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复合聚氨酯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57265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聚氨酯弹性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立体复合聚氨酯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立体复合聚氨酯弹性体,包括聚醚多元醇A和异氰酸酯反应得到的预聚体组分和固化剂组分;所述聚醚多元醇A官能度为2,羟值为1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立体复合聚氨酯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聚氨酯弹性体
,具体涉及立体复合聚氨酯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聚氨酯弹性体因其性能可调控性范围宽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医疗、可穿戴电子产品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聚氨酯弹性体分为聚酯型和聚醚型两大类,聚醚型聚氨酯弹性体在低温下的柔软性和耐水性等方面性能优于聚酯型。聚醚多元醇分为四氢呋喃开环聚合制备的聚四氢呋喃醚和环氧烷烃开环聚合制备的普通聚醚多元醇,其中聚四氢呋喃醚结构规整,易于结晶,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一般应用于CPU、TPU和氨纶等产品,而普通聚醚多元醇制备的聚氨酯弹性体虽然具有优异的断裂伸长率,但是拉伸强度普遍偏低(<30MPa),不能满足于市场的进一步需求。
[0003]立体复合技术是具有不同手性结构(不同光学活性的旋光异构体)的聚合物通过特殊的作用形成的一类特殊的物质。目前立体复合技术在聚乳酸中已经广泛应用,不同于传统的聚左旋乳酸(PLLA),Tsuji和中国科学院长春应化所的研究发现立体复合聚乳酸(stereocomplex

PLA)在结晶速度、结晶度、耐水解、热稳定性等方面表现出更优异的性能,且通过溶液或熔融共混等简单的制备手段均可以制备立体复合聚乳酸(Macromolecules,1992,25(21):5719

5723;Macromolecules,1993,26(25):6918

6926;Macromolecules,2017,50(20):8048

8065;Macromolecules,2022,55(5):1709

1718;Macromolecules,2018,51(3):906

913)。张建明等人的研究也进一步揭示聚乳酸立体复合中的相互作用力是一类特殊的氢键(Macromolecules,2005,38(5):1822

1828;Macromolecules,2004,37(17):6433

6439;Macromolecules,2007,40(4):1049

1054)。
[0004]专利CN104045984B、CN104327471B、CN103772928B、CN104448740B中对聚乳酸立体复合物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是PLA作为一种聚酯材料,室温下为固体(熔点约170℃

180℃),且聚酯型聚氨酯弹性体与聚醚型聚氨酯弹性体在应用领域有较大的区别。因此,研究开发高性能聚醚型立体复合聚氨酯弹性体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目前为止,通过在聚醚中引入立体复合结构制备立体复合聚氨酯弹性体,提高力学性能尚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普通聚醚型聚氨酯弹性体力学性能的不足,提供一种立体复合聚氨酯弹性体,在聚醚合成过程中引入手性的异山梨醇,通过异山梨醇的两个稠合呋喃环提供刚性结构,异山梨醇手性结构之间产生立体复合结构,提高产品的力学性能;本专利技术还提供其制备方法,工艺简单、生产高效。
[0006]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立体复合聚氨酯弹性体,包括聚醚多元醇A和异氰酸酯反应得到的预聚体组分和固化剂组分;所述聚醚多元醇A官能度为2,羟值为110

115mgKOH/g,是以异山梨醇和低分子量聚醚多元醇B为复合起始剂,在双金属催化剂作用下与环氧烷烃开环聚合
得到。
[0007]其中,聚醚多元醇A的结构式如下:;其中,1≤m≤20,1≤n≤25。
[0008]优选的,所述低分子量聚醚多元醇B官能度为2,数均分子量为400

1000。
[0009]优选的,所述复合起始剂中异山梨醇与低分子量聚醚多元醇B的质量比为1:(1.5

20)。
[0010]优选的,所述复合起始剂与环氧烷烃的质量比为1:(1

3.1)。
[0011]优选的,所述环氧烷烃为质量比1:(0.3

0.6)的环氧丙烷与环氧乙烷的混合物。
[0012]优选的,在聚醚多元醇A合成过程中,所述双金属催化剂用量为反应体系原料总质量的150

800ppm。
[0013]优选的,开环聚合反应温度为125

145℃。
[0014]优选的,所述异氰酸酯为甲苯二异氰酸酯(TDI)。
[0015]优选的,所述固化剂为3,3'

二氯

4,4'

二氨基二苯基甲烷(MOCA)。
[0016]优选的,所述预聚体的异氰酸根质量含量为6.1

6.5%。
[0017]优选的,所述预聚体组分和固化剂组分的质量比为100:(17

19)。
[0018]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立体复合聚氨酯弹性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聚醚多元醇A和异氰酸酯在75

90℃下反应1.5

3h,得到预聚体组分,再加入固化剂组分,在100

120℃下固化18

24h。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在聚醚起始剂中引入手性异山梨醇制备聚醚多元醇,在与异氰酸酯反应过程中形成立体复合结构,在拉伸过程中形成多重复合氢键,赋予立体复合聚氨酯弹性体优异的力学性能,异山梨醇两个稠合的呋喃环也进一步增加了聚氨酯拉伸强度,同时异山梨醇熔点低、无毒、来源广泛,适合工业化推广;(2)本专利技术的聚醚起始剂中采用复合起始体系,能有效降低异山梨醇的熔点,避免合成过程中产品颜色变深,且通过复合起始剂体系直接诱导环氧烷烃聚合,生产过程中无三废产生。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实施例1中聚醚多元醇A的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图;图2为实施例2中聚醚多元醇A的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图;图3为实施例3中聚醚多元醇A的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原料,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市售常规原料;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工艺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本领域常规方法。
[0022]实施例所用部分原料说明如下:
INOVOL C204,山东一诺威新材料有限公司(官能度2,数均分子量400);INOVOL C207,山东一诺威新材料有限公司(官能度2,数均分子量700);INOVOL C210,山东一诺威新材料有限公司(官能度2,数均分子量1000);异山梨醇,山东天力药业有限公司;聚四氢呋喃醚(PolyTHF 1000),巴斯夫股份公司(数均分子量1000)。
[0023]实施例1(1)将160g的INOVOL C204、87.6g的异山梨醇和0.15g的DMC催化剂,加入到耐压容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体复合聚氨酯弹性体,其特征在于:包括聚醚多元醇A和异氰酸酯反应得到的预聚体组分和固化剂组分;所述聚醚多元醇A官能度为2,羟值为110

115mgKOH/g,是以异山梨醇和低分子量聚醚多元醇B为复合起始剂,在双金属催化剂作用下与环氧烷烃开环聚合得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复合聚氨酯弹性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分子量聚醚多元醇B官能度为2,数均分子量为400

100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复合聚氨酯弹性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起始剂中异山梨醇与低分子量聚醚多元醇B的质量比为1:(1.5

2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复合聚氨酯弹性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起始剂与环氧烷烃的质量比为1:(1

3.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复合聚氨酯弹性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烷烃为质量比1:(0.3

0.6)的环氧丙烷与环氧乙烷的混合物。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复合聚氨酯弹性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开环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戈欢李海东孙兆任李剑锋公维英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一诺威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