动灌溉景观墙。

技术介绍

[0002]在生活中,景观墙是中国古代园林建筑中常见的小品,其形式不拘一格,功能因需而设,材料丰富多样。除了人们常见的园林中作障景、漏景以及背景的景墙外,很多城市更是把景墙作为城市文化建设、改善市容市貌的重要方式。
[0003]现有的景观墙通常在墙体内设置有净水机构和喷水机构,通过对雨水进行收集,再利用雨水进行浇灌使用,但是在使用时过滤效果较差,在对植物进行浇灌时会有可能影响植物的生长,进而为人们的使用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自动灌溉景观墙,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景观墙通常在墙体内设置有净水机构和喷水机构,通过对雨水进行收集,再利用雨水进行浇灌使用,但是在使用时过滤效果较差,在对植物进行浇灌时会有可能影响植物的生长,进而为人们的使用带来不便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自动灌溉景观墙,包括墙体,所述墙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搅拌罐,所述墙体的一侧且位于搅拌罐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挡雨板,所述挡雨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外侧且位于搅拌罐的上方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内部等距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转动杆的外侧且位于搅拌罐内等距固定连接有多个搅拌杆,所述搅拌罐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营养液罐,所述墙体的一侧等距固定连接有多个安置板,所述安置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土板,所述安置板的内部且位于固土板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网,所述墙体的内部开设有第一过滤网,所述墙体的内部且位于第一过滤网的一侧等距开设有多个第一排水槽,所述墙体的一侧且位于第一过滤网内通过第一螺栓连接有过滤网框,所述过滤网框的内部固定连接石英石,所述过滤网框的内部且位于石英石的下方固定连接有过滤棉,所述过滤网框的内部且位于过滤棉的下方固定连接有过滤布层,所述过滤网框的内部且位于过滤布层的下方固定连接有PP棉滤芯板,所述过滤网框的内部且位于PP棉滤芯板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活性炭层。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墙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滤网漏斗。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墙体的一侧且位于安置板的下方通过第二螺栓连接有收集网板。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墙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输入端通过进水管与搅拌罐连接,所述墙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多转管,所述水泵的输出端通过排水管与多转管连接。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墙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所述控
制面板均与电机和水泵电性连接。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新颖,操作简单,易于上手,不仅结构紧凑,而且实用性更强,与传统装置相比本技术通过设置有搅拌罐、挡雨板、电机、转动杆、转盘、通孔、搅拌杆和营养液罐,能够便于进行定量添加营养液,并将营养液与雨水进行搅拌混合,进而为植物生长提供保障;通过设置有安置板、固土板、第一过滤网、第一排水槽、过滤网框、石英石、过滤棉、过滤布层、PP棉滤芯板和活性炭层,不仅能够便于对收集的雨水进行过滤储存,使得过滤效果更佳,而且能够对使用后的雨水进行重复过滤使用,使得雨水能够进行多次循环利用,并避免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图;
[0012]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本技术转盘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4为本技术多转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墙体;2、控制面板;3、滤网漏斗;4、多转管;5、安置板;6、固土板;7、第一过滤网;8、第一排水槽;9、过滤网框;10、石英石;11、过滤棉;12、过滤布层;13、PP棉滤芯板;14、活性炭层;15、挡雨板;16、电机;17、转动杆;18、搅拌杆;19、营养液罐;20、转盘;21、水泵;22、收集网板;23、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自动灌溉景观墙,包括墙体1,墙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搅拌罐,墙体1的一侧且位于搅拌罐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挡雨板15,挡雨板1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16,电机1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17,转动杆17的外侧且位于搅拌罐的上方固定连接有转盘20,转盘20的内部等距开设有多个通孔23,转动杆17的外侧且位于搅拌罐内等距固定连接有多个搅拌杆18,搅拌罐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营养液罐19,墙体1的一侧等距固定连接有多个安置板5,安置板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土板6,安置板5的内部且位于固土板6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网7,墙体1的内部开设有第一过滤网7,墙体1的内部且位于第一过滤网7的一侧等距开设有多个第一排水槽8,墙体1的一侧且位于第一过滤网7内通过第一螺栓连接有过滤网框9,过滤网框9的内部固定连接石英石10,过滤网框9的内部且位于石英石10的下方固定连接有过滤棉11,过滤网框9的内部且位于过滤棉11的下方固定连接有过滤布层12,过滤网框9的内部且位于过滤布层12的下方固定连接有PP棉滤芯板13,过滤网框9的内部且位于PP棉滤芯板13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活性炭层14,通过设置有搅拌罐、挡雨板15、电机16、转动杆17、转盘20、通孔23、搅拌杆18和营养液罐19,能够便于进行定量添加营养液,并将营养液与雨水进行搅拌混合,进而为植物生长提供保障;通过设置有安置板5、固土板6、第一过滤网7、第一排水槽8、过滤网框9、石英石10、过滤棉11、
过滤布层12、PP棉滤芯板13和活性炭层14,不仅能够便于对收集的雨水进行过滤储存,使得过滤效果更佳,而且能够对使用后的雨水进行重复过滤使用,使得雨水能够进行多次循环利用,并避免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0018]墙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滤网漏斗3,能够便于收集雨水并进行过滤;墙体1的一侧且位于安置板5的下方通过第二螺栓连接有收集网板22,便于收集植物落下的枯叶;墙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水泵21,水泵21的输入端通过进水管与搅拌罐连接,墙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多转管4,水泵21的输出端通过排水管与多转管4连接,便于进行浇灌工作;墙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2,控制面板2均与电机16和水泵21电性连接,便于控制本技术的整体运作。
[0019]具体的,通过滤网漏斗3可对雨水进行第一次过滤收集,之后雨水进入第一过滤网7内通过过滤网框9过滤,再通过石英石10、过滤棉11、过滤布层12、PP棉滤芯板13和活性炭层14过滤后最后进入搅拌罐内,操作控制面板2控制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自动灌溉景观墙,包括墙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搅拌罐,所述墙体(1)的一侧且位于搅拌罐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挡雨板(15),所述挡雨板(1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16),所述电机(1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17),所述转动杆(17)的外侧且位于搅拌罐的上方固定连接有转盘(20),所述转盘(20)的内部等距开设有多个通孔(23),所述转动杆(17)的外侧且位于搅拌罐内等距固定连接有多个搅拌杆(18),所述搅拌罐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营养液罐(19),所述墙体(1)的一侧等距固定连接有多个安置板(5),所述安置板(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土板(6),所述安置板(5)的内部且位于固土板(6)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网(7),所述墙体(1)的内部开设有第一过滤网(7),所述墙体(1)的内部且位于第一过滤网(7)的一侧等距开设有多个第一排水槽(8),所述墙体(1)的一侧且位于第一过滤网(7)内通过第一螺栓连接有过滤网框(9),所述过滤网框(9)的内部固定连接石英石(10),所述过滤网框(9)的内部且位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庆庆
申请(专利权)人:华东交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